收录于话题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项目缘起
春天,万物萌芽生长,
我们的自然角也该焕然一新啦!
根据孩子们的想法,
我们的自然角在逐步改变中……
自然角里有好多落叶,得扫一扫。
架子上也脏脏的,我们把它擦一擦吧!
收拾清理
我想要种各种各样漂亮的小花。
那我们就自己在小花盆里种些小花吧!
这个砖头怎么办呀?
砖头不是用来造房子的吗?
我们可以把砖头围起来,做小动物的家。
我们的自然角里就有小乌龟呀,我们可以给它造个家!
小乌龟住在水里,我们可以造个水池,这样小乌龟就有大大的家啦!
在整理自然角时,
孩子们发现了一堆没用的砖头。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孩子们打算用这些砖头造一个水池,
让小乌龟住上大房子…..
教师思考/ 出现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水池该怎么造呢?孩子们在日常的建构游戏中有搭建游泳池的经验,用砖头搭和用积木搭是不是差不多呢?孩子们搭的水池能不能蓄水养小乌龟呢?这些问题都需要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研究与探索,从搭建水池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假设;尝试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分享,总结运用。
01
准备阶段
水池设计
你们想造一个什么样的水池呢?
我想造个长方形的水池,里面养小乌龟、小金鱼和小蝌蚪。
我想造个圆形的水池,我还想在里面种些荷叶和荷花。
水池设计图
投票
长方形和圆形水池因为搭建方便
得到了大多数孩子的喜爱
材料准备
这些砖头好脏呀,一点儿也不好看。
我们给它涂个漂亮一点的颜色吧!
那就涂蓝色吧,就跟小河一样,小乌龟一定很喜欢。
等颜料干了,我们就可以搭水池啦!
再倒满水,就可以把我们的小乌龟放进去了。
还可以放点小蝌蚪和小鱼。
预设项目地图
教师思考/ 幼儿的声音与选择权
在项目启动阶段,教师始终遵循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亲身参与,梳理、发现幼儿的关注点,绘制项目研究地图。在接下来的项目实施阶段,孩子们将根据自己绘制的项目地图,运用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或者老师传授的方法,去解决造水池过程中会遇到的“真问题”。
02
实施阶段
第一次搭建
01
先用砖头铺一层
02
再把边上围起来
还没把边上都围起来,
孩子们就发现砖头不够用了。
而且这个水池好像小了一点,
能不能再搭得大一点呢?
孩子们又一次开始尝试……
这里有缝隙,会漏水的!
我们要把砖头并在一起,排整齐。
方法:围合
优点:面积比较大
缺点:孩子们发现水池没有底,没有办法装水
解决方法:需要找一块不漏水的布垫在下面
妈妈说这个大塑料袋可以装很多水,而且不会漏。
找到了不会漏水的塑料布,
孩子们又迫不及待地继续搭建水池
把塑料布铺好,就可以装水啦
这里漏了,我把布拉过来一点
怎么还是在漏水呀
那边布不够啦,快去把它压住
通过第一次搭建,
孩子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①搭水池光有砖头是不行的,底下还得铺防水的布;
②铺了防水布,水还是会从砖头的缝隙处流走。
接下来,孩子们将思考解决问题②的方法,
然后尝试探究,验证自己的方法。
测量砖头和水池
在搭建时,由于砖头太重以及自然角场地的限制,孩子们的探究会受到限制。因此,在第二次搭建前,教师引导孩子们测量水池和砖头的大小,在建构区1:1画出场地,然后孩子们可以用大小一样的积木探究搭建“水池”。
我觉得砖头应该跟这块积木差不多大
我觉得应该是这块长一点的
那我们去量一下吧
这块积木短了一点
一块长方形和一块正方形的积木拼在一起
就差不多啦
这一块又太长了
纸砖也太长了
再来量一下水池吧
在建构区里画一个一样大的水池吧
这样贴歪了
推动积木
这样就贴直了
我来帮你按住这一头吧
对齐积木,另一头剪断
在测量砖头和水池时,
孩子们能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积木进行测量,
当没有合适长度的积木时,
能用拼接的方法解决,
可见幼儿能将自己的测量经验,
迁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分组探究
建构区里的“水池搭建区”,
成了孩子们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教师引导孩子们自由选择同伴,
合作探究,搭建不会漏水的水池。
第
一
组
第
二
组
第
三
组
三组小朋友在区域游戏时搭建了三种水池,
游戏结束后的分享环节,
孩子们从美观性和不漏水这两个方面,
对三种水池进行点评。
第二层砖头把塑料布压住了,这样水就不会流出去了。
这个水池好像有点浅,小乌龟会不会爬出去呀?
从孩子们的讨论中,
总结梳理出关键点:
第二层砖头把塑料布压住,
这样水池就不会漏水了。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水池虽然不会漏水,可是太浅了。
于是,第四组的小朋友在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基础上,
搭建了一个更深一点的水池。
第
四
组
把我们的方法画下来吧
第二次搭建
孩子们将建构区的搭建方法,
迁移运用到搭建水池中,
他们根据游戏记录表中的图示,
尝试第二次搭建……
我来数一数第一层用了几块砖头。
六块砖,这是个六边形!
第二层砖头是摆在两块砖头中间的!
要把塑料布铺平压住,可别让水漏光了!
多出来的塑料布剪掉,就更好看啦!
好紧张呀……哇,成功了!水没有漏出来!
放点鹅卵石,给小乌龟搬新家啦!
解决了漏水和水池浅这两个问题,
孩子们的水池终于搭建成功啦!
他们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之余,
也纷纷表示要把水池装点得更加美丽!
我想在水池上面画点小花,让它更漂亮一点!
我们家里有荷花,我要拿来放在水池里!
我爷爷是卖鱼的,我可以拿点小螃蟹和小鱼来,给小乌龟做邻居!
我想把家里的小蝌蚪拿来,放到水池里!
我带来一只小青蛙跟小乌龟做朋友!
教师思考/ 持续性探究
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在项目学习中至关重要。随着造池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一步步进入问题情境中,他们的兴趣始终非常浓厚。教师从引导幼儿清晰搭建步骤到鼓励幼儿探索如何让水池不漏水,调动幼儿的多种学习能力,如观察、思考、质疑等。幼儿在困惑—想法—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经验,进一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3
验收阶段
回顾、反思、评价
成果展示
“
完工的水池
回顾评价
孩子们一起回顾了整个项目,
他们将之前预设的“造池需要什么”的项目地图,
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他们还将造池的过程,
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探究过程。
幼儿一起梳理的探究路径图
孩子们在造池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技巧,
他们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了下来,
作为分享交流、自我评价的依据。
教师思考/ 反思与评价
要让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能够说得出、看得见,老师提供给幼儿适当的思维工具,让幼儿在项目学习中掌握一些思维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用简单的思维导图对造池需要的材料、造池的过程进行梳理,能够更清晰地与同伴分享信息中的关键点。
评价是支持幼儿自主探索,走向深度学习的动力因素,评价能够赋能幼儿,让幼儿在项目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在幼儿的绘画表征自评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幼儿的表征是多维的,展示了他们在造池中所做出的努力。
老师陪同幼儿从一砖一瓦到如今建成水池,
幼儿在实践中收获,
在体验中成长。
在搭建中遇到的问题,
在倒水时经历的失败,
教师始终关注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注重引导幼儿形成持续探究的意愿,
使幼儿成为造池过程中的主导者。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怡江幼儿园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