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深人,幼儿园教材问题持续引发关注。近年来,教材种类日趋繁多。2006 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仅基于多元智能一类的幼儿园教材就近 50 种。面对纷繁复杂的教材,幼儿园工作者往往良莠难辨,难以取舍。如何科学地认识和选择幼儿园教材,值得我们深人思考和研究。
幼儿园教材是幼儿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幼儿操作、探究和练习的,负载着促进幼儿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包括图书教材、视听教材、操作材料、评价材料以及一些现实素材等。好的幼儿园教材具有如下价值: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落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课程实施思路,既便于教师组织教学也利于幼儿学习;有助于幼儿园形成自身课程管理特色。
当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仍通过教材来促进教学发展。纵观各种教材,笔者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幼儿园教材的编写必须依据幼儿发展特点、人类知识演进状况和社会发展要求。其中,幼儿发展的特点和接受程度是教材编写的基础。然而,许多教材编写者未能把握幼儿的身心特点、探索兴趣、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致使众多教材忽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且内容呈现出平面、零散的状态。在学习中,幼儿的经验和知识不能获得有效建构,无法获得应有的发展,
为了提高教材的可操作性,一些教材对幼儿园一日课程进行了详尽的内容设置,并在其中配套了教案、ppt 和 flash 动画,却很少提供课程生成方面的建议和资源。这样貌似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和精力,实际却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学前教育基本规律,也阻碍了教师教学中自主性、灵活性的发挥。
现行教材多善于借鉴诸如多元智能、整合课程等教育理念,但多数却无法将先进理念落在实处。比如,目前盛行的许多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材中,虽提出了多元智能发展的课程方案和资源,但实践中依然过于强调某些智能而忽视另一些智能。
此外,幼儿园教材的问题还表现在“不利于师”幼互动,配套材料质量低劣,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幼儿探索”等方面。
基于以上问题,幼儿园工作者除了正确认识教材及其价值外,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教材是关键。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三个建议:
价值是教材的核心问题,也是衡量教材是否适官的关键。所以,审视教材所投射出的价值观是选择教材的第一步。进行价值审视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教材的课程观是知识性的还是活动性的?教材的教育立场是儿童本位、知识本位、社会本位还是三方面均衡培养?教材的教育目标是继承性的还是创新性的?教材的儿童观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教材所倡导的文化是世界的、民族的还是二者统一的?教材是预成性、生成性还是二者相结合的?
选择教材实际上也就是在进行课程决策,包含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决策。
理论层面的课程决策主要考察教材编写者如何认识社会要求、儿童发展和人类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
其一,在社会要求方面,应考察教材编写者是否能够较好地把握社会对儿童发展的期冀,是否具有前瞻和发展的视野,是否能够将这些认识较好地落实在教材实施之中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
其二,在儿童发展方面,应考察教材的诸要素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能力和需要,是否照顾到同龄幼儿的不同发展特点,是否便于幼儿操作和探究。
-
其三,在人类知识方面,考察教材是否同时句含“表征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价值性知识”等知识类型,是否能够把握不同类型知识的特点和教育途径,是否选择对幼儿发展起基础和重要作用的内容,是否从不同知识的特点和幼儿的认识规律出发来帮助幼儿建构知识和经验。
技术层面的课程决策主要考察教材编写者如何在上述理论指导下确定教材各要素及其关系。
-
第一,教材目标的制定是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可行性、时代性和均衡性。
-
第二,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否与目标相吻合,是否选取关键的经验和知识,是否贴近幼儿生活帮助幼儿探索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并将学习引向深人,是否是幼儿感兴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是否具有情景性、活动性,直观性和直接经验性。
-
第三,教材的组织是否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和需要为重要依据,是否注意以问题的形式来组织,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内容的比例是否适宜、恰当,是否体现内容的顺序性、连续性和整合性。第四,教材实施是否能够帮助教师进行课程的再设计,既有预成性又有生成性。第五,教学评价是否有清晰的思路和可操作性的方法,是否将教师、幼儿、家长和管理者引人评价程序。
如果没有教师对教材的认同和幼儿对教材的兴趣,教材的使用是无法取得实效的。因此,让教师和幼儿成为教材选择的主体,从而完成复杂的课程决策以便更好地选择教材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审议进行教材的选择以发挥主体作用,那么,幼儿如何成为教材选择的主体?教材是为幼儿的发展服务的,幼儿具有关键的选择权。然而,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往往忽略了幼儿,将教材视为为教师教学服务的工具。其结果是经过我们深思熟虑反复论证所选择的教材收效甚微。
杜威曾说讨,课程与儿童相互冲突的根本原因在干课程追求的主要价值是“为了教师”。看来,要解决冲突必须将“为了教师”转变为“为了幼儿”、充分考虑和发挥幼儿的选择权。个别幼儿的选择权是以教师的理解为前提的。教师的理解应从“从幼儿出发”和“观察和倾听幼儿的反馈”两个方面人手。
“从幼儿出发”就是教师在进行课程价值审议决策和审议之时,要围绕幼儿的特点和发展对教材的各个方面进行通盘的考量和评价。既要关照一般幼儿,又要关照个别幼儿的个性和发展特点:既要把握幼儿当下的兴趣,需要、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又要结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学习具有适度的挑战性。
“倾听幼儿的反馈”则要求我们在进行教材选择时不可操之过急,在正式选择之前有一个试验期,在试验中观察和倾听幼儿,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如幼儿对教材的游戏性,难度、操作性、发展性等方面的反馈意见。
如果教师对幼儿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相信通过“从幼儿出发”和“观察和倾听幼儿的反馈”两个方面可以有效地将幼儿引人教材选择的主体,发挥幼儿对教材的选择权。所以,将幼儿引人教材选择主体的关键是对幼儿身心发展和心理世界的派察、把握和贴近。为此,课程审议的思路和程序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景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审议将形成一个新的公众,其成员之间将形成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要使审议取得最好的效果,就得考虑尽可能多的选择方案,每个选择方案都得从各个视角予以评价,并且要保证那些将直接承受这种行动后果的人当中有广泛的代表参与,使他们感到并相信这一选择是值得追求的。”
课程审议可以视为一个利用集体智慧进行课程决策的过程。在教材的选择过程中,先请相关的人员尤其是教师代表参与审议,提供数套备选教材或者就一套教材进行专门审议:在审议过程中,首先如上所述进行价值审视,然后从教材的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进行审议,最后作出教材的决择。课程审议过程可引用诺伊的“六阶段模式”进行,即:公众共享、聚焦于一致的意见和不一致的意见,解释立场、关注立场的转变、协商共识、采用决议。
关注“幼教论坛”公众号:回复 名师课堂 领略更多名师观点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欢迎您投稿youjiaoluntan@yeah.net,分享给更多人。编辑:幼教论坛ID:youjiiaoluntan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