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区域活动时,幼师如何绕开介入误区,找到适宜介入的良机和方式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区域活动时,幼师如何绕开介入误区,找到适宜介入的良机和方式-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游戏形式,因其开放性、自主性深受幼儿喜爱。


但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幼儿间不免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状况,发生争执了怎么办、不会玩怎么办、遇到困难了怎么办?教师作为观察者,应该如何适时介入呢?

区域活动时,幼师如何绕开介入误区,找到适宜介入的良机和方式-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教师容易陷入的几种误区

幼儿开展区域活动,一些老师在观察和介入时经常容易陷入以下误区:

1

误区一

“蜻蜒点水式”的直接干预

孩子们在建构区玩停车的游戏,用积木搭了好几层停车库,小天说:“我第一层停小汽车,第二层停卡车,第三层停飞机……”孩子们玩得正开心,老师却觉得不对:“飞机和汽车怎么会停一起呢?我觉得停车场应该停汽车。”显然,这样的做法干预了幼儿的自主选择,限制了他们的活动兴趣。

2

误区二

“贤惠能干式”的游戏介入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常常会有物品散乱的现象,于是,老师就充当了“管理员”。小吃店桌上东西堆得太多,老师三下五除二帮忙收拾得整整齐齐;路过建构区时,看到积木倒了,老师赶紧把积木都竖起来……这无形中影响了幼儿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阻碍了幼儿自主整理行为的养成,导致他们处于游戏中的“被动状态”。

区域活动时,幼师如何绕开介入误区,找到适宜介入的良机和方式-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3

误区三

“视而不见式”的游戏放任

三个孩子一起玩“公交车”的游戏,大家都嚷嚷着要做司机,谁都不肯相让,一旁路过的老师却“视而不见”。最终,孩子们玩“公交车”游戏的想法只能放弃,三个人各玩各的,开起了“私家车”。表面上看,孩子们有了新的游戏情节,但老师却错过了指导幼儿解决合作游戏问题的良好时机。

4

误区四

“救火队员式”的应急帮忙

老师在游戏中充当救火队员,处理“角色区怎么没人”“超市里拥挤”“理发店抢生意”等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长此以往,老师就无法判断幼儿真实的游戏能力与游戏水平,也无法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指导幼儿的游戏。

5

误区五

“心不在焉式”的随意指导

老师在幼儿游戏时四处转悠,任意穿梭于各个区域,没有进行认真观察和记录,不知道该如何引导游戏向纵深发展。这种漫无目的的“游戏指导”,既影响幼儿的自主游戏行为,也容易让幼儿陷入无所适从之中,严重影响了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

区域活动时,幼师如何绕开介入误区,找到适宜介入的良机和方式-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那么,教师应当在活动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在一次幼儿园游戏专题研讨会报告中,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指出,对沉浸在游戏中的幼儿,教师应尽可能减少干预。教师一定要有目的地介入和指导,介入的目的要源于观察和分析。


对此,华教授总结出了一个教师介入游戏的原则:从“我想让幼儿如何游戏”到“我想知道幼儿是如何游戏的”。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自己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有效介入,即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是否支持并推进幼儿游戏的开展,是否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提升发展水平。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三种角色

1

角色一

尊重孩子,做静心的观察者

◆ 案例:

大一班的走廊里,轩轩脖子上套着一个用塑料玩具连接成的链子,嘴里不停地“汪汪”直叫,像极了一只被拴住的“小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老师带着疑问开始观察,过了一会儿,阳阳过来摸摸轩轩的头,牵着他走了一小圈。轩轩边爬边叫,非常开心。老师问轩轩:“你们在玩什么游戏呢?”轩轩高兴地说:“我是小狗。”那表情分明是得意。“那你为什么要做小狗呢?”“因为别人刚送我一只小狗,那只小狗可爱极了,我特别喜欢它,天天陪它玩。”了解完这个特殊游戏的起因,老师悄然离开,游戏继续进行着……

◆ 解析:

在孩子的游戏世界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成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固有的价值评判。在观察游戏时,老师们可能会凭着直觉和经验误读孩子的游戏行为,就可能会喝令那只享受宠爱的“小狗”停止游戏。


唯有从尊重幼儿的理念出发,做一个静心的观察者,尊重孩子,看懂孩子的游戏行为,理解幼儿独特的游戏方式,才能保证幼儿游戏的自由、自主、自发。

区域活动时,幼师如何绕开介入误区,找到适宜介入的良机和方式-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2

角色二

相信孩子,做理智的旁观者

◆ 案例:

大一班的积塑区里,小宇正在建构一个警察局,忙碌了好半天终于完工了,正当小宇心满意足地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小茹一不小心碰倒了警察局的一角。小宇叫起来:“讨厌!碰坏我的东西了。”老师紧张地在一旁观望,生怕冲动的小宇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但是理智告诉她,等一等,相信孩子自己能处理好的。这时小茹回过头蹲下来,满脸歉意地开始帮忙修复。小宇刚才还怒气冲冲的脸这会儿已经多云转晴了,他也蹲下来一起修复。一场眼看就要掀起的风波,在孩子们很自然的处理中解决了。

◆ 解析:

游戏中的磕磕绊绊不可避免,如果我们选择做一个“灭火者”,小茹就可能失去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小宇就会失去一次尝试原谅别人的机会。


老师要相信幼儿能自己解决问题,相信他们在每天的游戏中能逐步建立规则意识,相信幼儿会尝试各种交往的方法和技巧,适时做一个“甩手掌柜”。与此同时,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3

角色三

走进游戏,做机智的游戏者

◆ 案例:

小二班的角色区里,小清开了一家商店,然后开始叫卖:“卖冰淇淋了,谁买冰淇淋?”叫了好几遍都没有人搭理,可她还是乐此不疲地叫卖着。


老师走过去问:“我要买一个冰淇淋,你的冰淇淋多少钱一个?”“给你。”她把东西放在老师手上,对老师问的问题置若罔闻,可能孩子是对钱没有概念。于是,老师继续问:“这是什么味道的冰淇淋?”“这是草莓味的。”她奶声奶气地回答。老师“啊呜”吃了一口,说:“好吃,好吃!”看到其他孩子不停地往这边观望,老师便赶紧撤出。小清又开始了她的叫卖,老师远远望见悦悦开始和小清互动……

◆ 解析: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买卖”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游戏,对他们来说是富有一定挑战性的。他们大部分都喜欢玩平行游戏,不太会进行合作游戏,所以就出现了案例中无人问津的“冰淇淋”。


这时,老师选择参与进去,和小清进行买卖游戏,吸引其他幼儿的同时,也让他们游戏时可以进行参考。吸引了幼儿们的参与后,老师又及时撤出游戏,将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

区域活动时,幼师如何绕开介入误区,找到适宜介入的良机和方式-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教师介入的最佳时机

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时机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


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须找好最佳的时机。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介入:

1

情况一

当孩子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时

如:游戏开始了,佳佳想去“理发店”,可理发店的人数已满了,佳佳急得要哭了,此时他又不想去其他区域玩,教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终于以一名“顾客”的身份进入到理发店去游戏了。

2

情况二

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

如:在一次搭建游戏中,大宝在不小心碰坏了小朋友们搭的大桥的时候,孩子们一时很生气,很激动,有的埋怨大宝,有的以暴力攻击大宝,教师马上说:大桥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大桥,把大桥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区域活动时,幼师如何绕开介入误区,找到适宜介入的良机和方式-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3

情况三

当游戏出现教育契机时

游戏当中,随时可能出现学习新概念与解题方法的时机,这些机会稍纵即逝,除非教师能把握这些机会提出适当的问题、建议或鼓励。教师给与幼儿暗示帮助解决问题,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透过这些方法,幼儿所获得的学习,比正式教学更能持久。

4

情况四

当游戏无法深入时

如:“小医院”里的三名幼儿一名当护士,一名当医生,一名当药剂师,虽然有了各自的角色,但是彼此之间没有玩起来,没有进入到游戏状态。于是,老师假装肚子疼走到挂号的护士那里,“小护士”一看见老师,马上来了兴致,问老师怎么了,老师说要挂个号,她立刻用笔在纸上划了两下,给了老师一张小纸条,于是老师来到了医生那里,医生早已准备好了,又是用听诊器,又是打针的,“确诊”后给了老师一个小条,让老师去药剂师那里取药,他很认真的找了瓶药搁在老师手里,但没告诉老师如何吃,老师赶忙问他这药一天吃几次,一次吃几片呀!他琢磨了一下告诉老师:“一天一次,一次2片!”接着老师便离开了。孩子们很兴奋,互相商量着互换角色,像刚才一样玩了起来,而且他们这次要比刚才玩的更丰富了,这个“小医院”终于“活”了起来。

5

情况五

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

老师的出现与介入还要体现艺术性,即什么样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达到指导的效果,又不影响孩子的游戏。老师有时是游戏的伙伴,有时是某个特定的角色,有时还是旁观者,必要的时候是解调员。

区域活动时,幼师如何绕开介入误区,找到适宜介入的良机和方式-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当教师以伙伴的角色出现时,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引导游戏的进程。当孩子对游戏的玩法、规则、扮演角色内容不熟悉时,可以以某种特殊的身份参与。当幼儿的游戏发生纠纷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情况,采取适宜的解决方法,小班,较多的是矛盾的解调员,到中、大班的时候,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时间,在一旁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观察事态的发展,如幼儿顺利地将问题解决,老师就可以悄悄退出,如矛盾激化,则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应融合多种形式,发挥互补优势,做到观察和分析在先,介入和指导在后,灵活选用不同方法,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有效提升幼儿游戏水平,使幼儿获得最佳的游戏体验,实现游戏目的。


(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区域活动时,幼师如何绕开介入误区,找到适宜介入的良机和方式-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区域活动时,幼师如何绕开介入误区,找到适宜介入的良机和方式-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了解芳草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芳草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区域活动时,幼师如何绕开介入误区,找到适宜介入的良机和方式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