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4NjQxOTc4Mg==&mid=2247502042&idx=1&sn=bd94d2e18ccab8105cc2683ea0527847
从《评估指南》落地
谈幼儿园课程践行中的互动关系
作者 // 朱继文
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最核心的抓手应该就是《指南》了,从我工作的33年来看,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历历在目。从分科教学到五大领域的整合课程,从主题活动到项目教学,再有现在研究的STEAM教育,中间还有高瞻课程、华德福、蒙台梭利等课程的风靡……把我这个学历不高的老师搞得晕头转向。我也有尝试做过这些课程的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笃定地说:无论什么课程,一定是指向孩子的发展。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课程更适合于孩子的发展?什么课程更适宜当下教师的认知水平?我认为教师能够深度理解课程的本质,能把课程所蕴含的儿童观、教育观与《指南》中儿童的发展目标有效对接,运用自如最为重要。这个运用自如体现在教师对儿童需要了解后的互动游戏力。
《指南》鲜明地表述了孩子的学习路径就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所以“一日生活皆课程”成为幼教人的共识。怎么让孩子的生活有游戏的味道?怎么让孩子的生活有意有趣?怎么让孩子的生活多姿多彩呢?这应该是我们追求课程目标中的路径向往!有可能教师还不知道游戏的价值,但因为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加入游戏快乐的互动元素,可能就会带给孩子惊喜和探究,慢慢地在尝试体验的过程中就会了解“游戏”二字的要义。正如王明阳所言: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致知。教师可能会不理解课程要义,但通过与孩子互动的课程实践,就会逐渐理解课程的本质。
Happy
Days
一直以来,我们都遵循陈鹤琴“活教育”和张雪门的行为课程进行教育实践,也确实通过大量的实证案例找到许多国外国内专家的观点在孩子身上进行验证,找到课程的真谛,或者说是找到了影响儿童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所以也会听到教师这样的议论:许多课程方法的学习都有其联系性和趋同性,万变不离其宗。
的确如此,因为所有的追求和向往都是一样的,都是遵循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至于方式方法,就像我们现在学习的马赛克学习法是一样的,每种方法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它帮助我们用自己的“100种”方式去倾听儿童、了解儿童,说明教师允许儿童有“100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慢下来倾听孩子的观点、可以驻足观察孩子的做法、可以体悟孩子多样变化的理由,允许孩子的沉默、允许孩子的吵闹、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探究尝试,教师要做的就是在与孩子多样的互动中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做出自己的反思、判断、甄别,推动教师看到儿童的需要,在支持孩子参与、表达、决策的过程中看到儿童的成长过程,相信儿童是自己生活的专家,能够主宰自己的学习和挑战。
多年来丰台一幼都在进行FTYY课程的探究,看似我们只是把幼儿园的首字母简称作为了课程的名称,但其中却有其深刻的认识,我们深刻地领悟到这里的关系理论,与我们崇尚的价值认识是一致的,这也是依照《指南》中的目标进行的多元探究。那么我们幼儿园为什么要建构红杉精神下的FTYY园本课程呢?红杉文化传承的精神不言而喻,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它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团结,团结就是指人的团结,也就是说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有最好的课程。当然针对幼儿园来讲的人指的就是幼儿、教师、家长还有社区了,所以幼儿园要处理好的就是家长、教师、幼儿、社区之间的关系,保持一体化的教育。如下图:
高质量教育的达成,需要在一日生活中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很关键的就是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幼幼关系、家园关系、师师关系。在FTYY课程中,红色和绿色的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不是简单的儿童中心位置,而是抱着教师、家长与儿童平等的认识观,倡导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教育的参与者和研究者的身份,体现出教师、家长、幼儿每个人的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可能成为孩子发展的支持者、家长也可能是教育过程的学习者,这样不难看出在家园社互动之间教师、家长、幼儿相互倾听、关注每个人的感受,考虑到每个人的观点,发挥各自的价值,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全视角的育人。
具体来看,从顶端Y处到底部的绿色箭头,表示由幼儿兴趣或者关注点生发的课程,通过与家庭、教师、社会的互动,促进教育者的发展;反之,家庭、幼儿园、社区也会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预设或生发教育资源,以协助者身份促进幼儿成长。在模型底部,“F”和“T”牵手牵心,构建家园关系;“F”和“Y”,寓意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相辅相成;“Y”和“T”,表示幼儿园服务于社区,社会服务于幼儿园,不可分割,通过家园社伙伴关系实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这与《评估指南》中办园方向、品德启蒙、师幼互动站在人的发展为立场,每个人都不能掉队,强调每个人的发展是保持一致性的。
(想详细了解FTYY课程,请点击:《参天红杉滋养七彩儿童绽放——FTYY课程构建与实施就有解读》)
今天不是完整的介绍我们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建构,只是以此为例来说明我们要通过课程建构来实现师幼、家园、幼幼之间的关系联结,最终达到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评估指南》中为什么要突出师幼互动?因为师幼互动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是过程质量中的核心要素,在达成高质量的保育和教育方面至关重要。所以生活中要关注教师与孩子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互动的、怎么互动的、孩子的兴趣如何,我们要不断去反思自己与儿童交往的方式方法是什么,要与儿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也就是要注重教师与孩子语言的互动、动作的互动、眼神的互动、材料支持的互动等等,在这里师幼关系体现的是尊重和温暖的平等关系。
细读《评估指南》我们能够发现指标B8中的内容强调在幼儿园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师幼有效互动是教育过程的核心,我们在过程中要重视关系的意义,要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要以多元互动支持拓展儿童的深度学习,师师幼幼之间要建立互学互助的关系;指标B9强调家园社互动是教育过程的支持保证;指标B14强调师幼互动是教育过程深化的源泉;指标B2强调园长与教职工、老师与老师、幼儿与幼儿、家长与教师的关系不仅有互动,同时要“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集体生活氛围,建立积极和谐的同伴关系。”
斯坦纳认为:“生命不是一条由截断的部分组成的链,而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由连续性的经验将彼此联结。”在课程实施中师幼互动不是简单的“跟随”或“回应”,它有时是与儿童齐步走,有时是在儿童前面引航,这取决于儿童学习中的经验、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儿童解决问题时的情绪情感的投入等等,教师给予儿童的支持策略就会不同,可能会等一等、可能会靠一靠、可能会带一带,这就是互动的方法。教师既要是儿童的引导者,又要在过程中激发儿童学习的主体性,所以师幼互动不是简单的对话交流、不是自身认为的倾听读懂,不是对孩子行为的简单判定、也不是让孩子参与的游戏过程,而是在师幼乃至家庭、社区共同为主体的平台上的相互影响、鞭策和推动的过程。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点
“”,了解芳草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芳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