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是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对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及周围环境的认识和欣赏,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审美评价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而将欣赏教育与绘画活动相结合,在激发幼儿审美兴趣开阔儿童审美视野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创作表达是被很多幼儿教师采用的美术教学形式。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欣赏和绘画活动中对美术作品“范画”的使用问题。
当前很多幼儿老师对“范画”持有很多困惑,比如:是否需要范画作为教学支持,范画的呈现是否会阻碍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对不同年龄班的孩子如何选取合适的范画,范画在一节课中什么时候呈现比较好,教师该如何利用范画对孩子进行审美引导等等。这些问题之前可能在灌输式的美术教育时被掩藏起来了,随着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以儿童为中心观念的深化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在美术教育上,教育工作者都已经意识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尊重儿童的感觉与经验,发展儿童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一、从儿童审美心理过程谈范画的重要性
关于范画是否应该提供的问题应该回溯到儿童欣赏与绘画心理过程的探究,只有明确儿童的心理活动如何才能进一步探讨范画是否有存在的价值。
首先学前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过程大致分为三个个阶段:准备阶、实现阶段和效应阶段。在准备阶段,主要是指幼儿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审美对象的形式结构上面,从而充分的感受作品。这时需要教师采取形式新颖、活泼生动的方式吸引儿童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审美兴趣。因此,在一个欣赏活动开始时出示一幅儿童可理解和可接受的作品展开活动是可以的。因为幼儿美术欣赏的对象不仅仅是绘画,还包括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自然景物、儿童自己的美术作品等,所以范画并不是要拘泥于“画”。
美术欣赏过程的实现阶段就是感受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了感知、想象、理解、情感多种因素的融合。儿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用视觉器官获得关于欣赏对象的形式和内容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与自己的审美经验结合起来伴随移情和想象进行理解。最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进行审美判断。简言之就是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和结构方面进行观察分析与评价。
儿童绘画创作的心理过程包括艺术视知觉阶段、艺术体验与反思阶段和艺术表达阶段。艺术视知觉阶段是给幼儿充分感受审美对象,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在欣赏活动中出示范画与绘画活动结合,可以很好的发挥欣赏活动在调动幼儿已有审美经验的作用。
二、挑选适合儿童欣赏的范画
美术欣赏教育活动选取适当的作品对于激发幼儿的审美兴趣调动幼儿已有的审美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该如何挑选适合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活动内容呢?
(一)要选择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作品
以学前儿童的绘画为例,其发展遵循着从涂鸦期(1.5~3.5岁)到象征期(3.5~5岁)再到图式期(5~7岁)的规律。涂鸦期的儿童美术教育应该简单有趣,让孩子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重在手的操作体验;象征期的美术教育内容应该为其提供结构简单,色彩鲜明,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物体;图式期的儿童美术内容着重是为他们提供重要而有意义的、带有情感色彩的视觉经验,提供有利于表现的绘画形式语言。
(二)选择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样的美术欣赏内容
教师要为儿童选择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样的美术欣赏内容,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这些欣赏的对象,不仅应该有古今中外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大师的艺术作品,还应该有民间艺术作品,尤其是本民族的民间艺术作品。如民间艺术皮影戏、泥塑、剪纸、玩具(如布老虎),还可以有工艺美术作品(如服饰品),年画,节日环境布置等,为的是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儿童感受美、欣赏美的意识和能力。
(三)选择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美术欣赏内容
为儿童选择的美术作品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能够正确的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激发儿童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构图优美,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美感。
对于抽象作品,虽然没有真实的物体形象,但独特的视觉形象却是最容易被儿童所理解接受和欣赏的。欣赏这些作品不需要太多的知识经验做基础,是完全靠一种直觉,儿童尚完好地保存着人类的本能和直觉。同时正因为儿童的知识经验少,思维框框也少,所以他们面对抽象作品的阻碍也少,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创作,更容易与这些作品默契和相通。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洛可可的《会聚:第10号》等部分现代派艺术大师的抽象作品。
对于写实作品,儿童对作品的理解受到他们已有的经验的限制,所以在欣赏过程中不必要求孩子的理解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完全一致。教师在选择这类作品时要注意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的接近,动物画是儿童比较喜欢的类型。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牧牛图》、吴作人的《熊猫竹石图》等。
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些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具有较强情感表现性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有一定的形象可以识别,又在色彩、线条、造型等绘画语言方面有突出的特点,儿童在前两部分欣赏中所获得审美经验会在这部分欣赏过程中得到发挥和检验。如中国傅抱石的山水画,吴冠中的线条画,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星月夜》,修拉的《大碗岛上的星期天》,卢梭的《丛林组画》等作品。
三、在发展绘画技能与培养创造力之间寻找平衡
我们说在绘画活动中教给幼儿简单的技能技巧和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是统一而非矛盾的。儿童的创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活动的目标强调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要素进行平面表现,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过程。对较小年龄班的儿童来说老师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示范不是简单注入式的而是在游戏性的练习活动中逐步实现的。
例如在小班《好吃的樱桃》活动中,需要教师提供一些支持和引导。教师提供画好樱桃柄的作业纸,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巩固一一对应的概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低龄幼儿解决构图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的指导用语:“用我们的手指,轻轻地亲一下红颜料,然后再亲一下纸,注意要亲在樱桃柄的下面,给盘子里填好樱桃后别忘了要用桌子上的小毛巾擦擦手。”教师指导时注意提示幼儿可以用不同的手指点画出大小不同的樱桃,点按不动然后轻轻提起。这样幼儿在有背景的纸上进行添画,一方面可以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国画独特的美感同时可以通过接触初步感受宣纸独特的质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延伸类似的“漂亮的梅花”“紫色的葡萄”等手指点画活动。
在幼儿绘画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儿童“师法造化”通过在写生的方式引导儿童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关键特征进行表现着重于神似。例如在中班《热闹的菜园翻了天》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观察几种不同蔬菜的造型,启发幼儿进行想象与思考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然后由幼儿作画,每组幼儿选取几样蔬菜自由地摆放造型,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教师巡回指导并以其中一种蔬菜做范例,示范画出身上的纹脉,并且启发幼儿可以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像。总之对儿童本身绘画的技能技巧不应妥求过高,而是以充满了自身的情感和大胆的想象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技巧后,绘画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和充实了。如果要儿童进行临摹范画,也要注意范画的质量,除了前面提到的对范画的要求,教师还要提供多样性的范画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事物的形态特点,以供儿童思考。
四、指导儿童欣赏范画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整体感知阶段、形式分析阶段、理解解释阶段和审美判断阶段。
(一)整体感知阶段
感知觉对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儿童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感觉是一种单纯的视觉快乐。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给儿童一定欣赏的时间,然后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可以是:“你看到了什么?”教师要耐心倾听儿童的讲述,让儿童充分表达。只有当儿童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以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予线索启迪,引导儿童观察想像并进一步陈述清楚。
(二)形式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是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形式分析,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如用色、造型、线条等形式语言以及对称、均衡、节奏、变化及统一等美术原理的应用。例如在欣赏民间艺术作品《布老虎》时,教师的提问可以是:“布老虎身上有哪些颜色?你喜欢这些颜色么?”“布老虎的样式有哪些?你能说说它的作用么?”“布老虎的神态可爱么?你能模仿一下么?”
(三)理解解释阶段
理解解释是指探讨一件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帮助儿童把握具象的艺术形式所再现的东西,或者是抽象艺术形式所表达的微妙的情感或意义。在解释阶段,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引导儿童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的发挥想象力探讨美术作品所蕴含的的意义。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这些画使你想到了什么?”“你觉得画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想为这幅画取个什么名字?”
(四)审美判断阶段
儿童美术欣赏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儿童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教师指导的重点宜放在帮助儿童从多样化的作品表达方式中吸取审美经验,提高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趣味。如果儿童能够对优秀作品说出自己喜欢之处,说出自己对作品含义的某些理解,或者吸收作品的某些方面进行自己的创作,应当说这已经达到目的了。例如对《星月夜》的评价,可以向儿童提问:“你觉得这幅画美么?”“你喜欢这幅画么?“你看后感觉如何?”然后教师总结:“这幅画上的线条流畅,色彩丰富,整个画面看上去非常生动。可见画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认真思考过,画的很仔细。今后我们在画画的时候也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画得美一些。”
总之,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范画的选择与应用是激发幼儿审美兴趣,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部分,要要适时、适度地使用范画,并且要注重与教师的恰当启发引导相结合,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用手中的画笔尽情展现自己心中的天地。
【浅谈幼儿美术欣赏中范画应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