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评估指南》的践行与思考 |“自我评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的颁布,强调了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坚持儿童立场、聚焦教育过程、抓住师幼互动和强化科学评估。

《评估指南》中强调,幼儿园和教师要“强化自我评估”,督促幼儿园“应建立常态化的自我评估机制,促进教职工主动参与,通过集体诊断,反思自身教育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在日常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幼儿园应该为教师搭建怎样的自我评估平台?教师自我反思和幼儿园常态化自我评估机制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怎样的改变?


?  +

+

两个“云上小故事”引发的实践对话

文/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自我互动平台上跳出的两个故事

一打开“6+N”教师自我评价互动平台,就看到平台上小朱老师分享了“仙人掌过冬”的故事。

故事1:“仙人掌过冬”


晨间来园时潼潼感叹:“现在天气好冷啊,我穿了这么多衣服,手还是冷冷的,我们的仙人掌会感到冷吗?”

对此,孩子们展开了“如何让仙人掌不怕冷”的讨论,想出了很多方法:

“给仙人掌穿衣服、围围巾,这样它就不会冷了。”

“可是这样我们就看不见它了!”

“给它浇点热热的水吧。”

“小朱老师,可以给植物浇热水吗?你帮我们上网查一下。”

“会把它烫死的!”

“我想到了!给它搭个暖棚,我以前在暖棚里面摘草莓,可暖和了!”

……


讨论中,孩子们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想出各种帮仙人掌“过冬”的办法,并且逐一尝试,比如为仙人掌穿衣、搭暖棚等。
 
过程中,他们不仅进行合作、交流,还能够相互质疑,试着解决问题。这对于孩子的发展很重要。
《评估指南》的践行与思考 |“自我评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给仙人掌搭暖棚
最值得一提的是“浇热水保暖”的方法,从孩子们的已有经验来看,他们觉得“浇热水保暖”是不可以的,但经过调查发现,这个方法竟然可行。
但是,考虑到安全原因,我没让孩子们尝试,现在回想起来有些遗憾。如果当时增加一个温度计,让孩子们先测量水温,试一试温水浇灌的方式,也许能够让他们建构新的种植经验。
 
刚读完这个故事,平台上又跳出了新的故事……

故事2:“风信子的小黑屋”


大李和小李经过调查发现:风信子在刚入水的20天内需要待在黑黑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它的生长。

于是,大李和小李将自己的调查发现告知打算一同种植风信子的伙伴们。为了让风信子可以更好地生长,孩子们自发为风信子做起“小黑屋”。

《评估指南》的践行与思考 |“自我评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评估指南》的践行与思考 |“自我评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评估指南》的践行与思考 |“自我评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为风信子设计和制作“小黑屋”

以往,在孩子们提出问题的时候,我常常采取的方式是带领他们一同探索。在整个过程中,因为担心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会提前给他们一些预设和方向。
但是这次,我选择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研究。我发现,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所生成的问题,会让孩子们产生很多自发的交流、表达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阅读的同时,我的眼前仿佛再现了这些有趣的活动过程,同时感受到教师们在记录反思过程中对幼儿兴趣、需求的价值判断,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反思与评价。





由实践中的“证据”引发的对话

带着对教师、孩子们的欣赏,我走进小朱老师的班级。班级墙面上贴着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的发现和讨论,这些都是来自日常教学实践的第一手“证据”。
《评估指南》的践行与思考 |“自我评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评估指南》的践行与思考 |“自我评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孩子们的种植发现
欣赏完教室里的种植角,我走向户外的种植园,没想到这里的泥土都干裂了,只有被冻僵的不知名的植物在寒风中摇曳。
 
带着疑惑,我询问教师:“为什么室内有这么多由种植引发的探索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其中、享受过程,而户外却冷冷清清?”
 
小朱老师回答我:“现在天气冷了,在户外种不出东西。”
史老师说:“户外种植场地大,需要比较大的工具,可我们只有很小的铲子。”

我将这一发现发布在平台上,不仅分享了班级里热热闹闹的植物角,也分享了户外冷清萧条的种植园。没想到我的记录引发了一片热议。
 
小王老师:“是的,我也发现,室内种得好,户外不行,而且户外土地面积大,泥土结块挖不动啊。”
小赵老师:“其实户外挺好的,四季特征明显,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
曹老师:“户外能进行的种植活动太多了。怎么‘挖土’就是种植中必定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温老师:“现在都是老师说户外难种植、户外种不活植物,为什么不把这些问题抛给孩子,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呢?”
……
我发现自己提供的故事成为了教师们课程实践的“共性问题”,赶紧将大家的评论记录下来,并与课程部商议,将两位教师自我评价的云上小故事在全园评价交流会上进行分享,把小群体中的热议带到整个幼儿园,引发所有教师对户外种植区的关注——幼儿园的户外种植可以怎么做?

我园的“6+N”教师自我评价互动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自主、开放、宽松的自我反思与评价的途径。

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或设计6个重点观测内容,可以自主邀请N个评价小伙伴,同步形成相应的不同特质的评价群,如各教研组群、2~5年青年教师群等,每一位教师既能邀请他人,又可能被他人邀请,形成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角色动态双向转换。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这样的自我评价方式强化了自我评估,常态化地促进教职员工主动参与,通过集体诊断,反思自身教育行为,提出改进措施,有效且有用



“常态化自评”是激发教师专业自觉的重要抓手

文/张海凤

(贵州省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以上来自教育实践的故事,回应了《评估指南》提出的“强化自我评估”的要求,也让我们看到了“评估”的价值与意义。

 

▌观察,让教师看见幼儿、认识自己

教师在真实场景中对幼儿的具体行为进行观察,有助于摆脱“教师中心”的评估,即以教师自身的经验和观念评价幼儿,才能真正看见幼儿的需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幼儿发展进行综合反思。

如在“仙人掌过冬”的故事中,教师为自己没让幼儿尝试“浇热水保暖”这一方法感到遗憾,并反思如果当时增加一个温度计,让幼儿先测量水温,试一试用温水浇灌,也许就能让他们建构新的种植经验。由此可见,“观察”是教师形成内在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机制的基础。

 

▌加强师幼互动,做“有温度”的评价

师幼互动是教育过程的核心。温馨、和谐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自信、从容、大胆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想法,让教师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做“有温度”的评价。回归儿童视角,相信幼儿的能力、倾听幼儿的声音、满足幼儿的需求,由此了解了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以“放手”的方式支持他们展现各种奇思妙想。

 

▌集体诊断,提升专业反思能力

集体诊断,有助于教师持续、自觉、积极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走向职业发展的新境界。无论是“6+N”教师自我评价互动平台上关于户外植物种植的讨论,还是“班级区域活动”主题联合教研,幼儿园都建立了一个对话平台,积极引发教师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他们在经验交流与实践互动中提升专业反思能力。

这种立足实践现场的教研,让教师直观地了解同伴创新的想法和做法,在对话中将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智慧,并触发对自身教育行为的进一步反思与优化。

 

从案例中,我欣喜地看到:教师们已经自觉形成了教学反思、自我评估的习惯,不是出于无奈、迫于任务要求,也不是来自特定情境,而是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寻常时刻,由内而外、自然而然生发对幼儿发展和自身教育行为的思考。





更多精彩案例(《墙面创设中的教师和孩子》《一次“班级区域”主题教研活动中的对话》),详见《上海托幼》杂志2022年7-8合刊。




精彩回顾:



《评估指南》解读 | 张 晖:落实《评估指南》 推动课程改革 提升保教质量

《评估指南》的践行与思考 | 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

《评估指南》的践行与思考 | 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责任编辑/刘宣
美术编辑/郭吉明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托幼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评估指南》的践行与思考 |“自我评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