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
快要开学了,老师们除了忙于环创工作,是不是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制订各类计划,如学期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制订计划是否真的有那么重要呢?
作为对未来学期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预先设计,计划能够帮助教师明晰工作目标和重点,对保教活动起到有效指引。因此,制订计划可不是复制粘贴内容这么简单。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两个幼儿园分别制订的学期计划和周计划,由特级教师黄琼老师点评,从中可以看到一份有效的计划应该包括哪些要素以及如何平衡合理地安排各要素内容。
1
_____学年度 第一学期 大(2)班 学期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班级概况
我班现共有幼儿34名,其中男孩18人,女孩16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经过小班、中班两年的教育和培养,我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家长对我们这个班级已非常熟悉,我们还需要拓宽家园联系的方法与渠道,深入做好家教指导工作。
(二)幼儿发展情况
1.发展优势的分析
★生活卫生习惯较好、生活自理能力较强
★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
2.发展弱项的分析
★协商合作的意识与能力较弱
★探究愿望与能力有待提高
★收集及交流信息的能力较差
(编者注:具体分析内容此处省略,了解更多请查阅原文)
二、本学期保教目标
1.培养幼儿形成较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能在成人鼓励下做力所能及的事。
2.引导幼儿对自己和同伴的行为、言语进行评价,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3.引导幼儿树立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等。
4.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协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5.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能力和意志品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6.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7.使幼儿产生较强烈的探究愿望,敢于质疑、创新,尝试寻求答案。
8.鼓励幼儿乐意探究周围环境,提高幼儿收集、交流各种信息的兴趣和能力。
9.引导幼儿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及数量关系,有初步的时空概念,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10.关注生活中常见的文字和符号,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阅读习惯以及对文字的兴趣。
11.鼓励幼儿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能用多种方式与人交往,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12.引导幼儿感知周围生活中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达表现,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想象、创造、表现能力。
(点击小图可放大)
(本案例由松江区荣乐幼儿园金胤、王萍提供)
点评/ 特级教师 黄 琼
班级计划是幼儿园保教人员对整个班级一学期工作的全面规划与设计,松江区荣乐幼儿园的这份班级计划是一份比较全面而且切合实际、具有操作性的计划,其特点为:
1.学期计划由“班级情况分析”和“本学期保教目标”两部分组成,清晰明了,突出重点。
2.在“班级情况分析”中,既有对班级总体情况的全面分析,更有对幼儿发展优势和弱项的详细剖析。这种全面又具体的分析有利于教师在本学期更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保教工作。
3.在“本学期保教目标”中,制订了适合大班上学期幼儿发展的12条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既体现了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共同性课程所必须达成的目标,同时也体现了该班幼儿的个性特点。这些要求与该班幼儿的发展弱项相呼应,更突显了目标对保教行为的指引作用。
4.通过“附件”的形式对本学期“各月保教工作重点”进行提示,更有效地引导保教人员有重点地开展月度工作。
建议在大班的学期计划中进一步体现大班幼儿的特质,如应该包括幼小衔接方面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要求。
2
中(三)班第十七周活动安排
(点击小图可放大)
(本案例由静安区南阳实验幼儿园提供)
点评/ 特级教师 黄 琼
这份“周活动安排表”充分体现了“周计划”所具有的课程规划功能,对一周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和安排,使课程内容显得合理和平衡,其特点为:
1.充分突显了幼儿园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四类活动的特点和价值取向。结构化程度比较低的活动注重“观察重点”“观察与指导”,而结构化程度比较高的活动则强调“目标”的指引。
2.在“学习”里,体现了主题式综合课程的特质:既有主题名称,又有主题安排;既有主题背景下的个别化学习活动,又有集体教学活动;既有“保底”水平的基础性学习,又有园本特色的选择性学习。
3.在“反馈与调整”里,对一周四类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与调整且各具特点,尤其是注重对幼儿生成情况的分析和思考。
4.在“家园共育”栏目里,体现了对幼儿发展的关注,对养育方式的沟通,以及对个别幼儿的关照。
此外,该“周计划”适合于3~5年以上的成熟型教师,新教师还是需要每天制订详细的“日计划”。建议在“个别学习”的“观察与指导”里,更要突显其学习的特点和功能,以区别于游戏活动的“观察重点”。
(本文选自《上海托幼》,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托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