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许卓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关键不是教会孩子音准和节奏,而是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像这样的事情,你不能说因为我只是在上音乐课,所以只关注音乐活动进行得是否顺利。课堂上发生了任何事情,作为孩子的老师,都需要去关注。
孩子的行为出现了问题,老师需要及时去矫正;而当孩子在活动中展现出优点时,老师也要及时去鼓励。
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不仅要在意识里重视,还要在课前准备上体现。
在做音乐活动前,可以通过一个“蜘蛛网”结构将隐含的教育契机“一网打尽”。蜘蛛网的中心是当堂课关注的焦点,纵轴是孩子的五大领域,活动能够渗透的学科都需要在其四周标注清楚,并注明通过活动能够锻炼孩子的哪些学习品质和社会性品质。而横轴为学科素养、学习素养、人格素养的目标研究。
在戏剧课程里,小朋友们在自己班上成立剧团,编剧、剧本、导演、服装、布景、道具、后勤服务、海报设计、送戏票和邀请函等戏剧该有的,他们应有尽有,甚至连戏剧的周边衍生产品都去探索着做。
这样的戏剧教育不像老师带着孩子们排练一场戏,更像是一种游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问题,但是,这正是真正教育孩子的契机。
如果缺少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发展的锻炼,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目标只是放在了学习学科技能、技巧上,无异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孩子不仅学不会知识,还会在性格上养成退缩或被动的习惯。
课堂上孩子需要跟随一段滴滴答答的音乐节奏,来做小火车刹车和开门的动作。有的孩子跟不上节奏的变化时,会不断尝试、练习,最后自己总结出规律。这样的孩子有明确的目标意识,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其实比学会跟上一段音乐重要得多。
当老师只关注学习技能、技巧时,孩子的学习热情不容易被唤醒,最后会变成课堂上很被动的“小绵羊”。这种方式若逐渐形成习惯,在长大后他可能会成为被动地生活、工作的人,缺乏主动做事的乐趣。
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全面发展的同时,技能、技巧和能力的发展其实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例如,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得越快、观察能力越强,学习音乐技能、技巧的效率就越高,学到的东西也更多。
音乐的教育不是“教音乐”的教育,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并不需要在音乐上有非常高的专业性。专业的艺体老师,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到底了解多少?如果根本不了解儿童心理学的话,会对孩子起反作用。
对老师而言,如果孩子在自己的音乐课堂上学习能力变得非常强,积累了不少处事的方法,那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而音乐教育最好的状态,是通过学习音乐知识后,即使遇到困难,也可以使用音乐的力量帮助自己走出困境,或维护你自己生命的质量,这就达到了音乐教育的追求。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上靓丽的底色。
活动评析:
歌唱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喜爱歌唱是孩子们纯真的天性。
本教案结合大班下学期“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入手,选择了一些符合大班孩子年龄特点的歌唱内容。当孩子们初次接触《小儿郎》这首歌时,就被它形象生动、富有韵味的歌词所吸引,产生学习欲望,带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中,我牢记“教师和幼儿都互为主体、互相配合”的原则,即歌唱活动是教师与幼儿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因此,整个新授过程不仅停留在要求孩子们会唱歌曲,而且挖掘音乐作品内涵,剖析作品情感内容和思想内容,让孩子用整个心呼应作品的形式与意境,体验艺术本身的魅力与力量。
我从情感体验入手,由内向外,以情带声。以图加文的歌谱,穿插歌曲旋律欣赏,歌曲欣赏等内容,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做到“导而不包”。目的是为孩子们创造性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力求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歌曲,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主动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和谐发展,增强自信心。
创编歌词的用意是将孩子们对小学生向往的心情,努力成为好学生的愿望得以激发,使本次活动又掀起一个小小的高潮,孩子们之前已有创编歌词的兴趣和经验。因此合作创编,将“怎样才能成为好学生”的话题抛给大家,使孩子们在创编过程中思考,合作,互相激励,进一步萌发做个小学生的愿望!
希望我们的孩子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学习资源库
识别二维码即刻进入专业学习
本文源自许卓娅教授,高山仰止,专业风范。诚挚感谢专家老师的思想引领,给予幼教工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指明方向,给幼儿老师点亮专业发展道路的心灯。本文转载仅用于学习资源的分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点亮“在看”一起学习
戳“”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