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 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唱歌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喜欢唱歌,但传统的唱歌活动,孩子们的表现就有些被动,以老师教幼儿学为主,有时会出现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现状。为什么会这样呢?反思我们的歌唱教学,造成这种困惑的因素很多,但更多的在于我们教师自身。如何来提高我们歌唱教学的效率,让唱歌成为孩子们的乐事,我认为应该打破传统的唱歌教学模式,让幼儿从被动的学到积极主动感兴趣的学。根据幼儿对新奇事物感兴趣的年龄特点,通过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和生动有趣的语言及动作,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唱歌活动中。经过多年实践我总结出唱歌活动的几点体会。
一、引导幼儿主动愉快地歌唱
我们的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情感教学活动。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唱歌教学要面向全体,并引导孩子们能用心、用情,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唱歌活动中,自然而然就会唱出动听的歌声,也给每个孩子带来欢乐和愉快。
(一)歌曲内容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唱,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在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适合幼唱,因为有些歌词太陈旧复杂,幼儿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较远,所以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唱的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歌曲适合幼儿演唱?我认为只要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感兴趣的、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唱。像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小老鼠上灯台》(诙谐的)、《小月亮》(欢快的)、《柳树妈妈》(优美的)……其实,还有一些与当时国内外重大活动相关的流行歌曲,甚至有些电视剧里的插曲,有时代性,又适合幼唱,例如:动画片《西游记》、《哪吁》中的插曲等,如果把这些歌曲一棍子打死,不是可惜吗?现代的教育应具有现代的气息,与时俱进。孩子们对于新事物比成人来得更加敏感,更易于接受。那些歌曲的一出现,他们往往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我们在教学中幼儿比较难掌握的问题例:符点音、音的跨度以及新授歌曲时的感情,在此时便迎刃而解了。
(二)创设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
在活动中,教师应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气氛,寓教于乐。同时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充分调动孩子参与唱歌活动积极性,让孩子自然地感受美,自由地模仿和学习,甚至以游戏贯穿整个唱歌活动,让孩子轻松地学会歌唱。
例如:歌曲《尝葡萄》,这是一首优美、欢快的歌曲。在学歌唱前,我便有意识地在孩子自选游戏时,播放这首歌,那欢快、跳跃性的旋律,以及那“新疆”、“姑娘”、“辫子长”等歌词,很快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特别是女孩子。她们听着听着一边哼唱一边很夸张地做起了相应的动作。我故作惊讶地问:“老师没教你们,你们就会唱了,真了不起。”孩子们在老 师的夸奖下,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大增,一些平时不大善于表现自我的孩子也专注积极地投入到歌唱中,我和孩子们“疯”了起来。唱到比较难掌握的地方,我便大声地唱,以引起幼儿的注意,有意地让幼儿模仿。在进行歌唱教学活动时,我们还尝试着不用钢琴、录音等来,因为用了钢琴等,有时孩子会觉得拘束,气氛沉闷,而让孩子自己找一样自己喜欢的物品,边唱边敲,甚至可以有节奏地敲打桌椅、地面,以尽情表达感情,结果是孩子们兴趣浓厚,真正体验到唱歌带来的无穷乐趣。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态度、眼神、动作、语调等也是营造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感染力,建立轻松、相对自由的教学氛围,以及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孩子产生积极学习歌曲的愿望。
(三)在唱歌活动中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规程》中指出:“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这是我们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依据。唱歌是直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而情感不是“教”出来的,它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结果。于是,在活动中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成为教育者一直以来关注、尝试、实施的教育方法。
1、在学唱活动中理解歌词记住歌词是关键的一步,因此我从让幼儿“感受”入手,采用了多通道参与的乐教模式,多种形式组织,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我在开展学唱歌曲“树叶”活动中首先是在户外活动时观察落叶、玩落叶、收集落叶,在这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让幼儿体验,让幼儿实践,让幼儿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另外,在谈话活动中幼儿用语言描述对落叶的感受,激发美的情感等。利用粘贴《树叶画》、绘画《美丽的树叶》、说《树叶飘》充分感知、充分体验,以促使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情绪,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
2、在活动中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使孩子们学会欣赏、学会学习。培养幼儿倾听是让孩子能唱出好听声音的方法之一。在幼儿学唱时,我首先给幼儿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句?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都积极的回答问题表现出对学习歌曲的兴趣。
3、通过玩节奏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歌曲节奏不熟,于是我跟幼儿玩节奏游戏,运用身体各部位进行节奏练习,巩固了幼儿对歌曲节奏的掌握。我想技能的训练应建立在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基础上。
4、边唱边做动作是幼儿的特点,他们不但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所以,我们要在活动中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多观察自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得到一些启发,同时也给幼儿做一些示范动作,教会他们一些表达方法。由于幼儿自身的理解水平不同、已有经验不同,幼儿在情感体验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我们应注意引导幼儿充分感知、充分体验。孩子们会根据歌词的具体内容,用动作表现出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情景,孩子会根据己有经验做出一些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在活动中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小树叶”当唱到“秋风吹落我呀飘呀飘呀飘”孩子们模仿着树叶飘落地样子,有的幼儿扭动屁股轻轻蹲下、有的幼儿双臂上下轻轻摆动、有的幼儿双臂展开轻轻围着场地跑等,当唱到:“一片一片树叶吹在一起,变成许多树叶,许多树叶。”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着,有的幼儿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抱在一起,有的幼儿围拢在老师身边。他们互相学习、模仿,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中歌唱。在学习歌曲《树叶》中,幼儿在歌声的伴随下进行表演,尽情、自然地抒发对大自然的情感。
在与幼儿一起的一互动中我体会到:我们应当真正意识到“情感体验”对幼儿的价值。不能流于形式,而忽视了幼儿真正的需求,忽略了他们的价值体现。我想孩子们在活动中专注认真地参与,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模仿学习等,无论结果如何,体验地过程才是真正的收获。
二、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歌唱
在我们唱歌教学中,不光强调唱歌的技能技巧的训练,注重引导幼儿表现美、创造美,对唱歌活动感兴趣。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声音”。我们教师首先要引导孩子大胆地创新,独立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现在提供给孩子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开放性的,都留有给孩子探索创编的余地,例如改编歌词、根据歌曲创编动作、用不同的形式、感情、速度演唱歌曲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
(一)让幼儿有机会为歌曲编动作
边唱边跳是幼儿的特点,他们不但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平时,我经常引导幼儿多观察自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得到一些启发,同时也给幼儿做一些示范动作,教会他们一些表达方法。因此,如果歌词是很具体的,并易于用动作表现,孩子根据己有经验会作出一些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如《我是汽车小司机》一歌中的“嘀嘀嘀嘀喇叭响”,孩子们很快的就用生活中曾见到的按喇叭的动作表现了。在为《种瓜》一歌编动作时,唱到“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时,幼儿双手做成小芽状,身体先是蹲下,然后随着节奏缓缓起来,最后两手上举,做成一个圆圆的大西瓜状,并自转一圈,表示西瓜种子一天天长大了,终于结出一个大西瓜。对这句歌词所表达的情感更是深有体会,他们把日常生活中遇到开心事时,会身体后仰,双手举高,开心地转圈地姿态移植了过来,逼真的表现出了看到结出大西瓜时的喜悦之情。最后一句“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时,身体前倾,抱一抱,歇一下,最后实在抱不下了,两手一摊,摇摇头,一脸既兴奋又无奈的样子,惟妙惟肖地把歌曲中的情景表达出来。
(二)为歌曲改编歌词
让幼儿给熟悉的歌曲改编部分歌词,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发展歌唱能力,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如在《小鸡小鸭》这首歌我请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碰在一起了,它们一起讲什么,玩什么。小朋友兴致很高,想出了许多:什么“小猫、小狗,碰在一起,小猫瞄嘀瞄,小狗汪汪汪,瞄瞄瞄,汪汪汪,一同唱歌,一同跳舞”。还有“兔子、乌龟,碰在一起,兔子跳呀跳,乌龟爬呀爬呀,跳呀跳,爬呀爬呀,一同跳舞,一同玩耍”。此外,我们还对一些歌曲进行创编。如:《两只老虎》、创编成《两只兔子》、《谁在叫》等,都是在孩子们的己有经验上进行改编、创编。我们还在走廊为幼儿创设了小舞台让幼儿在这里充分的展现自己,愉快的歌唱。
我们的教育活动,提供给孩子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开放性的,都留有给孩子探索创造的余地,在活动中有一部分幼儿能够自主创造性的学习,另一部分幼儿是“儿童教儿童”的模仿学习,不管是选择哪种学习方式,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上述活动中的创编动作、改编歌词、用不同的形式、感情、速度演唱歌曲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探索与创造性的发展。童年的歌是美好的、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是令人陶醉的。我愿和孩子们一起愉快地歌唱。
【提高小班唱歌教学质量的五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