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学前教育机构的生命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前教育机构是整体教育工作开展的根基,而生命教育又是培养幼儿个人实践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形成一种长效工作机制,结合健康生活以及和谐共生的主题对幼儿进行长期教育,从而引导幼儿不断提升生命感知能力和感悟能力,促使幼儿提升认知水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健康生活,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容确定
2012年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幼儿教学工作中的主要任务,要借此有效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并使幼儿能够在长期的发展中建立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命健康的开展是文明生活的基础,也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引导儿童懂得敬畏自然,懂得爱护自然,懂得保护身边的环境,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例如:教师若想有效落实学前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与贯彻落实,就要结合健康生活主旨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以此为主题引导幼儿养成一种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态度。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将之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设计教学目标,逐步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通过层层贯穿的方法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
其中,需要推进生命教育研发工作的开展,以生活元素体现生命教育的本质,教师积极带领幼儿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体会生命的存在,观察生命的伟大。
在这一模式下,幼儿将更加爱护自己,同时逐步建立起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和谐共生,幼儿园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
疫情发生一定程度反映了人与自然生存的悖逆。教师要告诉幼儿,我们不要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而是要秉承着敬畏之心服务自然、爱护自然,服务生命、爱护生命。
教师需要借助此次疫情对儿童进行教育,让儿童明白大自然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对我们人类的益处。
例如:教师要加强对儿童的生命化教育,结合生命主题直观地对儿童进行指导与培养。如教师可以利用生物标本和相关音像等媒介,让幼儿深入观察以感知生命、理解生命,从而获得生命的成长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生命价值观。
责任担当,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目标诉求
联合国相关文件指示精神中要求,要在学前教育中突出生命教育的内容,并且要基于生命教育的开展为全世界的儿童进行生存与生活的教学与指导,以此实现儿童对社会、对生活、对个人、对环境的深度认知与理解。
另外,还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对学前阶段生命教学工作进行应用研究,进而实现对生命教育领域的跨越性理解和运用。
例如: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让儿童明白,人是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并非是社会的主宰。
大自然、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才是组成社会根本的三大要素,而人只能作为整个社会环境中的一种主导力量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在此,教师可以让儿童回顾此次疫情,并且与儿童进行相应的对比教学,以此让儿童知道,那些面对疫情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面对疫情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军人、警察、社会群众等,正是他们的行动,才保证了我们的生命安全,也是他们的存在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通过该方法对儿童进行教学,能够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中建立起一种理性思维,且该思维模式会随着儿童的心理和身体的成长发育,逐步转化为一种内在动力,最终以责任和担当的形式体现出来。
家园合作大力推进幼儿园生命课程联动建设
教育不能依靠一节课、一句话,更加需要家长身体力行。加强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协作,引导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携手同行,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教育资源,如优质网络资源、幼儿园公众号、班级微信平台、微活动等,鼓励亲子一起运动、一起劳动、一起游戏、一起创作,有效实施丰富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借由疫情特殊时期建立起的良好家园共育效果和常态互动机制,后疫情时代更要将其延续和扎实起来。
一是幼儿的生活作息继续保持统一,合理的“一日健康作息表”既可锻炼幼儿对生活学习的规划能力,又能帮助幼儿形成坚持与自律的意志品质。
二是加强个人防护,体质健康至关重要,亲子体能活动应当持续开展,可以利用家中的羽毛球拍、皮球、哑铃、气球、套圈、纸杯等简单器械或废旧材料,持续开展亲子健身操和亲子游戏,因地制宜地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总而言之,在疫情背景下的幼儿园生命教育中,我们应当提升园本生命教育的品格境界,将“责任担当”纳入幼儿核心素养体系并加以重视,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形塑幼儿的社会奉献精神,造就幼儿的真善美品格。
同时,我们应当注重挖掘游戏角色的社会价值,不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其实就是社会角色价值和责任的虚拟呈现,比如幼儿扮演的”医生“”交通警察“”超市收银员”等等。
每个角色身上都蕴藏着深刻的社会价值,要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知与体验这些角色的丰富意蕴,理解相应的社会责任担当。如此,或许才能将幼儿园生命教育推向更高境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萌童不懵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