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教育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儿童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的审美感受和知识的过程。那么,如何指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呢?我的策略是:
1.选择合适的欣赏内容
人的审美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从欣赏抽象的作品�D�D欣赏抽象和具象并存的作品�D�D欣赏具象的作品。一般来说,幼儿比较适合欣赏一些抽象的作品,这些由线条、色彩和形状构成的画面留给欣赏者想象的空间很大,所以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比如奥托?奇科特的画,他的作品都是由单色或多色的色彩线条狂乱地纠结而成,部分作品线条的舞动略有规律可循,其他的则是“手臂所能达到的地方就有活泼的线条”。他的画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用黑色的画笔把整张白纸涂得漆黑一片,在那“漆黑一片”的作品中,包含着怎样的故事呢?幼儿说:在一片大树林里,有很多小动物,有小白兔、小鸟、大象、松鼠、老虎,它们都是好朋友,在一起唱歌、做游戏,天黑了,它们唱累了,就在一起睡着了。你能想象到幼儿的“涂鸦”竟然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想象力吗?
2.创设多彩的审美环境
审美环境的创设包括:第一,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第二,教师应结合具体的艺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皮亚杰认为:“幼儿听到的东西越多,就越想多看多听。”第三,教师可以在活动室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轻作为,可引起幼儿很多美好的联想,我们知道,艺术是相通的,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欣赏,使幼儿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不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有助于其艺术创造性的发挥。
3.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
美术欣赏涉及对美术作品形式的感受、意义的领会,作品背后还涉及人类文明的许多领域。丰富的经验是从事艺术创作的原材料,也是幼儿进行欣赏活动的基础。生活中处处有美,关键是你有没有去发现、去提升,所以教师在选择欣赏作品时,应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例如在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时,我们事先让幼儿听美国百老汇的爵士乐,然后又带幼儿参观了马路,走了迷宫,这样,幼儿在欣赏画面时,从这些黑色的线条和彩色格子中看到了城市里的马路、汽车和迷宫。
4.设计巧妙的引导语言
在引导幼儿进行欣赏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语言的运用。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与幼儿进行对话。这类语言能开阔幼儿思路、启迪幼儿智慧。教师可以用“为什么?”“怎么样?”这样一类开放性的语言来向幼儿提问,引发幼儿积极的思考,而不是用“这幅画看起来真美,是不是?”这类封闭性的问题来提问幼儿。封闭性的问题往往使幼儿漫不经心地没有任何思考地回答“是”。其次,教师的引导语言要有艺术性。这类的语言形式要多样,可以是一些形容词,也可以是谜语、、诗歌、童话等形式,其作用在于通过对对象的特点、色彩和构图等的描述,帮助幼儿将画面上的外在形象进一步地加工成完整的、鲜明的、深刻的视觉表象,从而调动幼儿的审美情感。
5.尊重丰富的审美感受
欣赏活动就其本然状态而言,更突出地表现出它的体验性,而不是认识性。幼儿在欣赏具体的对象时,可能还说不出为什么美,美在哪里,但却感受到美,体验到美,而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伟大的美术作品就像是一个人,它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绪中,看上去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应用一种固定的眼光来欣赏她们,我们也不应该试图穷尽对它的研究。而幼儿有着独特的欣赏视角,他们不满足于表现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情感。作为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独特的想法,让幼儿大胆表达,而不应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束缚幼儿的想象。
6.保护独特的创作过程
创作是艺术的灵魂,独创是艺术的根本。在充分的欣赏和感受后,幼儿都会有创作的冲动和愿望。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从他们涂鸦期开始,成人就会去关注这个小生命的创作活动。随着年龄与心智的成长,幼儿对周围事物的体验与经验的增加,他们会将自己对对象的感动,或者是心中的欲望、感情、想象空间等写于画上,做于物上。然而幼儿在创作作品时,往往是非理性的,或一时之兴起,没有自己的美学观点及主张。但他们的创作却又完全是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如果你能充分聆听一个幼儿画画的心理过程,你会发现,他们所表现的不仅是一个作品,更是一颗纯洁的心,一段美好的情感,他的整个创作过程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做教育的有心人,尊重幼儿的每一个创作,保护幼儿的想象,不要过早地给幼儿以绘画的“规则”,要知道,想象力比绘画技巧更重要。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少年宫幼儿园)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