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进行寓言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由寓言本身具有隐含的特点以及幼儿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经验有限所决定的。 通常,在幼儿文学作品中,通过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刻画,幼儿较容易从中领略主题。而寓言则不然,其主题寓意并不见诸于情节的表面,在分析寓言隐藏或暗示的含意时,伴随着较多的判断、推理成分,其理解过程,乃是一个较复杂的思维言语活动过程。幼儿能否正确理解寓意,很大程度上职决其分析理解的能力。调查表明,小班幼儿的这些能力尚弱,一般不宜进行寓言教学。以《龟兔赛跑》为例,小班幼儿感兴趣的是故事情节或关注于自己能否扮演其中的角色,而对作品的潜在意义毫不关心。而中班后期及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一些知识经验,具备了初步的概括能力,他们不仅对《龟兔赛跑》的情节感兴趣,同时,对其寓意也表现出关心、理解。通过教师诱导,往往能得出正确结论。故而,寓言教学在中大班进行较为适宜。
鉴于以上认识,一般来说,幼儿园的寓言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精选作品
为幼儿选取的寓言教材,其内容最好是为幼儿所熟悉和了解的。只有那些文字浅显、情节生动,形段鲜明、寓意较为明朗的作品,才能为幼儿所喜爱,并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
二、要善讲解、诱导
教师要根据寓言的内客,帮助幼儿丰富、补充有关知识,因势诱导,以帮助其理解作品中隐藏的含义,使幼儿通过分忻、判断,得出结论,找出寓意,以《狐狸和小鸡》为例:
有一天,一只小鸡生了病。狐狸知道了,就戴上眼镜,穿上外套,打扮成医生的样子,跑到鸡窝边去敲门。”(狐狸想吃小鸡,就打扮成医生的横样,这就露出了它的狡猾面目)狐狸用怜悯的口气对小鸡们说:“听说有只小鸡生了病,我是来治病的。让我进来吧!”(狐狸想欺骗小鸡,取得小鸡的信任,竭力掩盖其真实的目的)一只小鸡正想开门,许多小鸡拦住它说:“等一等,咱们看看是谁,再开门。” (遇事要动脑)“它们从门缝里住外一看,一张尖尖的嘴,一条长长的尾巴。啊!这不是狐狸吗?” (发现了问题)它们立刻回答说:“不,谢谢你,我们都很好。我们现在的情况,要比开门让你进来好得多呢!”(小鸡明白了狐狸想吃掉它们的罪恶用心,对狐狸作出了聪明的回答)。
通过分析讲解,由情节入手,转入追究狐狸的行为动机,目的。这样,寓意便由幼儿经过思考比较容易地得出来了。这是一个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帮助幼儿思维由表层次向较深层次转化的过程。而这一切,又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完成的。
三、要巧设提问
提问,是帮助幼儿理解寓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在讲完《狐狸和小鸡》后,可提出如下问题:“狐狸为什么要用怜悯的口气说话?”“为什么小鸡说我们现在的情况要比开门让你进来好得多呢?”提问设计得巧妙,切中要领,便可引导幼儿的思维由表及里、由实入虚,从而明确作品的真正含义。
四、要让幼儿去联想
寓言常以拟人手法,赋予动植物或其它事物以人的思想性格,用来比喻社会上某些人和某些事,使人们由此联想,获得启迪。在寓言教学中,我们应让幼儿学会联想,会由“此”想“彼”、由近想远。如:学习了《龟兔赛跑》,明白乌龟为什么胜利、兔子为什么失败的道理,让幼儿由此联想,体育竞赛时,跑得快的小朋友不可骄傲,跑得慢的小朋友只要努力去跑,一定会到终点的。学习《愚公移山》,幼儿会由此联想到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要像愚公那样,用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去克服。而《农夫与蛇》也会使幼儿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坏人是不能去怜悯和同情的。从而帮助幼儿沟通寓意和现实间的关系,从中获得效益。
五、丰富幼儿的知识
丰富的知识经验,是幼儿理解寓意的前提。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有关知识,是顺利进行寓言教学的重要环节。如学习《龟兔赛跑》,教师可让幼儿先了解乌龟是缓慢爬行和免子是跳跃前进的不同特点;学习《狼和小羊》、《狐狸和小鸡》,可事先让幼儿知道狼和狐狸的本性.....就便于幼儿通过一般的常识和经验去理解作品内涵的意蕴。
【幼儿园寓言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