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当前幼儿园一线教学领域比较推崇一些具有生活性、生成式、探究性、游戏化特点的主题课程,并方兴未艾。
与课程改革相辅相成的是课程故事的兴起,有些地方也称为课程叙事。这两年网络上,尤其是微信公共号上推出的课程故事如雨后春笋式增长。与传统教案相比,课程故事有很多优势,大有逐渐代替传统教案的发展趋势。整体上大家在课程故事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其并不像传统教案那样成熟,有关课程故事是什么与怎么写并无统一定论。不乏很多幼儿园教师对课程故事既充满好奇,又满腹疑问。
课程故事是平时课程开展的过程性记录,课程故事是幼儿言行的生动再现,课程故事是幼儿发展的过程性分析与形成性评价,课程故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与家园共育的桥梁。
课程故事是课程痕迹的记录
故事往往是讲述一段往事。课程故事重点是描绘一段已经开展过的课程历程,这个故事能清晰地呈现出课程发展的脉络,让读者、听众以身临其境之效果走进过往的课程情境中。故事文本有长有短,可以是贯穿百年的鸿篇巨著,也可以是短小精炼的微型小说。
如果开展的是一个小的教学活动,课程故事就言简意赅地做个横断面地简短描述。如果是以主题课程、项目教学的形式开展的系列活动,课程故事就需要娓娓道来描述纵向活动的来龙去脉。主题有大有小,大主题往往会涵盖一些分主题。如果将大主题课程故事比做一部连续剧,那单一教学活动则是一集剧情,而分主题则是一季剧情。平时我们在微信公共号看到的课程故事往往是“一集剧情”,有时也可以称为“微课程故事”。
故事会追求情节的连续性。课程故事追求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尤其是主题性课程故事,但是不是所有的主题都适合讲课程故事。主题一般分为学科拼盘式主题与探究式主题两大类型。学科拼盘式主题下属的小活动之间缺乏内在有机的联系,小活动谁在前、谁在后不影响课程的开展,小活动多一个、少一个不影响课程的实施,小活动的独立性很强。学科拼盘式主题下属的小活动可以单独讲一个小的课程故事,但是这些小活动组合在一起反而不适合讲课程故事,因为课程故事之间缺乏联结。探究式主题课程适合讲课程故事,因为其活动的开展往往是有始有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这种课程故事是连续一体的、是引人入胜的。平时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课程故事多以探究性主题课程故事为主。课程故事像旅途中教师引领幼儿共同走过的一连串脚印,同时将旅行的心得以及沿途的风景分享给大家。
课程故事是幼儿言行的再现
课程故事中幼儿是主角,处处是幼儿的身影。课程故事里重点讲述的是幼儿说了些什么、幼儿做了些什么,在课程故事里我们能够看到大量幼儿的童言趣语、很多幼儿的行为表现。一个班很多幼儿,不可能所有幼儿的全部言行举止都呈现在课程故事里。课程故事里主要呈现的是与此课程内容相关的部分。
一是,课程故事里显现能引发生成活动的言行。比如,户外活动时,教师发现幼儿对银杏树下的银杏果感兴趣,并用脚踩银杏果。由此生成了一个“银杏果”的活动。观察银杏果时幼儿对其臭臭的味道兴趣很浓厚,在探究银杏果为什么是臭臭的时候,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因为银杏树旁边有垃圾桶”、“银杏果坏掉了”、“和臭豆腐一样臭”、“榴莲也是臭的”、“狗屎也臭”。教师把幼儿有关“臭臭的”的讨论及时记录下来,然后根据幼儿的讨论生成了“臭臭的”主题活动。
比如,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找其他垃圾桶旁边的果树,看看山楂、海棠果是不是臭臭的,由此验证了“因为银杏树旁边有垃圾桶”的错误假设。课程故事里呈现这些幼儿的言行表明幼儿是课程里的主角,教师在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展活动。
二是,课程故事里呈现能影响课程框架的言行。在高结构的预设课程里成人往往独自决定了主题的框架以及具体活动的内容,幼儿更多的是被动地实施教师主导下的课程。课程故事不仅仅是教案撰写格式的变化,背后更重要是课程理念的更新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的变革。课程故事流露的是:幼儿是课程框架与内容制定的重要参与者的课程理念。比如,9月初新生幼儿入园,部分幼儿存在入园焦虑现象,幼儿说的更多的是“我想回家”、“妈妈来接我”之类的话。教师与幼儿展开了有关“家”的讨论,幼儿有提到爸爸妈妈工作的、有提到家庭位置的、有提到家里房间的、有提到家里宠物的等。基于此,教师确定的“家”的主题下属的活动有“爸爸妈妈的职业”、“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家里房间设计”、“家庭宠物”等活动。
课程故事体现了课程实施方式的变革: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课程内容,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及时发现幼儿当下能力发展的需求,尽可能依据幼儿的意见去确定课程框架与选择教学内容。
三是,课程故事里展现能推进探究活动的言行。幼儿对教学楼一楼新建的水池很感兴趣,经过观察后发现水池里的小鱼很少,幼儿决定从家里再带来一些小鱼放养。第二天早晨,有8位小朋友陆续带来了一些小鱼,每人带的小鱼数量在2-5条,总共有20多条。总共带来多少条小鱼呢?教师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幼儿,幼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幼儿建议1条1条地数,但是小鱼在游动中,点数起来很麻烦。有幼儿主张一组一组地数,然后加起来算总数,每组的数出来了,但是小朋友不会连加。又有幼儿提议用玩具代替每组的小鱼数量,然后一一点数玩具的数量,这样就成功地算出了小鱼的总数。
课程故事里要清晰地呈现幼儿的这些讨论、建议,以及每次遇到问题后的行为表现,因为这些体现了探究性活动的痕迹与进程。
四是,课程故事里体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言行。课程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在各类活动中幼儿应该得到成长。教师心里要时刻装着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将《指南》装在心里,将各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指标、关键经验渗透到日常各类活动中。所以,在撰写课程故事时,教师应该挖掘各类活动的教育价值,清晰地论述通过活动幼儿知识上收获了什么、技能上会做了什么、情感上体验了什么等,对照《指南》里的指标,阐述幼儿的成长变化。
课程故事是幼儿发展的分析
课程故事的落脚点是幼儿在游戏、学习、生活各类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与发展情况。传统的教案往往会在开头部分明确指出2-3条的活动目标,活动的目标一般会分别从知识、技能、情感的角度进行表述。
课程故事一般不会先预设活动目标,即便有活动目标也是比较笼统的,而且这些目标是在教师心里。课程故事在讲述活动过程时,会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来剖析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情况。
在活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超出教师早期预想的教育价值。例如,某班在开展有关“超市”的主题活动:幼儿参观完超市后用纸勾画超市的布局、用积木摆放出超市的商品位置,了解了物理空间知识;幼儿布置超市区域时,发现柜子不够用,与教师想办法制作简易的柜子,增强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给区域“超市”里的商品标注价格,理解了数字的实际含义;幼儿为区域“超市”的开张载歌载舞,提升了艺术表达能力;幼儿用“货币”在“超市”玩购物游戏,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与数学的运算能力。课程故事在撰写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表面,同时要用专业的眼光剖析这些活动故事背后的教育价值。
课程故事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剖析既有整体性的论述,也涵盖个别典型案例的分析。课程故事主要描述的是平时开展的集体性大组活动,也会覆盖一些小组活动,所以课程故事不是讲述某个小朋友的故事,而是面向多数人的故事。课程故事要优先分析活动对班级多数幼儿的教育价值,同时要兼顾“以点带面”,选择典型的个案作为深入分析的对象。之所以要“以点带面”,因为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针对每个幼儿做分析评价,这不符合我国普遍大班额的实际情况。如果班级幼儿人数很少,课程故事并不排斥对所有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行分析。
扩展阅读
课程故事与学习故事异同
课程故事与学习故事的区别。从新西兰引进而来的学习故事曾风靡一时。学习故事的优点是通过叙述的方式、以欣赏的眼光,对每个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进行个性化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持续性评价。学习故事是很好的幼儿发展性评价方式,但是在中国背景下不太适宜,不是因为其本身不好,而是因为我们班级幼儿人数众多,教师很难做到针对每个幼儿进行个性化、持续性评价。课程故事也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也是叙述性的,差别是课程故事主要对全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行整体性评价,顺带穿插着对个别幼儿进行故事讲述性评价,不会把所有幼儿挨个进行评价。某种意义上,课程故事融合了新西兰学习故事分析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的做法。课程故事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剖析是属于过程性与事后性的,因此教师往往会惊奇地发现一些生成性的教育价值。
课程故事是教师成长的载体
课程故事是促进教师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革新的载体。在课程故事里教师是配角,更多时候是幕后工作者,教师扮演的是支持者、倾听者、观察者、引导者、合作伙伴、记录者、反思者的角色。课程故事不像传统的教案是提前写好的,课程故事是活动结束后才开始撰写。课程故事的撰写时间折射出课程的变革,课程故事只是教育变革后形成的产物。
课程故事所体现的课程多以生成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为主,如果是成人提前预设好的高结构化课程,课程故事就没有必要事后写。课程故事在撰写时教师往往能够清晰地判断出哪些是生成性活动,能够感受到课程的弹性与灵活性,这也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的低控制性,如此才能形成幼儿的主体性。为了方便课程故事的撰写,教师平时要特别留意活动过程中幼儿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并及时记录下来,这无形当中在强化教师的倾听者、观察者、记录者的角色。课程故事的背后是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是系列课程与教学行为方式的变革,这些都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程故事中的教学反思让教师专业发展得以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撰写课程故事时因为是事后撰写,所以需要对已经开展的活动进行回顾,回顾的过程就是反思的历程。
课程故事不是记流水账,课程故事需要以清晰的脉络呈现活动的流程;需要把握活动的重要节点做到详略得当;需要从幼儿言行举止中分析幼儿心理特征与能力发展水平;需要从各类活动中提炼知识、技能、情感的教育价值等。撰写课程故事在注意上述要点时本身就是教学反思的组成部分。此外,课程故事在后面往往也会有单独的活动总结或教学反思模块,这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通过反思、教师总结成果的做法,汲取不足的失败教训,进而不断完善后续的课程与教学。
课程故事是家园联系的桥梁
课程故事能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在园的学习、游戏、生活状况。疫情背景下,家长不能随便进出幼儿园,家长开放日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家长很难现场了解到幼儿的在园行为表现。虽然幼儿园班级视频监控也在走向普及化,但是不是所有幼儿园班级的视频都是时时刻刻对家长开放的。家长通过幼儿只言片语的表述来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游戏、生活情况,所能获得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基于上述情况,家长如果想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游戏、生活情况是很不方便的。课程故事发到园所微信公众号里后,能让家长知晓平时教师带领幼儿都在做些什么事情,能让家长从教师专业的视角理解幼儿能力发展水平与兴趣爱好,能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在园的成长情况,其是家园联系的重要桥梁之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撰写的课程故事发到微信公众号上重点是给家长看的。我们提供的课程故事内容比较详细,家长一般都会比较认真看,而外人看起来可能会觉得字数多,这事无关紧要。因为家长才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课程故事放到微信公众号平台对外发布的重点并不是对外宣传。所以,我们主张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课程故事不用太过花哨、精致,那样只会增加教师的额外负担。
课程故事撰写模板
课程故事可以现场口头讲述,也可以用音频、视频呈现,也可以是图文并茂地描述,并不拘泥于一种载体,也可以混合使用上述手段。我们经常看到的课程故事以文字中插图为主,也称文本性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并无统一的写法,如此课程故事模板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后形成的,以飨读者。
主题起源
第一部分,交待为什么要做这个主题。教师基于观察、倾听、对话等手段,寻找幼儿感兴趣或者对幼儿能力发展有帮助的“点”,基于此生成该主题。课程起源的描述要有儿童的身影与语言,比如可以有时间、地点、事件、儿童对话等内容。课程的起源主要体现的是儿童的视角,可以配备适当的照片。
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的内容,描述由此引发的教师所思、所想,阐述此主题的大致教育价值与意义,确定此主题。
主题脉络
教师交待此主题与儿童讨论的过程,在讨论的过程中,儿童提出了哪些想知道的知识、哪些想做的事情等(要有儿童的话语)。基于与儿童的讨论(此处应给出幼儿讨论的大致内容,无需太详细),以及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帮忙梳理并勾画课程脉络图(优先使用纸质版/黑板/白板课程网络图照片,或电脑绘制的流程图)。此处的课程脉络起着课程计划作用,并不是最终实施的课程网络图,后续实施的活动会更加丰富。
活动一:活动名称
开头交代下该活动是如何生长出来的,主要体现儿童立场、儿童视角,避免教师主导、高控,尽量是幼儿提到,而不是教师自己想到。(如果前面已经交代,此处可省略;如果此活动是进一步生成而来的,此部分一定要交代。)
课程故事不是传统的教案格式。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描述此主题一步一步都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些活动描述的可以简略一些,比如看了一本绘本,直接一两句话一笔带过即可。有些活动儿童参与度比较高,发生了更多的趣事,可以描述得详细一些。
活动记录要图文并茂、夹叙夹议。(叙:重点描述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幼儿对话、幼儿的行为表现、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情绪情感状态、活动后幼儿的感受、教师提供的支持等;议:活动中幼儿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活动过程教师的思考、活动后教师的反思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活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学科性集体教学活动。课程故事里的一个活动主要指一个事情相对完整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耗时半天、一天,或者两天,甚至更长时间。比如,教师带领幼儿用树枝搭建几个大型恐龙骨骼框架,虽然耗时3天,其实是一个事情,算作一个活动。所以,这里的活动往往是合并后的一些活动。如果把每半天做的活动单独作为一个活动拎出来呈现,课程故事会显得太琐碎。如果某个半天的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意义又比较大,也可以单独拎出来,教师灵活把握。
活动二:活动名称
开头交代下该活动是如何生长延伸出来的,要体现活动的连续性,活动之间是层层递进、有发展脉络的,而不是任意一些活动的拼凑。如果不交代由来,无法体现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联系。
活动三:活动名称
活动名称简单明了,字数不宜太多;通俗易懂,最好是通过看活动名称就能知晓活动内容大概;可以用幼儿的问题作为活动名称,体现出活动的探究性;活动名称体现一定的童趣。
活动四:活动名称
……
建议每个分主题下属的小活动数量在4-8个活动之间,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增减。
学习与发展
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按照学习品质(第一位置)、五大领域(按照此主题的重要性顺序进行排列)的顺序分条目、概括性梳理下课程对儿童上述方面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总结与反思
教师概述下此主题活动,并加以反思。总结与反思是教师立场的,而不是第三人立场的评价。总结与反思时最好能同时具备“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对上述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同时,分析当前幼儿的兴趣与能力发展,进一步指出接下来可能开展的一些新活动。总结与反思的字数占比大约半页纸,鼓励多写一些反思。
以上内容来源于:children research
版权说明:
排版码字不易,欢迎转发分享。
授权后,可转载学前之道文章。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公众号因研究需要转载、选编、引用的文章材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