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探究性审美活动实验研究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要】 幼儿园的审美教育主要以艺术活动为载体,艺术活动是实施审美教育即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幼儿期是艺术素养发展的黄金期,对塑造完美完美人格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以审美为主线,以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培养幼儿探究意识为载体,使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学会探究,在探究中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审美,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探究性活动;审美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自主性、开放性、研究性学习重构整个课程已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如:美国的“自然与社会研究”、英国的“设计学习”、法国的“综合学习”等等。所采用的方式之一就是“课题研究型学习”。所谓研究型学习是学生通过对知识主动探究、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获取、分析、判断、选择,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针对这种学习方式,幼儿园该如何操作呢?幼教界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发现一些知识比知道一些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幼儿园课程改革必须遵循这种大的改革背景,探究性游戏活动应运而生。由此可见,探究性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开展,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园建立生活、学习、游戏三合一探究性审美活动研究,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确立的。

  探究性活动是以幼儿的自主性、探索性活动为基础,把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探究性活动不仅改变了幼儿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它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幼儿的发展创造空间。因此,幼儿园的探究性活动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审美活动是一种灵活的、开放的、创造性活动,是情感的接纳和表现活动,是左右脑协调的活动,是适合幼儿特点及幼儿乐意接受的活动。幼儿园的审美教育主要以艺术活动为载体,艺术活动是实施审美教育即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幼儿期是艺术素养发展的黄金期,对塑造完美人格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以审美为主线,以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来培养幼儿探究意识为载体,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中、游戏中学会探索,在探索中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审美,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们的实验假设是:如果我们以审美贯穿整个活动,给幼儿创设一种支持幼儿学习的宽容、轻松、积极的心理氛围,并给幼儿创设惊奇的活动场面,肯定备受幼儿欢迎。使教师引导幼儿真正进入审美感受、审美理解、审美体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能力,形成幼儿独特的审美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基于以上假设和目的,我们设计了本实验。

  1 实验的对象、方法和手段:

  1.1 对象:从实验班确定30名幼儿为本实验对象。

  1.2 方法:观察法、活动法、比较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综合归纳法。

  1.3 手段:理论学习、观摩研讨、设计、案例记实、幼儿测试等。

  2 实验的实施途径:

  以唱歌教学和手工制作为切入点进行实验研究。

  3 实施过程:

  3.1 实验前期准备

  3.1.1 理论学习:在实验实施前,我们对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了培训。首先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组的开题报告,明确“教师为什么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等。其次学习《纲要》,明确《纲要》三大艺术活动目标的提出,确定了探究性艺术审美活动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及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审美乐趣,切实发挥艺术活动的教育功能。第三,学习有关探究性艺术活动的理论。明确实验目标及实验策略。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将探究性艺术活动建立在生活、学习、游戏三合一的审美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学习、游戏活动解决生活中有关审美活动的问题。同时让幼儿在探索各种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审美想象力、审美创造力和审美表现力。将生活、学习、游戏三者结合起来,构建以幼儿探究活动为特征,以幼儿主体性发展为核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模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有此而来,明确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使教师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使实践活动在理性上得以验证。

  3.1.2 前期测查:我们对实验班的幼儿采取观察法、活动法和统计法进行了艺术表现、操作水平以及幼儿的活动兴趣两方面的测查。了解幼儿进入艺术活动的反应、操作游戏材料、合作交流的水平等。用表格的形式对实验班幼儿进行全面统计。

  3.2 全面实施阶段:为了确保实验教师正常开展工作,,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 根据实验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2) 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及内容,调控幼儿一日艺术活动时间。

  (3) 要求教师根据一日活动目标,充分采用教学游戏、生活材料、自由表现三种形式来完成。时间、比例、顺序安排自然有序有机结合。

  (4) 教师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并有分析及教育策略。

  (5) 建立相关的学习和总结制度,如每周听实验教师教学活动并进行评课与指导,每月一次课题组研究学习;每月实验教师做课题总结等。

  (6) 保证实验的必要经费,如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学习。

  (7) 建立实验资料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实验资料齐全,高质量完成实验任务。

  3.3 总结验收阶段:经过近三年的实验研究,教师积累了大量实验材料。观察记录有40多人次,学习心得达2万余字,教育随笔40多篇,活动设计与反思近20多个,过程照片近百张。进入总结阶段后,实验教师开始收集整理实验材料。将各种观察记录、随笔、心得体会、优秀教育活动设计、录制的优秀教育活动等都进行归档,并开始参与实验报告的撰写工作,为申请成果鉴定奠定了基础。

  4 实验成果:

  4.1 理论探索

  4.1.1 构建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内容。

  (1)评价的原则:坚持正面评价;重视评价过程;重视评价体验。

  (2)评价的方法:观察评价;量表评价;随机评价;个案评价;集体评估。

  (3)评价的内容:①幼儿参与探究性艺术活动的态度。我们通过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的许多外显行为进行评价。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探究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主动提出探究设想,在探究中不怕困难和辛苦。②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幼儿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是否乐于帮助伙伴、主动和伙伴配合、能够倾听伙伴的意见。③幼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一是观察幼儿在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是通过幼儿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的实际表现予以评价。三是通过幼儿参与活动前后的比较或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情况。

  4.1.2 关注幼儿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幼儿艺术教育观。

  (1) 艺术教育应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本着这一原则我们调整和端正自身的价值取向,理性地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念。我们的观点是艺术教育的核心是艺术启蒙教育,其实质是完成艺术的审美,创美任务;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更加关注幼儿情感的培养和自我表达的满足,使幼儿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美的人。这将使幼儿受益终身。

  (2) 幼儿教育应该尊重和满足每个幼儿的艺术审美需求。儿童天生喜欢艺术,他们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又往往带有情绪色彩,不稳定,易转移;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创造的结果,喜欢他人的赞许;同时每个幼儿都有其兴趣需要和艺术潜能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能够重视和尊重幼儿的差异,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能开发其艺术潜能。如宋默新小朋友喜欢演唱表现力很好,教师就培养其独唱能力,多次代表幼儿园参加演出,使其表演能力得以更大的提高。

  4.2 实践探索

  4.2.1 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是满足幼儿活动欲望的前提。要想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愿望,我们认为首先要提高幼儿的操作技能。为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结合幼儿的生活,以游戏为主分阶段制定教育计划。(以剪贴为例)第一阶段:剪直线、曲线、弧线。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摸板,结合形象的语言,如剪直线教师称为剪面条、剪门帘、剪胡须等。剪曲线又称剪小蛇、剪大山、剪鳄鱼牙齿等。剪圆形又称为剪娃娃脸、糖葫芦等。教师结合游戏、讲故事等边玩边剪,寓教育乐,使幼儿轻松自如地积累了剪的经验。第二阶段:目测剪直线、曲线、弧线、以及辅助线。在幼儿原有基础上,教师提供纸张,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幼儿动手剪的自信心。如剪圆形–两个小尾巴亲亲嘴,剪三角形–三个好朋友手拉手。第三阶段:结合活动剪贴基本形状。教师根据具体活动如’汽车带我去旅行’、’快活的小鱼’等,为幼儿提供实物或模型,让幼儿观察,剪贴其形状。第四阶段:独立按物体特征剪贴。教师提供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将实物概括成图形,这样幼儿就可以自由创作了。

  通过这些具体的实际练习,幼儿的细小肌肉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些技能的提高一方面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激活了幼儿的创作欲望,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力。满足了幼儿的活动愿望。

  4.2.2 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是幼儿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发展的基础。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1) 结合季节设计活动。春天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用撕贴画的方式表现春天美。夏天选用’黄瓜’制作大鳄鱼。教师将鳄鱼模型摆在他们面前,在共同观察鳄鱼的嘴巴、牙齿、脚和长尾巴是什么形状的同时,讨论黄瓜哪一部分可以代替。在讨论过程中幼儿自然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互相讨论来共同制作大鳄鱼。有一位叫张静含的小朋友他将黄瓜籽作为鳄鱼的眼睛,扎到黄瓜的两侧,看起来水汪汪的大鳄鱼真是活灵活现。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做做玩玩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幼儿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发展。

  (2) 结合主题开展活动。在’交通工具’主题活动中,“我设计的飞机”活动,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一些废弃物品,如牙膏盒、烟盒、药盒、线绳、彩纸等。在这节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向以往给幼儿出示图片或模型、录象带等,而是让幼儿根据自己想象、所看所想设计自己喜欢的飞机,为幼儿提供较大的创造空间,幼儿正是在这宽松自由的氛围中,释放了他们全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了形状各异的’飞机’。使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在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 广泛开展区域性活动。如“糖果店”游戏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糖纸和制糖材料,幼儿制作的糖果色彩不同、形状不同,不仅满足了幼儿玩的需求,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再如:当我国航天飞船飞入太空的消息传遍祖国大地时,国人无不为之振奋,孩子们同时也兴奋起来,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开展’我是一名航天员’活动,在活动区中幼儿利用搜集来的饮料瓶制作了航天飞船5号、6号、7号,形状各异,充满了幼儿对航天飞船的遐想和征服太空的愿望。

  4.2.3 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培养幼儿探究合作意识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发现新知的基本策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开展的探究活动主要以结伴探究和小组探究为主。这种分组合作开展不仅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还有助于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目的。在组织形式上,教师追求引导策略,注重从幼儿一日生活到方案设计到材料提供都是可以引起幼儿结伴探究,引发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使之产生探究的主题。由此使幼儿按兴趣结伴、合作探究的习惯得以形成。如在制作’彩色溜溜球’活动中,教师提供报纸、各种彩带,幼儿在制作中出现彩带缠在球上容易掉,原因是一个人缠彩带时把握不好,接下来幼儿纷纷找到合作伙伴,一个人把住报纸球,另一个人缠彩带,共同完成任务。所以说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培养幼儿探究合作意识是教师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发现新知的基本策略。

  4.2.4 触发幼儿艺术兴趣萌生是幼儿对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的基本条件。幼儿艺术教育最有价值的是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及其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情感体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幼儿很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兴趣多属于浅层次的,往往带有情绪色彩。从理论上讲,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把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艺术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因此我们认为激发兴趣需要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始终。比如开始阶段要鼓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进行过程中的兴趣激励要着眼于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作灵感的活动;结束阶段要把幼儿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从而将兴趣延伸到对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中。

  4.3 幼儿发展

  4.3.1 在手工制作方面:通过近三年的实验,幼儿手工、绘画作品达百余种。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得以发展和开发,其作品多次获奖,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扬。

  4.3.2 在演唱方面:通过独唱、表演唱、大合唱等形式,幼儿的演唱水平大大提高,多次代表幼儿园对外演出,获得很好的评价。

  4.3.3 幼儿探究性品质的迁移。实验组的幼儿其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的提高,不仅仅表现在技能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丰富而有趣的活动创设,幼儿的探究品质即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逐步形成。而且这些品质已经迁移到了幼儿其他学习之中。这也是本次实验结果之一。

  教师通过观察、统计,有84.87%的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望更加强烈;有78.99%的幼儿更善于合作,喜欢交往;有58.60%的幼儿意志力有所增强。以上这些方面不仅表现在艺术领域,还迁移到其他领域,如康领域,幼儿制作的投掷物’彩色的溜溜球’非常精美,表现出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极大的耐力。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在球上面缠彩条一个人不好把握,多数幼儿都是合作完成的。在科学领域中幼儿的观察力、探究欲望以及耐力都表现非常突出。如在’好看的蜘蛛’活动中,他们不厌其烦地寻找蜘蛛–观察蜘蛛–查找蜘蛛材料–讨论蜘蛛–制作蜘蛛。

  5 结论:

  在本实验范围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5.1 在幼儿园开展探究性艺术审美活动的研究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表现力是可行的,训练的效果是可以迁移的。

  5.2 实验对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发展有明显提高。

  5.3 实验效果与被试者原有的艺术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陶秀伟 《幼儿园教育活设计与指导》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3] 裴娣娜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12

  [4] 线亚威 《现代教育理念与探究性游戏活动实践》 2002.5

  收稿日期:2008-02-10

【幼儿园探究性审美活动实验研究】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探究性审美活动实验研究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