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的诞生具有其独特的背景价值。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逐步充裕、文化生活多样化,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表明,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后,会更加关注人的个性化需求。至今日,人的意识形态从注重集体共同逐步开始重视个体差异性,正如现在教育更强调,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正是这样,教育也从强调人的工具性、社会性到强调人的主体性与人本性。因此,教育的途径、手段、方法也将随着教育目标发生变化,区域活动即是顺应与支持这种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区域活动在关注儿童的年龄特点,共性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关注个体差异化发展需要,支持儿童自主的、自我的学习需要。因此区域活动的诞生本质反映了儿童自主的、差异化的学习,是儿童学习方式的变更。
也正是基于当前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诞生及本质了解不够清晰,甚至部分老师因为别的幼儿园有活动区,所以我们幼儿园也要有的错误思想,间接也导致了幼儿园教师在区域环创中面临种种困惑。
幼儿园区域应涵盖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方面,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区域活动中既有游戏活动,也有学习活动,区域一般包含:
-
表现性活动区/创造性游戏区:装扮区、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
-
探索性活动区:益智区、科学区、沙水区、种植饲养区
-
活动性活动区:固定运动器械区、可移动运动器材区、自然游戏区
-
欣赏性活动区:阅读区、展示区
对于幼儿园来说,在班级里开展的主要区域活动主要包含学习性区域与游戏性区域两大类。学习性区域一般包括美工区、阅读区、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生活操作区等,游戏性区域一般包含角色游戏区、表演游戏区、建构游戏区等。
请滑动图片查看科学区、美术区的价值取向
请滑动图片查看建构区、角色区的价值取向
在幼儿园区域种类的选择和确定可以参考以下进行:
-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确定。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发展特点和发展目标不同,因此区域的选择上也应有所不同,对于小班来说,可以淡化学习性区域,强化游戏性区域,满足幼儿心理需要。大班儿童考虑到幼小衔接需要,应该强化学习性区域,以培养幼儿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
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区域的选择和设置要和本班幼儿的近期发展经验和兴趣需要。因此教师要多观察和倾听幼儿,经常和幼儿进行对话和交流,不可盲目抄袭及照搬他园/他班经验。
-
均衡考虑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区域设置上,类型要相对丰富,不能只有学习性区域,也不能只有游戏性区域,要满足儿童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活动区规划时首先可以从“干区、湿区”“动区、静区”“入门区、混乱区”等各个角度来进行划分,也需要根据园所的场地灵活进行划分,如幼儿园环境与条件受到限制,可以一区多功能,分时段轮流开放,或用可移动的材料柜,随时创设,天气晴朗时也可将一些活动区移至户外。
其次各学习区界限要明显,让各活动区在进行活动时,以避免不必要的争端,最后区域之间要规划主要行动路线,来往各学习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力求畅通。
那么各个区具体应该如何设置场地选址及创设呢?
(部分区域,仅供参考)
语言区区域规划要点:
-
语言区要设在较隐蔽的角落,可考虑教室的最靠里的位置,可以避免干扰,也较为安静。 -
尽量靠近窗户,或者提供足够的室内灯光,保证光线充足。 -
设置要考虑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区域设置从小到大班逐步增加功能,大班要有阅读、书写、听说三个区域以满足幼儿读、写、说几个方面的需求。
-
美工区需要用水,所以设置在靠水池近点的地方,方便幼儿使用,同时美工区还要有较大的墙面展示幼儿作品。 -
应提供幼儿自由合作、充分表现的空间,并提供保存、展示幼儿作品的条件。 -
美工区需要提供可供活动的平台,一块平整的地面,一个低矮、宽大和结实的桌子,柜子顶层表面,以及可供挂工作罩衣,晾干画上的水粉颜料,存放半成品以及展示成品的地方。
-
操作区需要设在较隐蔽的角落。 -
数学区可设在操作区里,可考虑教室靠里的位置,这样避免干扰,也较安静,半封闭。 -
大区里有小区,可细化为桌面玩具操作区、拼图区、棋类区、数学等。
-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年龄越大,重点关注的是多样化道具的提供而不是场景的设置。 -
角色区人数较多,肢体活动量也较大,需要较宽敞的活动空间,因此可考虑教室中最宽阔的地方。 -
应让幼儿自由地选择活动的内容、角色、材料、自主地布置场景进行游戏。 -
角色游戏应注意帮助幼儿了解日常社会生活,学习交往、合作、协商、互助。
特别在区域中投放自制玩教具,因为对区域自制玩教具创设的专业性储备不够,在材料投放、玩教具制作的时候,更多是借鉴,老师自己制作就会出现制作的精美度不强,如下图:
所以操作性不强的材料,只会是成为摆放在区域架子上的内容之一,并未有起到实际的作用。
区域创建是需要一些脑洞来完成的,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投放越脑洞,给的视觉冲击越大,区域也有更吸引人的魅力。
样式单一给不了幼儿更多的刺激,久而久之材料就会再次失去价值。
解决了材料操作性和丰富性的问题后,区域材料投放基本完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材料“永久不变”,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还是要学会更新。
例如在美术区的材料选择与投放中,前期教师会为幼儿准备各种卡纸、双面胶、小剪刀等材料,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操作,一开始大家特别感兴趣,一个个拿起小剪刀开心地操作着,但是时间一长,很多幼儿都失去了玩游戏的乐趣,纷纷退出了这个活动区。
为什么孩子后面兴趣不浓厚了呢?因为一层不变的材料会让幼儿失去兴趣。
所以及时通过调整游戏材料来维持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也是区域材料投放很重要的一点。为此,增加更有层次材料,不断给与幼儿刺激,重新激起幼儿的参与兴趣,最终使区域游戏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又要操作性,又要丰富性,又要层次性
究竟不同区域材料该怎么投放?
【小班角色区:娃娃家】
由于生活经验少,游戏主题单一,多围绕“家”来开展。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材料。同时由于小班孩子处于独自游戏高峰期,常常模仿同伴的游戏,若同样的玩具材料不足时,就容易发生争抢。所以,教师要提供充足和适宜的材料满足小班幼儿在游戏中模仿和操作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在材料投放时,增加一些幼儿家庭的材料,让幼儿能在熟悉的环境材料中获得心理慰藉。
-
投放材料例举:
教师可提供与其相似的缩小版的家具和材料,如娃娃家可以准备娃娃、小床、储物柜、桌子、椅子、操作台、餐具、炊具等设备。以及准备一些娃娃需要的物品,如小杯子、小枕头、奶瓶、玩具、图书等。
其次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一些幼儿在家中常见的物品,如食品容器、餐具、炊具等,充实到娃娃家中去。同时,桌上摆设一些盆景,墙上挂上幼儿及家人的照片,不仅会增添幼儿游戏的兴趣,还会使娃娃家更有“家”的气氛。
-
娃娃家案例图片:
图片来源:《区角脑图》
【中班益智区】
-
投放材料例举:
-
案例一:我家的电话
游戏材料:幼儿电话本、记录纸、数字本帮帮卡。
-
案例二:藏钻石
游戏材料:底板(镂出各种三角形,并用颜色划分为三块区域),三角形拼版(贴有相应的颜色标记)。
【大班生活区:我要上小学了】
-
案例一:学穿校服
2.基本材料:小学生校服套装、跑鞋(有鞋带)、红领巾。
-
案例二:小学生的一天
游戏材料:时钟、自制面(可转动时针和分针)、幼儿园和小学一日生活内容照片。
-
案例三:毕业服装设计社
游戏材料:白色T恤、白色领带、白色包袋、1:1比例木制模特、衣架、设计纸、水彩笔、专用服装绘画笔、设计展示板。
以上列举了部分区域投放的材料案例,望有所启发。总之,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一定要有计划性和目标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提供具有探究性、操作性、层次性的材料,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让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经验,发展能力。所以教师在组织与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要不断优化与创新各个活动区的游戏材料,充分发挥区域活动游戏的功能作用。
开展区域活动,我们强调的不是让幼儿学习规定的操作程序,而是让幼儿主动与材料互动并去尝试不同的游戏程序和玩法,鼓励幼儿产生更多想象性、创造性行为,使活动区成为游戏化的学习区和探索区。
* 参考资料:
《优化区域活动的环境与指导策略》 黄丽萍
《班级区域环境的设置》 李春玲
《幼儿园区域活动68问》董旭花
《区角脑图》顾伟毅·主编;陈娴琼、傅晓芸·副主编
* 温馨提示:
其它未备注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元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