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幼儿园教学如何实现新意与更强的表现力提出了“生活化”的观点,突破了现有教材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有充分实践经验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兴趣;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16-01
一、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存在以下的误区和问题
1.片面追求技能的学习,强调的动作技巧,一味要求幼儿进行枯燥的训练,这样既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不能激发幼儿对的兴趣,甚至产生师生间的紧张关系。
2.教师过多以成人的角度审视幼儿,设计动作。活动中忽视幼儿的主动参与,没有激发起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如果教师设计的动作没有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可能性为基础,很容易使幼儿受伤。
3.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知识匮乏,能力低下,更缺少正确的教育观念,忽视对幼儿的培养。
二、针对以上问题,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幼儿的审美愉悦包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地表现美。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通过介绍作品,让幼儿对作品进行理解,并通过讲解让孩子有直观的感受,如此幼儿在表演作品时,头脑中才能有意境,有联想,新旧表象的重新组合才能有再创造想象,也就是创造力。幼儿对作品理解了、感受了,就不会依样画葫芦作简单的复制,而是有了新意、有了表现力。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从感知作品入手,通过四个阶段完成,即感受作品�D�D学习动作�D�D学习队形变化�D�D即兴创造。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
1.引导幼儿理解作品。
教材中有的,只有曲调,没有歌词(如《采茶》等),只有笼统的标题,幼儿不理解动作代表的意思及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比较孤立、缺乏趣味性,幼儿不易记住动作顺序。幼儿学习时只会模仿地做出一个个动作,但思维、想象不活跃,面部表情僵硬,不知道所表达的内容。这样的作品在幼儿眼前不是直观可见的实物形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想办法,让幼儿通过视觉直观和听觉直观的共同感知活动,伴随着启发性、形象性的语言,为幼儿提供想象的内容,让幼儿感知、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形象。这样幼儿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作品,幼儿的感受力提高就会表现内容。
2.引导幼儿感受作品。
角色的扮演与情景下的提问是让幼儿感受作品的良好途径。在《森林的舞会》当中,我们先让小朋友先模仿出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语言并让大家评比出谁模仿得最像?某个小动物开心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动作与表情?通过调动起参与者的热情,深入地体验角色、体验情景再将之融入到动作中,最后表现出来的的不仅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很多时候更创新了的情节与动作,让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的方法。以新思想、新观念来对待幼儿
1.兴趣法教学。
兴趣是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的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教幼儿时,先把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内容,促使幼儿跳起来能创造性地表达各种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不断地提供刺激,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使幼儿的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并乐于主动参与活动。区域活动中,在班中设立“表演区”。其中放置不同的头饰、彩带,及幼儿自身喜欢的服,通过播放,让幼儿自由表演,自由创作,培养幼儿的活动能力和对的乐趣。
2.生活化教学。
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要根据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教育性、艺术性、趣味性的内容,教材本身要能引起幼儿审美的兴趣。
在选择教材时,尽量选择从歌词到,从题材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的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我国伟大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也曾指出:大凡康的幼儿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学习,他们本能地会唱唱歌,会表现的韵律。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随机性地去观察、引导孩子。这样来自于大自然、生活中的活动孩子才会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与情感,从而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需要。提高能力,丰富孩子的生活,会促成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
3.情感化教学。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中,首先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互谐互动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教育的目的。
(1)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教学观。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效果。在幼儿的教学中,要时常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幼儿好胜好强,正确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是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用激励的方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之处,并给予及时的帮助与表扬,表扬是激发孩子的兴趣最好方法。
(2)教师应有丰富的情感。
教师的感情对于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所以一个教师绝不能是一个冷漠的人,不仅要在和孩子们的活动中表现出对的热爱,还要把这种兴趣去感染给每个孩子.因此在每节课,我们总以一股激情和幼儿在一起欢歌笑语,用优美的动作把语言传递给幼儿。一起在的世界里陶醉,把课的气氛渲染得热闹、积极、活跃。
最后,学习也应该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游戏化、形象化的教学特点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也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思想。
【浅谈幼儿园舞蹈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