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如何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 要:今日之儿童,明日之栋梁,只有建立社会、家庭、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才能为幼儿创设和谐、积极的精神环境,才能促进孩子心理的康发展和全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家庭;家长;孩子;家园联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136-01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它担负着、发挥着其他教育机构无法替代的使命和作用。幼儿期是智力发展、全人格形成的最佳时期,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就成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怎样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家园同步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提高幼儿园的家长效率,便成为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核心。笔者在开展家长工作的方法上进行探索与尝试,也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召开全园家长会,交流、沟通共营良好教育环境

  集中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大纲》、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园内制度及《家长在园行为规范》,了解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强化家长其“不仅是养育者,也是教育者”的意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先天生成与后天教育的相互结合,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优化家庭环境,家长是老师的合作伙伴,是教师最好的信息源。近年入园幼儿大至分为三类:一是独生子的孩子;二是二胎;三是占大多数来自本镇及周边农村幼儿,以上情况,家庭条件和家长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尤其是来自农村,有的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自己没有条件带孩子,便把这个重任交给老人。可是爷爷、奶奶眼里的孩子是完美的、可爱的,他们对幼儿期孩子特点、发展的认识意识不强,管理粗糙,常常受感情的影响,对自己的孩子难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在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姑息迁就、娇惯溺爱。对幼儿园的一些制度要求闲麻烦、不理解,总认为幼儿园是个领娃的地方,还要这么多讲究,有些家长不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甚至和老师发生冲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保教秩序。家长即不能严厉管教,也不能溺爱过头,要学会观察接纳孩子随时表现出来的情绪,引导孩子交流、相互倾听,创造条件让孩子表达他的内心世界,要给孩子发展的空间,家长包办了孩子的一切生活,剥夺孩子亲身实践生活的权利。我们强烈呼吁,家长们!请松开你的双手让孩子自己学着走路。

  二、密切家园联系,参与、互动共创良好教育氛围

  加强家园联系,可以促进家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宣传板、家园联系栏等都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宣传板是全园内的大事情可通过宣传板面以通知、温馨提示的方式告知家长家。如在长假期间可提醒家长外出旅游注意幼儿身体康、安全等。家园沟通分为几大块,首先是保教内容,每月一次将保教活动内容向家长介绍,帮助家长明确本阶段教育重点,增强家庭教育目标的目的性,使家长对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全园大型活动内容;其次是以班级为主的保教知识宣传,可开辟如:“妙事多”“成长的足迹”等专栏。还“老师的话”“宝宝信箱”等栏目,老师把需要家长配合的要求写在上面,家长可以通过“信箱”向老师提出意见或建议等。

  三、家长开放日,合作、分享共建宽松教育环境

  定期举行开放日活动,请家长来园来班,观看或参加活动。如“六一”、“亲子游园活动”、“元旦”之际的联欢活动、举办亲子运动会,家长直观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与方法,直接看到幼儿在园表现。例如,有一位家长一直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力很强,对老师提出的一些基本要求不服气、不配合,当参加了活动后,他感慨的说:“我原来一直认为,我的孩子能力很强。今天,参加了幼儿园的活动,发现我孩子与别的孩子差距较大,胆子小,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弱、没有自信心。”在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中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学到一些教育方法同时也增强与教师的相互理解增进情感联系,因而有利于相互配合。家长开放日活动也为扩大幼儿的社会接触提供了良好机会和条件。

  四、采用多种途径,增进家园联系

  利用电话、网络进行家园联系方便、及时,很快就可以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园情况。特别是对于小班、中班以及新入园的幼儿家长来说,担心孩子会不会哭闹,能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特别当孩子身体不舒服而家长因为工作原因只能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时,家长很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身体情况。这时,电话、网络联系的方法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每一个班级开学时都详细记录每个幼儿的联系方式,本班老师的手机号码。相互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告诉幼儿在家园的情况,使家长、教师及时沟通感到很放心。用电话进行家园联系还大大增强了教育实效性,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无意识的娇惯使幼儿表现较任性、幼儿的性格特点普遍存在着他们的“两面性”,在家和在园的情感、行为截然不同。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对于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而回到家庭中,由于父母教育行为存在着某种偏差或经验不足,特别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幼儿在许多行为习惯或性格形成上产生问题,不会与家人交流、倾听、表现自私、产生严重挑食、偏食等现象,家长对这种问题束手无策,作为老师,除了在幼儿园利用多种手段加强对其教育,当幼儿回到家中后,还可以利用电话跟家长聊一聊,及时沟通教育策略,对孩子进行督促纠正,使我们的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孩子的康成长时时牵动着家长的心,家长想要了解孩子每天的点滴的愿望十分强烈,孩子在园有什么进步、有什么阶段性发展,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等,根据家长的心理使用幼儿手册就成了最好的交流工具,对于幼儿的评价教师的定义要求准确、到位。通过联系册我们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生活、身体、学习情况。家长也能及时反馈幼儿在家的一些表现。

  作为教师我们不但有责任让各项工作更细、更实、更准确,还要勇于开拓创新、树立求真务实的敬业奉献精神努力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密切家园联系,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让每位幼儿在爱的氛围里康快乐地成长。

【如何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如何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