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胡慧: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一种人际互动关系,教师与幼儿二者实现双向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连续、动态的交互过程。幼儿园的师幼互动贯穿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师幼互动也是教师内在的儿童观、教育观与外显的教育手段、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那么,目前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如何?互动过程中教师能否面向全体?是否能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是否能倾听幼儿的心声?是否能敏锐地识别幼儿的需求,并给予适宜的支持?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学前教育监测评价项目研究组初步研制了一套幼儿园发展、教师发展、幼儿发展监测评价工具。我们运用监测工具中的《幼儿园师幼互动观察记录单》对抽样的15所幼儿园进行了师幼互动的监测评价,这个记录单分为“教师发起的互动”和“幼儿发起的互动”两种。我们采取了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的方法,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随机选取30分钟的时间段,观察师幼互动情况,记录下30分钟内发生的所有师幼互动事件。那么,怎样算一个互动事件呢?只要教师向幼儿或者幼儿向教师发起了交往,无论对方是否给予反应或应答,均记录为一个互动事件。项目组观测人员根据互动事件的发起人,来填写相应的观察记录单。有量化的记录,如互动次数、互动时长等;有描述性记录,用文字客观、真实地记下互动的过程;也有用拍摄视频、照片的方式记录互动场景。10天的现场观察,共记录了3254个师幼互动事件。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师幼互动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其中6个典型的师幼互动事件为例,谈一谈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希望引起广大教师们的重视。




一、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幼儿园里,由于幼儿年纪小,其心理以及生理方面还不成熟,需要教师安排、组织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因此,教师很容易把自己当作师幼互动中的主导者、决定者和指挥者,导致幼儿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需求、意愿等,多是被动地听从、服从教师的指令和要求,主体地位受到很大影响,例如案例1“画蜗牛事件”(见表1和表2)。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这个师幼互动案例中,一开始幼儿并没有向教师发起互动,求助教师,而是教师发现了幼儿正在创作的作品,询问幼儿画的是不是自己猜想的“水母”,幼儿的答案却是“蜗牛”。于是,在接下来的互动中,教师就发挥了“主导者”的作用,开始“教授”,幼儿的独立思考与创作被打断,只能接受教师的“蜗牛”,并“服从”教师的“指导”,一起虚空画螺旋线。当幼儿再次拿起笔画蜗牛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如何下手了,他也顾虑自己画的蜗牛“不对”,只能求助教师。教师又一次发挥了“主导者”的作用,帮助幼儿完成了一个“形象”的蜗牛。案例中,师幼互动共18次,幼儿互动次数为8次,且都处于被动状态。我们在监测评价的过程中,类似这样的现象比较多,当幼儿有着自己的思考时,有些教师总是“及时”地把幼儿“拉回”到她所希望的、预先设定的答案上来,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追随着自己的行为与教师的指令、期望一致,遏制了自己创造力的发挥。


生态哲学家阿伦奈斯指出,人类的生活质量部分地依赖于从与其他生命形式密切合作中所获得的深层次的愉悦和满足,那种忽视我们相互依赖并建立主仆关系的企图促使人的自身走向异化。因此,教师要把幼儿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摆正自己位置,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有质量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忽视幼儿的心理感受



目前,中国幼儿园的班额普遍偏大,班级幼儿人数多。这也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秉承着时时事事“不出事”的信条,部分教师对幼儿的要求也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管理被简单化为“按老师的规则来”“无条件遵守”。长此以往,教师们的“儿童本位”意识淡薄了,言语、行为间忽视幼儿的内心想法和感受,也有可能导致伤幼儿自尊心于无形之中,例如,案例2:滚球事件(见表3),案例3:“榴梿”事件(见表4)。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两则案例,体现出的共性问题是教师站在权利的“制高点”,用一种成人的优越感俯视幼儿,根据自己内在的经验解读幼儿的行为,没有考虑幼儿的想法,不注重幼儿的心理感受。


案例2中的小男孩是一个刚入园不久3岁左右的孩子,对“幼儿园”、对“老师”还不那么熟悉,离开家人的不安甚至还未散去,对于教师的“指令”或许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有“指令”。教师如果能从一个3岁幼儿的视角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能力水平,在互动中多一些尊重与理解、关爱与倾听,在小班幼儿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游戏规则的时候,让幼儿自由地滚球,何尝不可呢?案例3中的幼儿,被教师在意识中锁定为“能力弱”,他的作品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就算要防止橡皮泥的交叉感染,其实可以让幼儿带回家或者放在作品展示区,尊重幼儿的作品,也是对幼儿人格的尊重。




三、忽视幼儿独特的自我表达



每个生命个体有着不同于其他生命个体的特征和属性,这就是生命的独特性。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成人的想法和感情代替他们,那简直是愚蠢的事情。3~6岁的幼儿思维活跃,逐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教师是否尊重幼儿独特的看法与“自我表达”呢?例如,案例4:喝粥事件(见表5),案例5:观察牙齿事件(见表6)。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两则案例中幼儿的行为表现超出了教师的“预设”,便立刻被制止。幼儿行为的背后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丰富的想象、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个体需要的表达、积极大胆的尝试……教师过于重视心目中的“标答”,忽视幼儿个体独特的“表达”。


基于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笔者提出三点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


第一,用心观察,慎言慎行。我们在师幼互动监测评价过程中,发现教师发起的互动远远超过幼儿发起的互动,幼儿更喜欢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活动。因此,教师在幼儿没有主动发起互动时,应做个默默的“守护者”,安静地陪在幼儿身边,不轻易“发表言论”,不轻易干涉,管住自己的“嘴”和“手”,用心观察。正如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凡是幼儿能想的,让他们自己想;凡是幼儿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


第二,放下姿态,平等“对话”。有质量的师幼互动建立在平等的师幼关系之上。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与幼儿的互动中,想象自己也是孩子的“伙伴”,“平视”幼儿,言语中少一些“指令”,多一些“商量”;少一些“我觉得”,多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第三,敏锐洞察,双向解读。幼儿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判断识别幼儿言行背后的“含义”,不要单单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据自己内心经验解读幼儿行为,而应以幼儿角度为主,进行双向解读,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


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保护好每一个孩子的“玻璃心”,让他们感受到被爱、被关怀、被尊重,从而感受到生命的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

本文来源于《新班主任》(当代学前教育)2023年第20期(7月出版)。 


点击下方图片征订《新班主任》(当代学前教育)杂志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  ◆  ◆  ◆  ◆  


拓展阅读:

虞永平:什么学习内容对幼儿有价值?

胡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与探索

叶平枝:从师幼互动看教师的“为”与“不为”

刘晶波:幼儿为什么喜欢告状

刘焱:融合课程与游戏的实践

吴荔红:如何撰写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沈颖洁:幼儿园语言教学如何支持儿童深度学习

孙蔷蔷:幼儿园该如何自我评估园所保教质量

秦元东:活动区与材料区——游戏空间规划的来龙去脉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理论思考】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三个“忽视”应引起重视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