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师与孩子互动和沟通技巧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育师育儿知识

师幼互动技巧(一)

从幼儿早晨入园到傍晚离园,从活动设计到活动组织、秩序维持,从集体教学到个别指导、纠纷调节,从幼儿的一日三餐到安排幼儿午睡起床后的穿戴整理,从巡视幼儿的游戏到与幼儿的情感交流等,凡是与幼儿有关的,教师都必须关注,都需要用语言向幼儿发出指令、传达信息。

幼儿则根据教师的语言做出相应的回应。这样的师幼互动无处不在,教师的语言在互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决定互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当中,应注意语言运用的“三少”和“四多”。

三少

1.少用指令性语言教师组织幼儿活动时,要向幼儿表达明确的规则意识,强调幼儿的行为和活动要符合规则,并发起大量的以约束纪律和维护规则的互动内容。教师向幼儿发出指令,告诉其“该怎样”、“不该怎样”,语言上经常提出“不能”、“不要”的话语。

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左右和支配。教师往往把握不好这种指令性语言的“度”,使指令性语言变成了“监控”幼儿的行为,使得幼儿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指示,师幼互动关系就会受到影响。

2.少用批评性语言为了维持良好的常规秩序,教师常常关注的是对幼儿某种不当行为的纠正与制止,并经常会说出批评或责怪幼儿的话语,有时会由于不同原因指责孩子。这种责备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而且也损害教师的自身形象。幼儿因为受到教师的责备而导致情绪消极,一些幼儿甚至会做出逃避或抵触行为,同教师唱反调,从而影响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如果教师能够细心观察幼儿的非语言反应,如眼神、面部表情或神态,能够用幼儿理解的道理和事例去教育他们,批评有建设性、客观的、适度的,幼儿是能够接受的。

3.少用控制性语言在日常生活环节中,幼儿随时会把他们的新发现告诉教师,如果教师只用“是吗”、“知道了”、“哦”等语言作出冷淡的回答,幼儿的发现活动就会因教师“语言的控制”而淡化。相反,如果教师作出积极的回应:“真的?你是怎样发现的?”“哦,你还看到了什么?”这些吸引幼儿的语言,就会激起幼儿对所发现的新现象做出更加主动、深入的观察与探究。

在语言活动中,最常见的是,教师尤其喜欢使用封闭性语言,如:“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以此来控制整个活动不偏离“预设”。这些控制性语言无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相反控制了幼儿的思想和学习过程,使幼儿形成一种依赖教师暗示的不良的思维习惯。长此下去,幼儿原来活泼的发散思维就会被教师的语言所禁锢,师幼之间就很难有积极的互动。

四多

1.多用提问性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性语言发生频率很高。它需要幼儿认真倾听,仔细理解教师语言的含义,并作出相应的回答。提问性语言能有效地促进师幼互动。

一般来说,教师主要使用四种类型的提问性语言:是否式、选择式、引导式和预设式。是否式、选择式提问语言比较封闭,答案控制在“好不好”、“对不对”。引导式和预设式提问语言则比较开放,能给幼儿思考的余地。如“为什么会下雨呢”、“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球为什么会滚动呢” 等等。

后两种提问紧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幼儿需要认真倾听老师的问题,才能做出思考性的回答。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启发幼儿思考,使幼儿能作出不同创意的回答。这样的提问性语言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师幼互动。

2.多用鼓励性语言新《规程》指出,幼儿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鼓励是教师帮助幼儿不断上进,健康成长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教师应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在言语信息中传递对幼儿的鼓励,如“你真能干”、“你做得真好”、“加油”等,肯定幼儿的成绩,对幼儿予以激励。这样能激起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的欲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给幼儿以鼓舞,使幼儿产生想说、敢说、爱说的愿望。

3.多用启发性语言在组织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有“价值”(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如在进行活动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些材料、玩具、图片等,向幼儿发出启发性语言,如“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幼儿则根据教师的问题去寻找心中的答案。

然后,根据幼儿反馈结果,教师继续发出启发性问题,如“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这样,幼儿的好奇心就会产生,他们就会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这样的师幼互动就会有效地发展。

4.多用平等性语言平等的语言如“我能够帮助你吗”、“我们一起分享吧”,能够营造宽松和谐气氛,对幼儿学习产生一种支持力量。教师不能总站着居高临下地跟幼儿讲话,一定要蹲下来,与幼儿平视,放下架子,平等地与幼儿相处,平等地讨论问题,把幼儿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这样幼儿会更信任教师,师幼互动关系更加亲密。

师幼沟通技巧(二)

师幼沟通一直是我们幼教一线工作者面临的具体而又复杂的问题。师幼沟通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个性品质的发展,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教育目标能否达到。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幼沟通呢?

  一、平等与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基础。  任何方式的沟通都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如果离开了平等与尊重那么沟通就无从谈起,也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成人之间如此,成人与幼儿之间亦是如此。因此,我们注重在幼儿园和班级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尊重的氛围,让我们大家都能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在获得他人尊重的同时更加尊重他人,在赢得他人理解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在爱的氛围中传播爱。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如:每次当幼儿之间发生问题时,教师都应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犯错误了教师也应向孩子们道歉;孩子帮教师做了一件事都会说声“谢谢”等。  

二、全方位建立相向互动的沟通系统。  

系统是指一组或一堆彼此有关或相互依存的事物以至行成一个复杂的统一体、一个按照某种方案或计划有次序排列的并由各个部分组成的统一体。要建立良好的沟通系统就需要在各个方面之间构成一种连续的、稳定的有序联系。建立全方位相向互动的师幼沟通体系包括:  (一)常规性的集体的师幼沟通  

班级常规的建立关系到孩子在集体中能否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而是班级管理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由于人类的一些通性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抗拒别人要求我们做的事情、否定权威、每个人各有不同需要、兴趣和能力等而让常规的建立成为难题。实践证明良好的沟通是解决常规难题的金钥匙。  

(二)特殊情况下的师幼沟通  

师幼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幼儿的个性、行为、心理品质、自我概念等的形成和发展。而师幼之间是否有和谐的沟通是直接决定师幼情感和关系性质的关键。作为教师必须知道幼儿的感觉,必须知道自己所传达的信息对幼儿的感情与自尊有很大的影响。和谐的沟通指教师通过和谐真诚的交谈、交往方式传达理性的信息,此种信息能切合幼儿对情景与自己的感觉,它仅仅针对特定的情景而不针对幼儿的人品,这样在和幼儿的沟通中能够防止标记的伤害和避免评断性赞美的负面作用。比如:当孩子主动把桌子擦得很干净时,如果我们用评断性的赞美:”你真乖!真是个好孩子!”很可能会对幼儿产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必须依附在别人给予的赞同上的影响,或者是让幼儿感到赞美的空洞和无意义,感到不受重视,更有可能让其他的孩子感觉到老师是对他有偏爱、引起反感,更无法达到激励大家的目的。而我们注意传达给幼儿理性的信息时会着重表达对该行为的赞许:”你把桌子擦得很干净,我很高兴你做事情这么认真!”这样真诚肯定幼儿的努力并表示欣赏而不对幼儿的人格特质作价值判断,让幼儿自己去做评断,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赞美,真正起到支持、激励与鼓舞的作用。又如:当有孩子在准备午睡的时间里大声的喧哗违反纪律,教师如果说:”你太过分了,总是影响别人。”这样很容易使幼儿对自己的知觉产生冲突,逐步毁掉良好的自我概念,或是产生和教师对立的情绪。而教师如果避开公众单独地对他说:”我很喜欢你,但你在午睡的时候吵闹我很生气,午睡的时候大家都需要安静。”这样教师只指出事实,让幼儿自己判断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他们的自我形象,同时适当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不是给幼儿带上”标记”,让幼儿感觉到教师是真心的想帮助自己的。  (三)多渠道的情感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把爱看作是理解教育的奥秘,是打开幼儿心灵的钥匙。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爱和被理解,让他们有归属感。而每个孩子由于独有的特质他们所需要的情感沟通方式也是各有不同。做为教师必须以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去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情感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方式去和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的方法,如:  

1、多看一眼–眼睛的交流与沟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孩子那纯真的心灵更是毫无保留的反映在他们天真无邪的眼睛里。多看他一眼,这种和孩子随时随地进行的简单而真诚的目光交流会让教师更加及时地掌握孩子的一些情况,孩子也会感觉到老师关爱的目光,感觉自己受到重视。如果教师察觉到有异常,还可及早做进一步的沟通与辅导。如我们班范鑫就喜欢老师经常用关注的目光看着他,这样他整整一天的心理状态都会很好的。  

2、说悄悄话–带”神秘”色彩的沟通。鼓励幼儿将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讲给老师听,教师也可将自己的一些喜悦或苦恼讲给小朋友听。在沟通中,注意给幼儿表达、倾诉的机会,教师认真的倾听并做出适当的积极的反应,包括表示内心的接纳和给予适当的建议、帮助。幼儿一些微小的进步、任何的鼓励及行为习惯的矫正均可在亲近而又神秘的气氛下进行,掌握儿童的好奇心以及渴望被教师关爱的心理来和幼儿沟通会有令人出乎意料的效果。我们班的顾雨惠就是这样一个小朋友,上学期为她吃饭问题,我们费了不少口舌。后来每次吃饭时我们总是先把饭给她打好,然后再把她饭里的各种肉块当着她的面给她去掉几块,并悄悄说:“老师已经给惠惠去掉了几块肉,剩下的两块惠惠一定能吃掉。”这样,在我们的鼓励下她吃饭终于有了很大的进步。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朋友式的沟通,增进幼儿对教师的信任,亦能促进幼儿人际交往和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  

3、每天一句话–逐步深入的沟通。《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合的方式应答,形成使用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要针对有的胆小、内向、语言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这个方法是帮助他们勇敢迈步的台阶。有意识的鼓励和要求孩子每天至少和老师说一句话,从最为简单的开始,逐步开启紧闭的心门,逐步深入建立相互的交流与沟通。  

4、”我们一起玩”–在游戏玩耍中沟通。在游戏和玩耍中,幼儿是最放松、最自然的。因此以同理心与幼儿相处,用童心理解世界,走进他们的生活,与他们打成一片、玩在一起,是很好的沟通方法。”老师跟你们一起玩,好吗?”一下子,师幼的距离就拉得很近很近,沟通也就顺畅多了。以前我曾带过一名幼儿叫谢守源,他非常内向,从没有主动和我亲近过。一天户外活动,他一个人在踢足球,我说:“老师和你一起玩踢球好吗?”他点点头,整个游戏过程他玩得很开心。从那以后,他也主动找我解决各种问题了。  

5、手势、动作、暗语–无声的沟通。师幼沟通、互动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点点头、摸摸头、拍拍肩、竖起大拇指、握握手等动作以及一些师幼之间集体或私下约好、自创的手式、暗语都可以相互传达特定的信息,都是最为方便而且最为有效的沟通方式,让师幼之间形成默契的情感沟通。每次当我向某一位幼儿竖起大拇指时,他都显得很高兴,当我指指某位小朋友并摇摇手,他就知道马上坐好。  

总之,师幼沟通应该贯穿在每一个教育环节、每一个教学活动以及幼儿在园的每个生活活动中,它要求我们教师有一颗爱心、充分的尊重幼儿、关心幼儿,沟通的契机不断的闪现在我们教师和幼儿之间,要求我们以良好的沟通意识、摸索实效、艺术的沟通技巧去把握。

来源于网络,分享供参考学习,侵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在幼教的时光里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师与孩子互动和沟通技巧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