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韵律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组织韵律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活动中秩序总会显得有些混乱,还有些孩子对韵律活动表现得有些冷淡。为了改变现状,我翻阅了一些有关书籍,对韵律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总结了一些方法,希望之后的韵律活动时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韵律活动 组织
韵律活动是伴随进行并与相协调的身体动作表现活动。可见,韵律活动的根本内涵就是用身体动作表现,但要求动作要与相协调,即随乐能力。那么在组织韵律活动时,我们应该着重解决这两个问题,目标的设置,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选择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两个要点进行,共同为达到这两个目标而服务。
韵律活动的能力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运动能力、运动随乐能力、独立性、合作性、创造性等五个方面。理想的教育能够全面的促进这些能力的发展,而这些能力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需要教师或者其他成人给他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小班幼儿的动作特点决定了韵律活动动作应该以“一般生活动作”为主,如洗脸、刷牙、梳头等动作。同时逐步增加“律动模仿动作”,如吹号、打鼓、开汽车、开飞机、小鱼游等动作。中班幼儿应该提高律动模仿动作的比例,同时加入一些难度稍高的基本动作,如一些精细的腕部、指部动作,如摘果子的动作,要求腰部、胸部、头部和眼睛都能协调的配合臂和手的动作。大班幼儿则主要以动作为主。
韵律活动动作的学习应该遵守以下三条规则:
一、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
二、从非移位动作到移位动作。非移位动作是那些在不移动身体位置情况下作出的动作,移位动作是指在移动身体位置的过程中作出的动作。非位移动作对身体平衡、重心保持的要求很低,首先是上肢动作,其次是躯干和下肢动作。
三、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单纯动作是指只有身体的某一部分参与而作出的动作。复合动作是指由身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联合作出的动作。儿童的年龄越大,动作发展越快,复合动作时能够联合动作的部位越多。因此在组织韵律活动时应该从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最近发展区。
韵律活动中的随乐能力是指在进行韵律活动的过程中使动作与协调一致的能力。韵律活动中的合作协调是指运用动作与人配合、沟通、共享空间等。再次,韵律活动中还要求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表现能力,创造性表现是指在进行韵律活动过程中运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看法、想法的活动。
韵律活动大都是在运动中完成的,所以在活动中难免出现混乱局面,而每当出现混乱局面,教师必须维持秩序,这使专心投入的孩子被打断,活动受到了干扰,很难将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因此在组织韵律活动时要注意活动常规的培养:如听信号起立和坐下;听信号开始和结束活动;学会寻找比较空的地方活动等。
为了让孩子更有兴趣的参与韵律活动并达到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让韵律活动更具吸引力。
一、选择合适的材料。韵律活动的材料应该节奏清晰,结构工整,速度适中,最好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贴近孩子生活的,让孩子能够有经验可循,不至于无所适从。
二、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韵律活动的导入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观察导入,即在观察具体事物的想象或运动状态后用自己的动作进行表现,如小鱼游。回忆导入,如回忆堆雪人动作后玩堆雪人的游戏。基本动作复习导入,即从某个熟悉的动作复习开始学习新动作。此外还有动作创编导入、游戏导入等等。在选择导入方法时我们要考虑材料的特点和幼儿的经验准备,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
三、选择合适的辅助性材料,好的辅助材料不仅能唤起孩子的参与热情,而且能起到调控幼儿的学习情绪、调节课堂教学节奏、拓展幼儿想象空间,因此在活动我们应该中分发挥辅助性材料的作用。
四、活动游戏化。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将韵律活动游戏化能够让孩子们感兴趣,更加投入,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支持孩子们的创造性表演,尽情表现自己。《纲要》提出艺术领域的目标之一是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指南》中也提到要提供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为此,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的创造性表现,提供给孩子自由表达与创造的空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选择合适的教师语言。教师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两种,在活动中,教师有声语言应精炼,幽默,注重讲解示范与反馈。教师体态语言应该起到示范或者榜样的作用,同时起到发起或者维持、结束幼儿行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卓娅主编.学前儿童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2]巫蓉.游戏的创编及指导[J].幼儿教育,2007(3)
[3]谈亦文.发挥材料在教学中的调控作用[J].幼儿教育,2006(4)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组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