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如何创设幼儿园活动区环境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面对《指南》的这一精神,如何让它在实践层面上得以组织和实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1.拓展活动空间:空间品质的呈现不仅是幼儿活动的基本条件,也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1)缩减教学区:我们以往的区域活动很简单,将桌子拉开,分成几大块,然后老师将各区的材料投放进去,孩子们都在一个空间平面活动,而且较多的活动都是局限于互不相干的活动内容;现在,我们将教学区缩减成离老师较近的相对集中的范围,也就是每天一节集体教学活动的空间。然后利用教室四周再开辟一些活动区,所以现在各班的活动区就相对固定。

  (2)利用地面、墙面、桌面的兼容,让孩子们进行立体化的活动:老师们还把活动内容搬到了墙面、柜面;如中三班的老师利用推拉门,用即时贴做标尺,标记每个孩子在不同时期的高度,孩子们比较和感受自己在长高;悬挂在长廊上空的“看一看、猜一猜”,一面是动物的一个特征如“谁的嘴巴”,另一面则是动物的整体形象如“鲨鱼的嘴巴”,孩子们从平面单一的学习逐渐变为立体化的活动。

  2.建立公共区域:公共区域是公共的,环境、材料、伙伴大家共享。在“车友俱乐部”游戏中,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户外环形塑胶场地,在场地上按交通规范要求用油漆画出了由斑马线、车辆行驶线路、停车场等组成的小型模拟公路图,并在十字路口设置了红绿灯、交警亭。小班的孩子们开着各式各样的小汽车:有家中带来的小电动车,有用废旧纸箱自制的小汽车等,来回穿梭于模拟公路中,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司机。再看交警亭旁,由中大班孩子扮演的小交警手拿小旗,站在马路中央认真地指挥着来往的行人和车辆。“红灯停、绿灯行”,孩子们在有趣的游戏场景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交通标志及规则的了解。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大带小”原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小班与中大班孩子共同合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游戏成效。

  3.家庭社区资源的利用:当今的家长不仅有着较高的学历,而且十分重视早期教育,他们在工作之余也都很乐于为班级贡献力所能及的支持。如大三班原本是棋的特色,我们结合园博会的开展,邀请家长参与制作了很多的园博棋。这类由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环境对孩子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拓展活动材料的多功能性:作为活动区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材料的提供对幼儿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我们倡议老师给幼儿提供有“玩”味的材料,也就是赋予活动材料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玩中学”。

  (1)材料的自然性:老师收集了好多来自生活中原本可能丢弃的材料,那些看似毫无价值的材料投入到活动区后,在游戏的特定环境中,通常会变成“新玩具”让孩子爱不释手。如:牙膏盒、月饼盒成了大一班孩子建筑的游戏素材,孩子们用纸筒和蛋糕盒玩花样垒高。石子、浴球、木块等变成了触摸墙,孩子们在这里感受材料的多种质感和多样性;娃娃厨房的主题全是用废旧纸箱做的,萌发了孩子的环保意识。总之,我们的老师在活动中大量地使用废旧材料,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通过这些材料得以更好地体现;同时也实现我园“低成本,高质量”的游戏追求。

  (2)材料的情感性:我们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充满着情感色彩的,因此,在为孩子创设的活动环境中,尽可能多地融入他们经历过的生活素材,尽可能地将材料设置在背景中,使物化的环境蕴含情感内涵:比如:中一班的为同伴梳妆打扮、小三班的为娃娃洗澡、小二班的为生活区制作围栏、中二班的为家人选购中午要吃的蔬菜等等。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场景的再现,孩子们从中获得对环境的理解,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观察、认知等能力。

  (3)材料的层次性: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考虑材料内容的深浅既要符合幼儿的原有经验和水平,又要能促进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比如:小四班的“拧瓶盖”游戏。第一阶段是拧瓶盖,发展小肌肉动作,玩的时间长了,孩子就没有新奇感了,孩子们也就会慢慢失去兴趣;第二阶段,老师就提出要求,让他们挑战按颜色配对;第三阶段,难度更大了,按规律图操作。当然,在什么时候引导孩子进行哪一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必须要建立在老师能够准确分析判断幼儿活动需求的基础上。

  二、创设情趣生动的环境

  情趣生动的环境是依据个体的不同个性以及自然条件设置不同的活动区环境,追求和体现自然与个性的情怀。这里重点谈谈班级的自然角创设。

  1.让自然角的植物具有可观察性:小班的老师带领孩子用三种方式种植大蒜,一种是蒜宝宝根朝上;一种是蒜宝宝根朝下;一种是蒜宝宝根平躺在泥土上长,孩子们在比较中观察认知大蒜不同的生长过程。

  2.让自然角的内容具有动态性:养蚕是老师每年传统的项目了,老师从带孩子们挑选适合蚕宝宝吃的桑叶,到每天给蚕宝宝喂食,观察蚕宝宝的生长,再到最后为蚕宝宝扎上山的笼子,看它结茧,一系列的过程,让孩子在与蚕宝宝零距离的接触当中,很直观地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很受老师欢迎,也很受小朋友欢迎。

  3.让幼儿与自然角的互动性更强:老师们把孩子嫌小的鞋子用来种植,把种植的花盆装饰成动物的形象,变化植物生长的方向如种子竖着长,孩子做观察记录等等,这些都吸引了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幼儿的观察和照料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在照料自然角动植物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对生活的乐趣,亲近自然的情感,还对幼儿参与管理的坚持性和责任感也是一种初步养成。

  三、创设儿童自主的环境

  1.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如:大一班开展“美丽的秋天”主题活动时,吴欣怡的爸爸还特地带她去城北公园玩,并把看到的秋天的植物、秋天人们的活动、带有明显的秋天特征的景物拍下来刻成光盘带到幼儿园,孩子们在电脑里边欣赏、边讨论、边学习。事实表明:只有发挥出环境与幼儿的互动作用,才能真正体现环境的教育功能。

  2.幼儿自主制定规则: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适宜的规则提示,是对孩子适度的期待,是孩子学习自律的起始,更是孩子互动的保障。如活动区完成后,我们可安排幼儿自己讨论进入该区的规则,并让孩子们用图画的形式自己表现出来,贴在活动区内。由于活动规则是幼儿亲自参与制订的,因而,幼儿都能较好接受并能在游戏中自觉地遵守。

  3.幼儿自由选择玩法:我们应把权力下放给幼儿,让他们自主地决定游戏的材料、方式、内容及玩伴,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进行游戏,解放了幼儿的手脚和头脑,让幼儿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四、创设学习发展的环境

  1.创设主题背景下的活动区:大班“中国娃”主题进行时,老师们根据主题开展的进程,将户外活动分成“登长城”“小小邮递员”“小球冲向大世界”三个区域,幼儿根据这些小主题区域,自由选择主题区域内容与器械材料进行互动、学习挑战和锻炼。主题背景下的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运动环境,不仅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锻炼了身体机能,而且还能积累相关经验。

  2.创设学习性的活动区:学习性的活动区,是以学习为主的,可以是单一内容的学习,如:数学区、语言区等,也可以是综合内容的学习,如生活区、棋类区。不管是什么内容的选择,首先,必须要服从于目标。有的时候,一个区角也可以达到几个不同的教育目标。如:“九宫格”的拼图活动,既是数学加减概念的学习,也是同伴合作能力的培养。其次,材料要有层次性。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教师如果依据《指南》,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区环境,使幼儿自主地参与各类活动区活动,幼儿的发展定将是均衡而个性化的。

  (江苏省扬中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

【如何创设幼儿园活动区环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如何创设幼儿园活动区环境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