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公开发布《成都市学前教育发展报告(2016)》。“报告”共分两个部分:一是2016年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概况,二是对在园5岁儿童科学领域发展水平的监测分析。
发展报告重点强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据《成都市学前教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成都市2016年共有各类幼儿园2228所,较2015年增加225所;各类幼儿园在园3-5岁幼儿47.3万人,较2015年增加60828人,3-5岁幼儿入园率达98.89%。
根据对在园5岁儿童科学领域方面的发展水平,幼儿园在促进儿童科学领域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家长支持儿童科学领域发展情况的监测发现:
数学认知方面:儿童在数量比较、数数、加减及排序四个方面达到标准的比例相对较高,在拼图、分类、测量方面达到标准的比例相对较低;
科学探究方面:大多数儿童具有良好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记录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学习品质方面:儿童在兴趣、专注和目标意识三个方面均达到良好水平,在探索性、坚持性和独立性上相对落后。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环境创设方面:大部分班级能够为儿童提供自然材料、数学材料,但是科学区的创设有待加强。
家庭科学领域教育环境方面: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的期望有超前趋向,家长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式和内容需要引导。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建议家长应正确认识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的标准和要求,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特别是在数学认知上不能急于求成。要理解儿童科学领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配合幼儿园营造良好的家庭科学教育环境。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成都日报,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