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儿童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创造着自身的文化。幼儿园课程应改变以传承社会主流文化或成人文化为主要目的的工具价值取向,儿童自身的文化品性出发,在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激发、培育和提升儿童文化,促进儿童的自我建构和主动发展。
[关键词]儿童;儿童文化;幼儿园课程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达成了许多共识,比如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等,都已经不再是理论上的教条.而成为了课程实践。然而,当我们翻开一本本的教材,观摩一场场教学活动时,看到的仍然是成人的文化,或者说成人认为的儿童文化,课程与儿童自己的文化依旧相差甚远。
一、儿童是文化的产物,具有文化的属性
文化是人生长的天然食粮和必要元素,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文化的哺育和滋养,离开了文化,人就缺失了灵魂和本质。儿童需要经过文化的洗礼,在各种文化的境遇中模塑、发展,才能走上社会化,人化的道路,才能成为具有文化品性的社会人,才能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儿童从一出生起就受着一定文化的熏陶和塑造,即使他不知道什么是文化。美国文化学家怀特曾指出:“每个儿童都降生于先于他而存在的文化环境中,当他�D来到世界.文化就统治了他,随着他的成长,文化赋予他语言、习俗、信仰、工具等等。总之,是文化向他提供作为人类一员的行为方式和内容。”[1]由于文化的熏染,儿童习得了知识信仰、法律习俗、道德准则、行为观念、语言符号等;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儿童在行为、态度、思维、兴趣、信仰等方面都打着他所属文化的风格和烙印。儿童个体首先自觉不自觉地吸取他生活在其中的文化,自觉不自觉地受着先在的文化图式的规定和影响,为此,我们说儿童的生命基因中具有文化的因子,文化是儿童生长的背景和摇篮,儿童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塑造着儿童。
儿童是文化的产物这一命题同时还说明了儿童本身是具有文化品性的个体。每个儿童从出生之日起,甚至在他出生之前就是具有较多文化性的生命,经过文化的模塑和熏染,儿童便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文化品性的生命体,人类文化和儿童本质也由此得以展开和延伸,于是,儿童不再仅仅是承袭人类文化,同时也创造和展示着自身特有的文化品性。
二、儿童是儿童文化的创造者,具有儿童文化的品性
儿童不但为文化所塑造,同时也是自身文化的塑造者。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哲学、思维方式、精神家园、表达方式和存在方式。总之,儿童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和儿童本质联系在一起的。儿童文化是儿童特有的生命、生活方式,是他们生命中文化基因的生长和外化,它有着不同于成人文化的独特品性:
(一)整体的感知和表达方式
儿童是以整体的方式认识世界、感知事物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儿童手里画着、身体动着、嘴里念着,他们正是在身体和精神的一体化中表达自我、认识事物的。对儿童来说,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是他们最自然和最擅长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在整体的、一体化的感知中儿童将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通过动作、情感、言语和声音的融合表达出来。整体的感知和表达方式是儿童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二)诗意的超现实的灵性
和成人文化相比,儿童文化多了一些诗意和幻想,多了几份灵韵和生机。在儿童的眼里一切都充满着童话色彩,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风儿会歌唱、竹竿会奔跑、墙壁会对话……儿童文化不像成人文化那样充满着理性的逻辑,在他们眼里,一张纸可以是轮船承载着梦想,也可以是公主舞动着美丽;一片树叶可以是传达感情的动物,也可以是吹着口哨的士兵……他们生活在幻想的、超现实的童话里,同时又和触手可及的现实相联系,在想像和现实之间出神入化地、自如地转换着,他一会儿是大灰狼,一会儿是小矮人,一会儿又是他自己。儿童的言语、思维、行动、情感都透着诗意和灵性,刘晓东在他的专著《儿童精神哲学》中饱含深情地写到:“儿童不只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还诗意地鱼游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梦想,儿童的艺术,儿童的思想,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史诗,都是描绘生命的历史、描绘精神历史的诗篇。“[2]总之,儿童文化从一开始就令人羡慕地拥有着诗性逻辑,儿童的天空到处挂着诗意的彩虹。”
(三)奔放纯真的品格
天真、率直是儿童特有的文化品质。在儿童眼里没有僵死的条条框框、没有传统的陈规戒律、没有高低贵贱的划分、没有虚伪隐匿的掩饰,他们的文化体现着人性的光华。儿童不像成人那样生活在“处事哲学”的生存之道下,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可以不加思考地表达自己最内心的想法,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淋漓尽致的描述了儿童天真、直率的本性。在儿童的游戏中、生活中你随处可以看到儿童本真的文化品格,他们不会因出身等级而打破民主,不会因顾及颜面而掩盖真实。儿童拥有着自由奔放的酒神精神,拥有着独特的、本真的文化品格。
(四)自由浪漫的游戏精神
游戏是儿童主要的生活方式,儿童通过游戏探究事物意义,习得知识经验,获得社会化养料。儿童需要游戏,它是儿童生活和儿童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成人文化中的游戏不同,儿童的游戏不是工具,而是儿童本身,他生活着、工作着、游戏着。儿童游戏中充满着快乐和自由、充满着梦想和神奇、充满着想像和创造,每一个事物和工具的表征及意义都会因儿童探究、幻想的天性而得以延展、丰富和重构。儿童的游戏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游戏是他的生活,是他存在的一种文化形式。
(五)自主开放的建设性
儿童是未完成的、开放的生命体,正是由于儿童生命基因的未完成性才使得儿童有了文化模塑的需求和空间,同时也为儿童的文化生成和文化超越创造了契机和可能。儿童的发展一方面是文化上的获得,另一方面是文化生成。儿童在为文化所建设的同时也在建设着自身的文化,特别是在媒介更加开放的信息社会里,儿童文化随时处于汲取外来文化信息、自主创造的开放状态之中。儿童文化不是封闭的、既定的.而是不断发展、不断建构的,一方面儿童文化在儿童个性生长中不断充实和延展,另一方面发达的媒介资讯不断影响着儿童文化的生成和建构。今天的儿童甚至比长辈都信息灵通,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建设性,儿童文化也拥有了更大的生长和创造空间。这种开放的、自主创新的文化机制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儿童文化的繁荣。
三、从儿童的文化品性反思今天的幼儿园课程
儿童在儿童文化中发展着,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应是促成和实践这种发展的重要途径。课程是教育理想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课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儿童发展本身。幼儿园课程应立足于儿童文化的土壤,立足于儿童的文化品性,然而,今天的幼儿园课程存在着文化性的缺失。
(一)课程开发及课程内容缺乏儿童文化的品性
工具理性的锁定机制造成了幼儿园课程文化品性的缺失。新的课程改革在课程的开发和内容上注意到了儿童的声音,意识到了儿童在参与课程建构方面的必要性和发言权,然而,这仅仅是专家、教师在编制课程、挑选内容时注意到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表达,至于儿童在探索、疑问、发现、争执中所并发出来的灵感,所显露出来的知识点并没有提升成为很好的课程开发点和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尽管理论上课程开发的向度是以儿童为首要基点,但在实际的内容选择上依然是成人认为儿童应该掌握什么,由此决定课程应教什么。几大领域的课程依然是在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和法定文化,至于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在游戏生活中,发现了什么、争执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并没有得到关注。
(二)课程实施缺乏对儿童文化的认识和培育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导者,新的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在行为观念上的变化,儿童不再被看作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个体的经验和感受受到了关注,可以说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然而,教师对儿童文化的认识和培育依然停留在表面阶段,比如在课堂上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儿童在某一关注点上发生了激烈的讨论,教师也认可了儿童丰富的想像和扩散的思维,给予了他们表达想法的机会和权利,然而,随后教师又很快把课堂注意力转移到即将完成的教学任务上,儿童的愿望、想法、灵感所隐含的教育生长点并没有得到开发和提升,教师依旧关注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至于儿童展示了什么样的文化性格,自主建构了什么样的儿童文化,教师更是没有给予关注和思考。教师依然是把课程当作是儿童学习的文本,没有以儿童文化的形式唤起儿童的灵感和兴趣.也没有在儿童自身的文化活动中实现儿童的文化理解,进而促进儿童的文化建构。
(三)课程评价缺乏儿童文化的参照点
幼儿园课程评价一般关注的是课程任务、课程目标的完成程度和质量效果,虽然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课程评价的主体日益多元化,教师和儿童都有了课程评价的权利。然而,课程评价关注的依然是课程文本的实施情况,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是否立足于儿童文化的土壤,是否培育、挖掘了儿童文化,是否促进了儿童文化的自主建构,这一切都没有进入课程评价的范围之中。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原则均没有把儿童文化作为参照点,没有看到教师在认识、理解、发现、培育和提升儿童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更没有看到儿童自身的文化建构品性,幼儿园课程评价机制和原则同样存在着儿童文化性缺失的局限。
四、建构具有儿童文化品性的幼儿教育课程
幼儿园课程要以儿童文化为根基,在课程的开发向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的评价体系中认可儿童文化,看到并尊重儿童自身文化的存在,要认识到儿童不仅是文化改造的对象而且是自身文化建构和创新的主体。我们应立足于儿童文化的视角来建构具有儿童文化品性的幼儿园课程。
(一)提升理论观念�D�D承认并培育儿童文化
1.课程内容的开发要以儿童文化生长为依归。
课程的开发要真正关注和重视儿童及儿童文化。儿童对文化对象的理解不是复制和承袭,而是通过思考、砥砺、吸纳、对话,实现重构、创新和提升。儿童在游戏中、活动中、课堂上发生的争论、疑问和思考以及儿童在与教师、同伴、环境的交往互动中碰撞迸发出来的灵感和新奇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内容。课程的内容不应该是完全既定的,儿童及儿童文化本身就是不断生成和建构的,儿童在与教师文化、文本文化、环境文化等文化对象视界的相互作用中所激发的想法愿望、所流露的思想意识、所产生的行为方式等都是儿童课程开发的闪光点,课程内容应该以儿童的文化生长为依归。
2.教师要培育和提升儿童文化。
文化环境中的每一个因子包括教师、同伴等都是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他者,教师要有意识地促进不同文化因子发挥对儿童文化的滋养和促进作用。儿童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儿童文化生长的过程,即儿童自身文化与所要理解的文化对象不断冲突最终达到认同、实现文化均衡的过程。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关注儿童与同伴、儿童与文本的观点更迭和思想冲突,通过启发和引导促使儿童在自身文化和外部文化的矛盾冲突中达到 “自组织”,从而实现儿童自身文化的更新和改进。
教师要以儿童文化的方式组织实施课程,同时要注意把儿童的疑问、争论和想法加以引导和提升,使之成为课程新知识的生成点和促进儿童文化发展的生长点。教师不但要认可、理解儿童文化,而且要培育、提升儿童文化。儿童处在媒介愈加开放、资讯愈加发达的文化环境中,儿童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影响,教师要从儿童文化生长的角度选择有益的文化信息。由于每个儿童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体验经历,因此他们之间的对话、交流有助于儿童文化的创生和视界的拓展,教师要鼓励、支持儿童与同伴、与教师、与环境的对话和交流,同时要创设丰富多元的、有利于儿童文化发展的环境,通过各种方式丰富课程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滋养儿童的文化理解,培育和提升儿童文化,促进儿童的发展和进步。
(二)消解话语霸权�D�D建构儿童文化课程
幼儿园课程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话语霸权和精神失语现象,教师面对课程开发体制和课程管理体制是失语的,同时面对教育对象�D�D儿童又是霸权的。只有打破话语霸权才能开发具有文化底蕴的课程,幼儿园课程也才有可能是基于儿童文化的课程。为此,一方面要给教师课程开发和建构的权利,给他们生成、创新课程的机会和空间.在课程的实施、评价等方面采用开放灵活的机制,淡化评价的功能痕迹,关注教师对儿童文化的培育和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要解放思想,超越课程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工具价值取向,把儿童看成是文化建构的主体,给予儿童表达、提问、探索的空间,扶植、培育并提升儿童文化。教师作为文化体,承载着社会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教师自身文化等诸多信息,教师要想促进儿童在文化中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超越社会主流文化的控制,赋予儿童展示、建设、改进、创生自身文化的资格和权利。
总之,只有话语霸权的消除才能使课程文化的丰富底蕴成为现实,也才能建构出具有文化品性的幼儿园课程,使之真正走向儿童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1]怀特.文化科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2]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3]边霞.论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2000(6).
【幼儿园课程中的儿童文化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