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园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坚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引领,不断挖掘和优化社会教育资源,促进了幼儿园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新的跨越,提高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一、充分利用社区优质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促进家园合作,畅通家园交流的渠道,我园采取灵活多样的家园合作方式。首先充分利用幼儿自身优势资源,我园有大片的种植区,由于幼儿园工作人员少,疏于打理,资源利用率低。植树节前夕幼儿园邀请社区绿化队技师给幼儿讲解绿化常识,开展全园性的种植活动。孩子们认养爱心班级树,照顾班级种植区,翻地、施肥,和老师一起亲身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指导孩子们收集种子,播种、拔草、浇水,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劳动感知植物的生长,体验收获的快乐,让孩子们在种植园地里自主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事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关心身边的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关心周围的世界。
其次,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优质资源,带领孩子们走出幼儿园,秋季远足、参观一站式服务大厅、去超市购物、走进中药房认识中草药,去老年中心给老人送温暖。老师带领孩子到党员服务社,春天孩子动手为爷爷奶奶亲手制作水果沙拉,让爷爷奶奶品尝这种幸福的味道。金秋送爽,丹桂香菊花黄时,孩子们和爷爷奶奶们共同欢度重阳节。孩子们不但给年迈的爷爷奶奶们送去了一份关爱,一份快乐,还让老人们度过了一个开心的重阳节。
社区资源的利用,把孩子们从课堂拓展到更广的生活中,走进更加广阔的自然和社会情景中学习,带给他们更充分自由的想象空间。它不仅拓展了幼儿的生活学习空间,也加强了幼儿园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丰富了幼儿教育的内容。
二、科学合理地利用家长教育资源
1.成立家长资源库
为了加强家园合作,幼儿园建立家长中心,为家长提供交流、研讨的平台,家长们积极参与和支持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通过推荐、审核、筛选成立了幼儿园和班级两个层面的家长委员会,为家长资源整合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了家长资源库,每个班级幼儿家长的工作、职业、爱好等调查清楚,登记存档,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
2.成立家长社团
灵活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家长资源丰富多样,把家长教育资源利用好,是提高办园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
(1)家长助教团
开展家长助教和社区、学校专业人才助教、走进社区幼教课堂工作,建立助教聘任制度,缓解幼教缺员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个班级幼儿家长的工作、职业、爱好等调查清楚,登记存档,按照计划安排家长资源利用,成立家长助教团。幼儿园每学期初组织骨干教师对这些专业家长进行集体培训2次,针对活动组织、安全防范和户外运动等。在家长们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骨干教师和他们共同分析、讨论、修改、添加一些趣味性和游戏性强的活动,提升家长的助教能力。我园通过“爱牙日”“消防日”等重要节日结合家长职业特点,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医生、警察、老师、武警、消防员、厨师,家长们把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讲学质量在互动比较中整体得到提升。警察妈妈教幼儿学会自我保护,防幼儿丢失,大大提高了家长和幼儿的安全意识,从而使孩子们开阔眼界,获得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大大丰富了我园的园本课程资源。
(2)家长义工社团
充分发挥家长服务广大幼儿的社会奉献精神和乐善施教,乐于助人精神,加强对义工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切实服务幼儿园管理。“爸爸义工团”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幼儿园做好幼儿园户外大型玩具等设施设备的再次安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幼儿园排除安全隐患;协助幼儿园组织户外体育游戏,提醒并引导教育孩子们正确的玩玩具和玩游戏的方法;提醒教育孩子们爱护园中的花草树;提醒并带领孩子们收放整理好幼儿园大院的各类户外体育活动器材;协助幼儿园进行物品维修等等。“妈妈义工团”协助幼儿园开展大型活动的策划,进行安全演练、带领孩子们做陶艺、在教师的指导下巧手布置教室环境、制作小甜品饼干,“奶奶义工团”走进食堂包馄饨,摘菜,为孩子们缝制布艺玩教具。家长社团的开展缓解了食堂、后勤工作人员和教师的工作量,为幼儿园节约了成本。
家长工作开展不仅丰富了幼儿园教育内容,扩展了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在愉悦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陶冶了良好的情操,而且缓解了我园人员紧张状况,教师、家长有更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家园合作,使家长们逐渐感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支持,大大提高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刘琪敏.整合幼儿教育资源优化幼儿教育实践[J].读写算:学前教育,2010.
编辑 段丽君
【幼儿园资源优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