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读思并进 知行合一
01
推荐书目
02
推荐人 :五常市幼儿园 贾春宇
03 推荐理由
04【读书随笔】读书帮我解难题
自去年九月以来,我们都在“安吉游戏”园本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惑、问题,也逐渐在实践中不断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虽然我们一直将《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这本书作为指导实践的工具书,但书中仅有的那些经验与做法却难以帮助我们解决所有问题。毕竟我们所处的地域文化与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情况均有所不同。尤其是面对传统教学模式与“安吉游戏”教育模式的猛烈“撞击”时,我们总是感觉纠结万分和力不从心。例如,刚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在进行游戏回溯时,很难完成绘画表征。虽然我们勉强能够从孩子口中获得其涂鸦的“故事”,但往往其原本绘画的内容与其语言表述的内容完全不符,或者,很多时候孩子们并不知道应该怎样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表征。
在传统的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里,我们都知道,幼儿绘画活动的总目标是:喜欢画画,以绘画为工具表现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表达、丰富幼儿的情感;掌握一些适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绘画表现技法及绘画工具;绘画作品应体现幼儿个性化的审美理想,在培养其观察力的基础上,突出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幼儿终身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而小班(3-4岁)幼儿绘画的认知目标是:了解基本绘画工具与绘画效果之间的关系;知道不同色彩和造型可以表现各种物体。其技能目标是:尝试基本的绘画工具;能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进行绘画;能平涂色彩;可以对纸的上、中、下定位。其创造目标是:以线条、几何图形及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现喜欢的内容;能口述自己画的内容。
然而,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孩子来说,已经直接步入“安吉游戏”的他们,还未曾接触过“正式”的绘画“教育”,他们也仅仅是在户外游戏和区域活动中有过屈指可数的绘画经历。对于线条和几何图形,虽然他们有在自主游戏过程中运用的经验,但是对于绘画的经验还是微不足道的。同时,对于运用符号进行表征这件事,小班幼儿也几乎是毫无经验可谈。即便是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在活动区里投放大量的关于线条、色彩、几何图形的图例,也很难帮助所有幼儿学会运用符号表征。这让小班的教师们大伤脑筋。
上周,我在阅读《看得见儿童 找得到课程》这本书中的一则案例时,突然备受启发。案例的作者姜佳佳老师讲述了一个关于《草坪保卫记》的课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刚好也是小班的幼儿。在教师与幼儿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以先讨论问题,再讨论怎样记录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了怎样用图画表示生活中的事物。例如,小朋友说:“画一个正方形,再画一条一条的线表示地垫”等等。然后,老师根据孩子们的“指挥”先一步记录下大家的表达——集体记录,讨论结束后,小朋友们再自己进行记录,或者合作记录。姜佳佳老师也在案例中说,他们非常重视“记录”这个环节,他们常常会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孩子描述、老师绘画的方式,向幼儿展示如何用图画、符号来表示具体的物品和事件,并帮助幼儿梳理讨论的结果,形成较为完整的经验……在老师的鼓励与引导过程中,孩子们的经验也得以内化。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理解了符号可以象征、表达某种意义,可以用符号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等等。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小班学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如此“行动”,如此“教育”,如此“引导”?对于经验尚不丰富的小班年龄段幼儿,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回溯游戏故事环节进行一下调整。不单纯地追求“绘”,而是变其为“说”与“记”。让教师不仅仅成为游戏故事的倾听者,也成为游戏故事的“协助”记录者,帮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发生过的事情或思考,让游戏故事的回溯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都知道,表征能力是指幼儿运用语言、图像、动作、符号等来表达感受、经验、思想、情感的能力。那么,幼儿游戏故事的表征,除了用笔来绘画,是不是还可以运用其他的“手段”来进行记录?例如,小班学年在三四月份开展的“云端寻春”活动中,孩子们就运用彩纸、彩泥对春天大自然的花花草草、节气变化,进行了自选创作。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揉捏彩泥和撕纸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呀!比起用笔来画春天,他们更乐于选择彩泥和彩纸作为创作材料。所以,我想,今后小班学年的游戏故事表征是不是也可以给孩子们更多的选择!
写于2022年5月13日星期五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