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于《保育与教育》杂志2023年第4期
作者:浙江师范大学幼儿教育集团 程幸婷
评价是双方精神交往的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评价幼儿,幼儿也可以评价教师。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任何事、物、人都持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他们具有一定的表象思维能力,能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表达、表征自己眼中的老师。
现以大班“我的老师是大花脸”主题活动为例,谈一谈幼儿是如何通过对教师的评价,影响师幼互动,进而提升活动效能的。
【路径一】谈话活动:我心目中的程老师
平等的师幼关系对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平等与尊重是师幼建立沟通的基础,代表着彼此可以相互信任与接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在主题活动“我的老师是大花脸”中,我通过问题“程老师在你心目中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发起谈话活动,在集体面前倾听幼儿对程老师的看法,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所想(外观:有点胖、漂亮、美丽、皮肤白、爱干净、爱穿蓝色衣服;内察:温柔、善良、有爱心、坚强等),并通过深度交流了解他们看法背后的原因。
比如:当问及你为什么认为程老师很坚强时,年年说他在户外运动集合排队时,把手上的水杯带子甩来甩去,结果手一滑,水杯正好砸伤了程老师露在凉鞋外面的脚指头上,程老师顿时脚一踮露出疼痛的表情。
但是程老师没有哭,也没有责备他,只是用冰敷了会儿伤口。程老师没有掉眼泪这件事对年年的影响很大,起到了遇到困难、痛苦等要勇敢坚强面对的榜样示范作用。
【路径二】表征活动:我的老师是大花脸
基于前期对大花脸创作元素的了解,我请幼儿大胆地用线条、图形和各种符号来表现程老师的特征,然后选用黏土着色来凸显个性。这利于教师在解读每个幼儿表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与其相适宜的互动方式。
1. 黏土画。
每名幼儿用黏土上色为程老师制作了一张花脸,色彩和线条的交织就像程老师与幼儿紧密相连的纽带,错综复杂中蕴藏着师幼间剪不断的深厚情感。
2. 磁性贴图。
在用黏土表征大花脸的基础上,幼儿根据对班级其他教师的理解,进行了五官分解勾画。他们把画好的五官做成磁贴,并随着想法的变更而增减材料,制作了一系列脸谱五官。
这不仅可以增加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还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某某教师近期在幼儿心目中的样子,有助于教师及时察觉幼儿的需求并予以有效回应。
1. 基于“儿童眼中的老师”,更好地看见儿童的兴趣
在心理安全的探索环境中,幼儿的言行皆源于自己对事物的真实感受。教师应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正确地解读幼儿的行为,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选择,并努力探寻他们的真实认知及其来源。
元宝在用脸谱表征程老师时始终选择红色作为底色,问他原因,他抿着嘴不肯开口。出于好奇,我找元宝进行了一次秘密交谈:“元宝,为什么程老师在你心目中都是红色的?”
元宝轻声说:“我喜欢红色,红脸看起来最威风,关公就是红脸。”
得知原因后,我向他投去了理解的眼神说:“那你觉得红色代表程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小心翼翼地说:“我觉得程老师是个特别温柔和善良的人,因为红色都是代表好人的。”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元宝之所以始终选择红色作为底色,是因为他对红色感兴趣和喜爱红脸关公。我尊重元宝的这份红色情结,支持他继续用红色作为底色制作程老师的脸谱。
2. 基于“儿童眼中的老师”,更好地支持儿童的发展
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导致每个幼儿的表达通道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的善于言辞表达,有的善于画图表征。以绘画的形式来呈现儿童眼中的老师,能够将抽象的特质转换为形象的外部特征。
教师结合作品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能够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有助于教师捕捉幼儿的需求,更好地支持他们的情绪表达。
我指着石头的绘画作品问:“为什么你眼中的程老师是暴躁的呢?”
石头答:“有人做了不好的事情,程老师就会暴躁。”
我接着说:“什么不好的事情呢?”
石头答:“做了伤害别人的事,骂人、打人。”
我反问:“你觉得程老师可以暴躁吗?”
石头严肃地说:“有时候可以,有时候不可以。”
我轻声问:“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浇灭程老师的暴躁吗?”
石头想了想说:“我可以用好的表现弥补,和同伴友好相处。”
在与石头的交谈中,我明显感受到他与程老师之间似乎隔着一道情感屏障。一方面,他对程老师不好的说话态度有意见,特别是程老师声音大的时候会影响他的情绪,令他感觉不舒服;另一方面他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和判断,他认为程老师之所以生气是有原因的。
基于幼儿的作品,我看到了程老师的不足——暴躁,幼儿的需求是程老师不再暴躁。我便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帮助程老师不再暴躁,使幼儿意识到教师已经感受到他的需求,并会注意自己的态度言行,从而使幼儿在自我行为的认知上也会有约束作用,使其情绪情感得到有效调节和发展。
3. 基于“儿童眼中的老师”,更好地尊重儿童的个性
绘画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达渠道,教师应尊重幼儿的独特个性,支持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程老师进行绘画表征,创作富有个性的绘画作品,并从中获得自我认知以及对他人认知的发展。
活动中幼儿围绕“我心目中的程老师”进行艺术创作,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自主地展现个人的内心想法。他们的绘画灵感皆来自个人的经验,源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程老师的感知,因此他们的画作极具个人特色。
在用脸谱表征程老师时,辉辉选择了黄色作为底色,他在程老师的额头部位画了一个围棋盘,脸颊画了两个对称的小人,是因为他很喜欢和爸爸一起下围棋,而且下围棋是他最厉害的本领。
辉辉设计的脸谱图案特别富有个性,是他根据自身优势和对程老师的认知而进行的创作。我能解读出辉辉对自我在某一方面(下围棋)的认同,并愿意把对自己的这份自信准确且贴切地表现、表达出来,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与众不同。
评价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能够提升评价结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幼儿作为教育活动的实际参与者,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会与教师产生频繁互动,幼儿无疑应当是评价教师的关键群体。
“儿童眼中的老师”就是让幼儿评价教师,从而使教师根据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更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发展。
2023年第4期订阅
关注我们
微信号:18610206462
《保育与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