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中班的一次户外活动,芮芮看到纷纷落下的树叶大声欢呼:“啊,下树叶雪啦!我要把叶子带回教室去。”其他幼儿受芮芮的提醒,也开始捡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叶。回班后,教师与幼儿讨论:“这些树叶可以做什么呢?”“拼图。”“扇子。”“菜汤。”……幼儿热烈地讨论起来。突然,博博说:“放在美工区和娃娃家,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大家采纳了博博的建议,一半树叶放在了娃娃家,另一半放在了美工区。这些捡回来的树叶成为幼儿创造表现的绝佳材料,开启了本班幼儿关于“精彩的故事书”的课程之旅。
过程
(一)创作我的故事
不同形状的树叶被带到美工区,幼儿大胆地开始了他们的创作。有的用树叶做拼贴画、拓印画,有的用它们做项链、皇冠,煊煊则用树叶创作了精彩的故事。
片段一:
煊煊在美工区选择了三片银杏叶贴在铅画纸的一侧,并用笔添画上头、手和腿。
教师:“这个姑娘的裙子真特别,她在干什么呢?”
煊煊:“跳舞呀!”
说完她继续画上了太阳和音响。
教师:“她会遇到谁呢?”
煊煊:“她好朋友来了。”
她又拿了一张纸,选择了三片树叶交替贴在纸上,然后向教师介绍说:“这是好朋友的蓬蓬裙。”
教师:“好朋友长什么样子?”
煊煊:“长长的头发,还有皇冠,有皇冠就是小公主。”
她一边说,一边画出小公主的样子。
教师:“她旁边是什么?”
煊煊:“小猫,小公主的宠物。”
随后她拿了一张纸画上喷火翼龙和小马宝莉,解释道: “龙要用火烧美美和小公主,是小马宝莉救了她们。”
煊煊利用树叶拼贴和勾线笔添画的方式表现出故事中人物的细节并且大胆地想象与创造故事的情节。游戏结束后,教师邀请她与全班幼儿一起分享了故事,小朋友们听得认真,也觉得故事很有意思。钿钿说:“我也想做一个有树叶的故事书。”
煊煊的一次创作成了课程生成的起点,教师邀请她分享故事,扩展了同伴经验,激发其他幼儿去大胆尝试。
(二)合作完成故事书
煊煊分享后,更多幼儿开始尝试在美工区创作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既是幼儿现有生活经验的体现,又是幼儿独特且丰富的想象世界。在独立创作故事以后,幼儿开始了合作完成故事书的体验。
片段二:
芮芮在美工区用红色的树叶粘在她画的一件裙子的角上。
教师:“这个女生是谁啊?”
芮芮:“王后!”
教师:“你为什么把叶子粘在王后裙子的一角呢?”
芮芮笑着说:“这是她的长裙,很长很长,拖地的。”
教师:“那旁边的这个人是谁啊?”
芮芮:“国王。”
说完她剪下一小片银杏叶做成了他的皇冠。钿钿正在芮芮旁边画着独角兽,上面有她上周就已经做好的两个女孩。
教师:“钿钿之前做的两个小姑娘像是国王和王后的女儿。”
芮芮:“是的,就是他们的公主。”
在上述过程中,幼儿既有迁移“同伴运用树叶来表现人物细节”的经验,也有自主创意的想法画出了不同的形象。
片段三:
教师:“下面方框是什么?”
芮芮:“写的字。”
教师:“是国王对公主说的话吗?”
芮芮笑着说:“是的。”
在一旁剪纸的远远突然兴奋地凑过来说:“国王会说,孩子,长大以后要自己生活,我们要出国看海啦!”
钿钿也在两个公主的那一页里画了方框和字。
教师:“她们会说什么呢?”
钿钿:“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她们碰到了独角兽!”
远远:“还有怪兽!”说完他在独角兽旁画了怪兽。
教师:“那公主怎么办呢?”
芮芮:“白雪公主会来帮她们。”
远远:“奥特曼也会来,他说公主你别打,我是男生我来帮你打。然后怪兽被打得腿都断掉了,哈哈哈……”
幼儿已经开始用“文字”来表达故事的内容,这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书里不仅有图画还有文字。幼儿的“文字”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上述案例中的几名幼儿都是用他们自己的符号来表示文字,这也是幼儿前书写意识的萌发。成人要珍视幼儿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应太多干涉,或强硬要求幼儿进行正规书写。
片段四:
书的内容完成后,
钿钿问:“那这本书是谁的呢?”
芮芮:“我有个好办法,贴我们三个人的姓名贴。”
教师:“那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呢?”
远远:“奥特曼打怪兽!”
钿钿:“那前面还有公主啊!”
芮芮:“叫三个好朋友的书!哈哈哈!”
远远得意地说:“对!是我们一起做的,是很精彩的书!”
贴上自己的姓名贴是幼儿物品归属感的一种体现,贴三个姓名贴表明幼儿能够体验到这是三个人合作完成的作品。为故事书协商名字,既表明幼儿能感受合作的快乐,也表明幼儿掌握了一些合作协商的技巧。从独立完成到合作分享,无论是故事的内容还是幼儿自身的语言表达与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探究故事书的装订
虽然有了书名和姓名贴,但还是散着的单页的纸,怎样让它连起来变成真正的“书”呢?幼儿进行了探索。
片段五:
故事画完以后,芮芮把第一页纸从中间对折,然后在折痕处贴上双面胶。撕开后将第二页纸重叠上去。远远则是把所有的纸排成一长条,并在两页纸的接缝处贴上双面胶。
教师:“你的书可真长,等会儿怎么收起来呢?”
远远笑着说:“折起来不就好啦!”
在一旁画画的芊芊看到后说:“是折叠书吗?”
教师:“什么是折叠书呢?”
芊芊:“就是折起来很小的一本,你用手拉开像楼梯那样的。”
远远一边点头一边说:“对呀!我的就是折叠书!”
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找到了两种装订故事书的方法。芮芮的办法是幼儿最早想到的,这与幼儿在现实中看到的书有关——书是一页一页翻的,并且两页中间是粘起来的。但幼儿在尝试过后发现,这种方式适合先把书粘好了再画故事,否则会出现故事内容不连续的状况,并且这样的装订方法使得翻书也不是很方便。远远的尝试以及他与芊芊的对话开启了幼儿对折叠书的认识,更多的幼儿尝试绘画和装订自己的折叠书,也体验到了折叠书打开与收折、创造与分享的乐趣。
片段六:
教师观察了一会儿,提议道:“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把书连起来吗?看看图书区的书都是怎么装订的呢?”
幼儿仔细翻阅了图书区的书籍,
菲菲说:“这中间有一层厚厚的胶。”
博博大喊:“这个书的边上有钉子!”
教师:“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吗?”
金金:“就是用订书器把它订起来。”
涵涵:“我这本这上面有一根链条穿过去的。”
教师:“是的,我们班上也有打孔器呀!”
煊煊:“拿绳子也可以穿过去。”
甜甜:“还有丝带!穿起来很好看!”
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与幼儿进行了对话,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书区的书籍发现更多图书装订的方法。问题“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吗”启发幼儿进行经验的迁移,去发现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体验不同图书装订方法的效果。
随着课程的深入,幼儿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探究与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是我们的原则,我们鼓励幼儿积极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四)表演我们的故事
幼儿的课程是幼儿的生活,也是幼儿的游戏,幼儿创作完成的故事再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片段七:
博博早上从家里带来一个用冰棒棍和黏土做的小人,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兴趣。晨谈时,教师先请博博介绍了自己的小人,然后与幼儿展开了对话。
教师:“这样的冰棒棍小人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静静:“玩呀!”
教师:“怎么玩?”
静静:“就是两个人拿着这个然后讲话。”
教师:“你是说对话表演吗?”
静静点点头。
教师:“那我们表演什么内容呢?”
博博:“你画的什么就演什么,就是做的那个书!”
教师:“书里面是有很多角色,可是只有一个冰棒棍小人啊。”
煊煊:“可以再做几个。”
区域游戏时,有的幼儿已经开始在美工区尝试做冰棒棍小人,他们用立体手工的方式将书中的人物生动细致地表现出来。做好了冰棒棍小人,幼儿自然而然地就在美工区玩起了扮演游戏。当然,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在刚开始表演的时候,有的幼儿还需要教师来念旁白并根据故事的发展启发幼儿的对话。在游戏回顾的阶段,教师还会邀请一些幼儿给全班展示他们的表演。
当幼儿自己创作的故事被带到舞台,整个故事就更富有生命力,故事书也就更有意思。故事书不再只是一本简单的故事书,它展现了幼儿对自己创作或合作完成的故事内容的自我评价,也是幼儿创造想象、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等一系列思维过程的体现。
反思与建议
(一)倾听幼儿的故事,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
幼儿自主地“画书”与“做书”是与生活中看书、讲故事的经验相关联。幼儿有着丰富的关于故事的经验,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以创造者的身份表演着他们的故事。有时,教师与幼儿的谈话、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对话都是幼儿表达故事的另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应该耐心、认真地倾听幼儿的故事,读懂幼儿内心的语言。幼儿将这些想法展现在游戏中时,教师可以通过材料投入、语言启发、适时参与等恰当的方式支持幼儿游戏的发展。从收集树叶到制作冰棒棍小人,幼儿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书”与“故事”。不难发现,在这样的游戏中,幼儿是自发自主、饱含激情的,是幼儿在做自己真正想做、愿意做的事情。当教师观察到这一点时,真正属于幼儿的课程就自然而然开始了。
(二)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鼓励与同伴的相互学习
中班幼儿合作游戏的尝试明显增多,一开始幼儿也会经历犹豫、尝试、被拒绝、再尝试等阶段,教师要关注幼儿为最后成功合作所做的努力与积累的经验,必要时通过询问、启发等方式了解幼儿合作的意愿或者不愿意合作的原因。教师要鼓励幼儿与同伴的相互学习,例如在制作冰棒棍小人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会向教师表达想做但是不会做的想法,教师并没有直接教幼儿怎么做,而是请他先去看同伴是怎么做的,然后再尝试。过程中幼儿遇到困难也鼓励他们先问问旁边的幼儿,促成同伴学习。在游戏回顾的阶段,幼儿分享或者表演故事也是相互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任何环节教师都不要轻易代劳或者包办。
(三)与幼儿共同游戏,提高课程研究能力
如果要了解儿童的个性和兴趣,明了儿童的能力和情感,自己一定要加入儿童的队伍,共同游戏、共同工作。这样才能深切了解儿童,指导儿童。当你在走进幼儿、观察幼儿之后,再与幼儿共同游戏时,你会惊讶于幼儿的想象与创造能力,从内心佩服幼儿的智慧。教师也要向幼儿学习,学习他们大胆想象与表现的能力、积极思考与探索的热情、不断尝试与坚持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提升经验,教师也在观察与支持幼儿的过程中不断跟随幼儿的脚步,反思自我理念与行为,提升课程研究的能力,这就是与幼儿共同成长的过程。
作者: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林 鹭
本文刊登于《保育与教育》杂志2020年第4期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1861020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