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听活记 支持成长
——基于儿童多元表征的“一对一倾听”研究
孩子有100种语言,
是真实的、动态的、惊奇的
更是属于孩子自己的,
当我坐在孩子们中间,感受、倾听、观察
原来一张张看不懂的表征背后
都有一段精彩有趣的故事……
一、聚问题 引思考
表征是孩子自我表达以及学习的重要媒介,“一对一倾听”是解读儿童、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问题收集:对儿童的“一对一倾听”一直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班级老师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我们收集了老师们一些共性的问题,并进行梳理和归纳。
倾听过程中如何进行记录和分析?
一日活动中,哪个时间点最容易触发倾听话题?
对于幼儿的倾听内容有很多,最后,该如何进行归纳和梳理?
对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表达与表征,支持策略是怎么样的?
思考研讨:在基于教师个体的经验下,我们梳理出了在一日活动的各个时间段内最有可能触发“一对一倾听”的一些话题点。在探讨中,我发现记录在表格中的一对一倾听案例要区别于日常的对话。
在进行一对一倾听时,不能为了“倾听”而“倾听”,要坚持最小程度的介入,最大程度的发展。保证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况下,记录幼儿表达的他们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倾听发生时段梳理
在进行归类以后我们发现除了早操、教学活动这些,很多时候都是幼儿自己会发起对话,其实他们很愿意和教师或者其他小朋友进行沟通。因此我们应该给幼儿创造一些让他们“想说”“敢说”的环境。
二、记倾听 读日志
HELLO DECEMBER
1.整合“一对一倾听”倾听日志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往往有大量看到的和听到的信息,在观察和记录中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比较完整的记录且不会有遗漏呢?
最初我们使用的表单非常的单一,把每个阶段比较有亮点的事情进行记录,但是在记录的时候又非常的茫然要记录多少?哪些人已经记录过了?
原倾听日志
在原有倾听日志的基础上,结合指标解读,优化调整“一对一倾听”表单,放大半日记录,引导教师关注“自身教育行为”,并将内容记录和问题记录对仗排列,引导教师形成对照看问题的意识。
新倾听日志
2.创新“一对一倾听”记录表单
经过一系列的倾听活动,我们对记录表单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探索,该表单针庭院游戏中的记录。对丰富了幼儿可以填写的内容如:学号、时间、天气等,还增设了游戏完成度和心情的评估,能够多方面的了解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的故事。
“一对一倾听”记录单
三、享案例 共提升
HELLO DECEMBER
对倾听日志和记录表单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之后,老师们用新的表单进行了再次的倾听和解读,我们也从不同年龄段邀请了几位老师进行了案例分享:
日志分享:
提升反思:我们要善于发现,沉下心来,慢慢地就会发现其儿的每一幅画、每一次建构、每一个作品都在向我们诉说他们的心声。从建构游戏中“听见”有的知识运用,从美术作品中“听见”幼儿的颜色选择,从户外游戏中“听见”幼儿的互相协作。
在一对一倾听活动的实践中,教师可以更为深入的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通过这个活动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游戏的思维创造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从起初的在纸上画一个符号、一个物品,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在今天的游戏干嘛,都后面的画面丰富场景多样,语言也是更加的愿意分享,不但说了自己玩了什么,还会说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有没有解决,和谁一起玩。对于这些幼儿的成长,作为教师的我们理应学习思考和帮他们认真的记录。
文字编辑:汪豫洋
图文编辑:张淑敏
责任编辑:汪豫洋
总编:孔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