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2021年11月12日上午“幼有善育”鹏城论坛第三期学习在深圳市罗湖区清秀幼儿园举行,此次主题为“看见儿童”的一日生活,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彭茜,携手深圳市罗湖区清秀幼教集团总园长郭琼分别作专题讲座和主题报告,围绕“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实施”这一主题,开展合作式学习与深度研讨。
为促进深圳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幼有善育”,宝安幼教集团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组织全体教师们沿着“看见儿童”的脚步,观看回放并开展线下教研。
线上学习,汲取经验
郭琼园长分享了清秀幼儿园温馨而富于教育意义的一日生活组织和安排。郭园长指出看见儿童的一日生活意味着 “珍视儿童生活的独特价值,让儿童幸福而有意义地生活在每一个当下。”
彭茜教授从儿童的一日生活是什么、为什么要看见儿童的一日生活、如何看见儿童的一日生活、“看见”之后如何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彭教授提出:“幼儿园课程的特殊性,应主要体现以儿童生活经验为逻辑起点;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教师要常反思实践,眼中要有儿童,关注儿童、相信儿童,才能够真正看见儿童。
王水发副局长作为论坛的特别观察员,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和点评。水发局长用“1+3+1”梳理了清秀幼儿园一日生活实践经验的启示——第一个“1”:作为管理者要看见教师、赋权教师、赋能教师;“3”:作为教师要坚持儿童本位、对一日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精准归因、协同解决;最后的“1”:看见儿童意味着要看见儿童的生活、看见儿童的课程、最终促进儿童的深度学习。
线下研讨,形成共识
集团教师围绕“看见儿童”的一日生活,分别就三个问题:“你最大的一个收获是什么?”“你最想提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你回去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进行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一日生活皆教育”、“一日活动皆课程”。在思维的碰撞中,教师们再次梳理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安排。
● 老师们的学习心得●
以儿童生活经验为起点,在一日生活中多关注、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抓住契机根据幼儿的需要出发;让幼儿富有探究能力,求知的欲望,比如多给幼儿观察探究的机会,带幼儿观察事物,在幼儿观察、关注感兴趣的事物时给到幼儿充足的时间与机会,不忽视幼儿在观察探究时发表的言语,多倾听他们的声音。
—— 卢小宙 兴华幼儿园勤诚达分园
关于如何才能更好地“看见幼儿的一日生活”,作为教师首先要转换视角,要与幼儿有共鸣之处,如想更好的看见幼儿的生活,那就去做幼儿做过的事,,共情幼儿所思所想,反思性实践,从而真正从成人视角切换到幼儿视角,以朋友的身份去观察、支持、陪伴儿童,促进他们深度学习,发展他们的高阶思维,提升幼儿一日生活的品质。
—— 陈静 新蕾幼儿园湾美分园
儿童一日生活具有本体性价值,如陶行知所说的“生活即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善”的生活,有意义而幸福的生活。
——沈丽情 建安新村幼儿园
看见儿童的一日生活,就要追随儿童的一日生活来进行课程的创生。需要同时解放儿童和教师的时间,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支持、陪伴儿童的成长,促进儿童深度学习;让儿童有更多的时间沉浸在他们的游戏、探索之中,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发展他们的高阶思维。
——郑熙楠 石岩中心幼儿园
“幼有善育”鹏城论坛以高质量的内容、精心的策划和组织为广大教师带来了一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精神盛宴。前三场论坛活动中张俊、李敏谊、彭茜三位教授对“看见儿童”的解读,从“尊重儿童、善待儿童、成全儿童”到“聆听儿童、赋全儿童、提升儿童福祉”,再到“看见儿童、跟随儿童、引领儿童”,引发了集团教师们对“看见儿童”深刻内涵的不断思考。宝安幼教集团将继续追随鹏城论坛的脚步,在优质经验共建共享中深度研讨、以研促教,做真正的“看见儿童”的教育。
– End –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素材|集团幼儿园
编辑|陈静珊
审核|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