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慧”玩西游
——倾听儿童在游戏中成长
传统文化润童心,为了支持幼儿在经典名著中学习和发展,有效推进幼儿西游自主游戏的开展,提高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近日,我们以《西游记》为蓝本,开展了以“慧玩”的老师成就“创玩”的孩子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当老师与幼儿一起走进经典,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问题是教研的源头
能否选准问题是教研的关键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教师们根据现场观察的幼儿游戏活动,聚焦游戏中幼儿的行为,从游戏前观察、观察中叙事、游戏后观察及成长叙事这四大块,阐述自己观察过程的发现与思考。
1
幼儿对游戏材料无法充分利用?
2
幼儿的游戏兴趣不持久。
3
游戏中幼儿角色代入感低。
4
游戏水平与西游经验的结合存在个体差异
针对发现的问题,教师们展开了一场教研活动。通过一对一倾听以及与幼儿的互动,老师们总结提炼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用箱子搭的芭蕉洞被风吹跑了
引往火焰山的水半路被沙子吸没了
盘丝洞上挂的瓶子总往下掉
我搭芭蕉洞的时候够不到最上面
最后,老师们围绕“游戏材料的开放性与适宜性、促进幼儿的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转化、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与内驱力、增强角色代入感等关键性问题进行思考,如何在游戏中让孩子有所得、有所获。
教研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带着日常游戏观察、整理以及发现的“关键性问题”展开思维碰撞,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孩子们游戏中的问题提取出来。再梳理与问题有关的线索有哪些,讨论出要丰富幼儿的西游故事经验、利用园区资源进行游戏材料整合、利用服饰头饰等道具的加持增强角色代入感等解决办法。
教有研,研有思。当幼儿遇见游戏,我们看到了一束童年的光;当教师遇见游戏,我们找到了专业前行的力量。“慧玩”的老师成就“创玩”的孩子,当我们静下心在游戏中去观察和倾听幼儿的声音,我们便能更好地读懂幼儿,促使幼儿在游戏中成长,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最终有效地帮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真正的发展。
转发此文,让美事发生~
编辑:宋冉冉、张倩
一审:王 欢
二审:王玉琦
三审:李媛媛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济南市槐荫区第三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