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为老师提供游戏化教学咨询
为孩子提供游戏化心理支持
案例描述:
科学区中,几名幼儿正在拿着颜料滴管和色卡,进行“变色”的小实验,梅梅将红色的颜料滴在了装满水的杯子里,檬檬看见了说:“梅梅你做的是不是西瓜汁?”,梅梅开心的点了点头。檬檬自己也拿了一个杯子,滴了一些黄色的颜料进去并对梅梅说“我的是菠萝汁,喝起来有点酸,你要尝一尝吗?”他们开心的相互“品尝”着果汁。大约三分钟过去了,两位小朋友渐渐失去了对品尝“果汁”的新鲜感。我说“请问我可以点一杯猕猴桃汁吗?”,对于我这个突如其来的点单,梅梅显得既开心又紧张。“但是我们没有绿色的怎么办。”梅梅有些着急的对檬檬说。檬檬拿来了色卡翻看起来并说:“看!蓝色加黄色不就是绿色了吗?”于是两个小朋友开始尝试起来,几次尝试后,水真的变成了绿色,一杯“猕猴桃汁”就做好了。“看来我们还是要多尝试,这个猕猴桃汁可真好喝”!我的评价吸引了科学区里的其它小朋友,他们也纷纷拿起色卡尝试起来,科学区里一下子有了很多口味的“饮料”,“可是,我今天已经喝了很多(说着我就打了个饱嗝)”,轩轩说:“那我可以给饮料卖给别人吗?”我说:“当然可以”。只见他端着“饮料”走到了美术区“我的橘子汁很好喝的,你们要来一杯的吗?”看见桃桃肯定的答复,轩轩递过“饮料”后就赶忙跑回科学区向大家报告这个好消息。檬檬问轩轩:“你的饮料多少钱一杯?”轩轩一摸脑门,又折回美术区害羞的对桃桃说“对了,我的饮料要一块钱一杯”,桃桃笑了笑,挑选了一张漂亮的折纸递给轩轩说“这是一块钱,你的饮料真好喝,谢谢你!”梅梅和檬檬看见了开心收获“一块钱”的轩轩,于是也叫卖起自己的“饮料”,这时的科学区成了几位小朋友的“饮料店”,其他的小朋友纷纷加入游戏,一个与科学有关的角色游戏就这样悄然的开展起来。
案例分析:
(一)幼儿游戏品质的体现
这是幼儿在自然状态下自发的游戏,孩子们在温暖轻松的环境中,以自由自主愉悦的心态沉浸在游戏里,多种学习品质也在整个游戏中得以体现,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点:
1.能够灵活运用生活经验
《纲要》中指出游戏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游戏的源泉。案例中幼儿的游戏,正是他们生活经验的再现,这种再现也是幼儿学习的契机,幼儿通过观察,将生活经验运用于游戏,让游戏不再枯燥,激发了幼儿内在的游戏动机,游戏的开展也提升了他们迁移生活经验的能力。
2.具有较默契的合作意识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是《指南》中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之一,当老师提出想喝一杯猕猴桃汁,梅梅发现没有绿色遇到困难时,檬檬找来了色卡,两个人一起做起了果汁,友好的相处、自主自发的合作是游戏得以不断深入的重要因素。
3.在模仿中获得生活经验
爱模仿是中班幼儿学习的明显特点,在轩轩售卖成功以后,梅梅和檬檬通过观察和模仿,也叫卖起自己的“饮料”,有了生活经验使他们得以顺利进入游戏。
(二)教师支持策略的体现
1.在整个游戏中,孩子们仅仅依靠三种颜色的颜料就玩出了丰富有趣的游戏,游戏的不断推进和开展让教师看到了生活经验在幼儿能力发展的中的价值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品质。正是幼儿游戏的魅力感染了教师,教师的隐形支持是游戏开展的重要保障。
2.《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基于此,教师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和等待,当幼儿游戏发生改变时,没有制止幼儿的行为,而是通过观察,适时介入及语言的支持,让幼儿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尝试和拓展,推进游戏的不断深入。当轩轩提出:是否可以“卖”给别的小朋友时,老师将幼儿生活经验和游戏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的想法,幼儿通过观察-尝试-模仿,让游戏和生活紧密联结,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内在动力,提升了学习品质。
当许多幼儿都想将自己做的“饮料”请老师品尝时,老师选择性地退出游戏,将活动的主体还给孩子,给了孩子更多探索和思考的机会。在梅梅和檬檬两位幼儿渐渐失去对“饮料品尝”的兴趣时,教师作为引导者以顾客的身份介入,通过“点单”的方式,交叉式的介入游戏,增加了游戏的乐趣,引导幼儿发现了更多的游戏可能性。
在游戏中获得教育,用心去分享快乐
专注于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开发
专业研发团队和多年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经验
分享时刻
感谢你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自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