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幼儿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所做出的反映,美育质量的高低,关乎幼儿德育、智育等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将美育长期地、有效地贯穿于幼儿发展的过程当中。幼儿教师需要在教育中灵活地施以教学,在日常的具体实践中计划性、系统性地培养幼儿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本文将以苏州园林为例,阐述在幼儿园活动中如何有效进行美育,为提升幼儿美育质量与水平提供有效参考。
美育;幼儿园;素质教育
“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融,使这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也就是说,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只有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才能够推动其全面发展。因此对幼儿进行美育是当前工作的侧重点。“作为美育工作传播者,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欣赏、感受、品鉴到更多艺术的美。”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当为幼儿美育寻求行之有效的方式。
现如今,美育是学前教育工作中各项具体活动的普遍要求。即便幼儿的心智不够成熟,但是一定程度的审美意识的树立是必要的。在很多案例当中,我们通常不难发现,幼儿审美意识的树立对幼儿日后的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年龄段中,幼儿审美意识的学习有着不同的深浅程度。因此,将美育通过游戏等方式加以进行,能够很好地提高幼儿的认知度。像3到4岁的幼儿来讲,我们通常会采用比较简单而有趣的动画的形式对其进行引导,在平常的游戏活动当中,有意识地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苏州园林为例,教师可以播放苏州园林的动画片或者纪录片,简单地为幼儿讲解,并通过图片来加深幼儿的印象,引导幼儿用语言或者涂画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眼中的苏州园林。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苏州园林建筑的具体形态等多方面的特性,通过“图文结合”等观察方法以苏州园林作为基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创作,进一步加深对此的理解,在提升幼儿观察力的同时,还能让幼儿很好地把握好语言构建的点,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下,教师才能更好的展开形象思维,增强幼儿的共鸣感,引导幼儿在发现美,欣赏美,起到陶冶幼儿情操的作用。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美育活动,让幼儿了解美代表什么,简单地对美的事物进行描述,让幼儿的美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因此在允许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幼儿到苏州园林实地欣赏,在欣赏中感受园林的人文以及和谐之美。事实证明,审美意识的培养在幼儿的心理当中是留下一定的痕迹,进而为幼儿日后的美育打下基础。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推动幼儿园小班管理的进程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关键。我们要让幼儿亲身体验,而不是单纯的做一名讲解师,我们要成为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的伙伴,帮助他们在一点一滴的实践操作当中积累相关经验,获取到属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格言便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幼儿的现代化教育当中,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口头传授,还要让幼儿亲身接触体验,在操作实践当中获取学习经验,在引导班级幼儿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自我学习,这正是我们作为幼儿教职工作者的教育理念。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建立宽松、平等的活动氛围。就举例而言,我们在平常美育内容的规划中,也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自身能力的培养以及审美意识的学习。幼儿们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会尽量让美育的内容多样化,符合此年龄段的幼儿的实际身心情况。我们会提供一些简单安全的手工工具,一边示范关于苏州园林建筑的简单剪纸,一边引导幼儿模仿学习,使得幼儿感受苏州园林的结构美。除了剪纸形式,我们还会通过泥塑等形式来丰富内容的学习。在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中,是有针对性的,每个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表现不同,个体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我们通常一边对其进行能力的培养,一边对此进行观察。在与幼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细心,通过观察幼儿的表情,肢体等有针对性对幼儿提出可行计划,我们要倾听幼儿的意见,不能因为幼儿的年龄尚小就抹去对其意见的听取。这样不仅能够为下一次的美育活动的调整做出更加贴合幼儿需求的规划,还能够通过倾听幼儿等方式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增强与幼儿的互动性。
其次,为了能够在美育过程中真正达到与幼儿有效的互动,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让自己从幼儿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变成参与者,要积极主动地与幼儿合作参与。因此,在进行美育活动的时候,要采用幼儿简单易懂的方式科学合理地引导幼儿。针对幼儿此阶段的发展特点,我们创作游戏的相关背景,并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而作为老师,也要参与到其中,这样能够缩短幼儿与老师的陌生感。例如我们可以让幼儿扮演老师的角色,通过幼儿向我们讲述苏州园林相关知识等情景来强化幼儿对其的认知,并能够提高其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晨间锻炼活动中,我们采用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来对幼儿进行美育活动的锻炼,在老师的辅导下,幼儿们三五成群凑在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以及同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参与度,还能够增进幼儿间的感情。而老师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能够与幼儿产生互动,还能增强活动的效果。在这类活动中,幼儿不仅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也能够不断得到艺术的熏陶、哲理的启迪、榜样的激励,从而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此外,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从学习当中发现出各种美——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彩美,韵律美等,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其带来的情趣,从而带给幼儿关于美的享受。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在教室里营造氛围,推动美育陶冶性发展。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言:“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幼儿在接受教育的时候,由于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不断地发展,他在接受学习的时候能够变相锻炼自己,在被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主动接受,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幼儿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因素。家庭美育是幼儿园美育工作当中的重要环节,简单来讲,加强家长的参与意识能够提高班级美育工作质量。在众多的班级美育案例中,与家长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配合,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长可以在假期中开展旅游活动,带领幼儿更多地去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欣赏过程中,向幼儿进行简单讲解,使其细细品味大自然的美丽。也可以通过一些描绘美景的儿歌等来加深幼儿的理解能力,与幼儿多加交流,加深美的体验。此外,家长需要及时发现幼儿身上的艺术天赋与才能,并及时提供和创造机会去培养与发展。
关于幼儿美育的研究有很多,在社会发展至今,我们越来越重视到幼儿的发展,不仅仅只是身心健康,还有他们发现美、追求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并作出了很多方面的调整,如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开展多项主题活动等,为了促进幼儿美育活动的发展,我们都在努力,也足够相信,在各界的支持下,针对这一方面的改进会不断完善,我们的教育方针也会不断的进行调整,真正做到提高幼儿审美能力,进而达到全面培养幼儿的目的。
作者:苏州市相城区陆慕中心幼儿园 沈梦君
为深入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不断提高幼儿教师保育教育水平,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好家长·幼教新天地》杂志社联合优师教研举办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二、论文选题
1.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改革:围绕学前教育前沿理论进行政策解读,深度探讨课程与改革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求观点具有前沿性、理论性、指导性。
三、撰写要求
作品须是近两年的原创作品,作品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严密;文字精炼、表述规范;作品须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自身实践,具有指导或借鉴意义;论文篇幅在3000字左右,其他样式的作品不少于1500字。
四、评选时间
五、报名方式
1.下载优师教研,注册手机账号、设置密码,使用账号密码通过电脑访问youyazaojiao.com/YUP。
扫码下载优师教研
六、报名注意事项
1.鼓励幼儿园或其他单位组织集体报名,作品由作者(本人)或单位指定人员在幼芽早教活动网址一一提交(作者信息请勿填成代传人信息)。
七、奖项设置
园所报送30份以上,为指导者颁发“优秀指导奖”证书,为组织者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赠送优师教研园所2600课程点卡。
八、活动组委会联系方式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芽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