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下
种黄瓜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成都市双流区九江幼儿园活动思考
泉水教师介绍
李倩
个人荣誉:
双流区优秀班主任
座右铭:
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位幼儿,让他们的世界充满金色的阳光。
幼儿天生亲近自然,对于生命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泥土、水,并且喜欢摆弄各种劳动工具。因此,种植活动是幼儿回归自然的内在需要,我们应把种植的权力交给幼儿,不能包办代替,不能剥夺幼儿与植物单独相处的机会。
在幼儿园种植园地里的瓜果蔬菜、花草虫蝶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兴趣,他们自发地对种植园地展开了观察与讨论,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种植园地里植物生长状况存在季节差异。就像开学初他们针对“拔与不拔”的问题一样,孩子们根据提问提出猜想,并且有了新的发现。
“拔与不拔”
以往对于种植田里还没有收获完的蔬菜,作为教师的我们第一反应一定是先拔掉,清理完所有的菜,给新的播种做充分的准备。但是,根据陈鹤琴在活教育中提到的: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我们这次让小朋友自己决定田地的油菜、豌豆荚拔掉还是不拔掉。通过讨论与投票的方式,最终有22票的小朋友决定不拔。正因为决定源于幼儿,才会有后面一切的种植惊喜,比如“怎么样照顾他们”、“豌豆尖死了”和“只有一块田,都想种”,以此丰富幼儿照顾植物的经验,并且让幼儿能通过用多种方式进行分田。
“投票”
在之前的种植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种植活动带给幼儿的价值,我们自行决定在田里种些什么当季的蔬菜,并没有让幼儿参与讨论与选择,只是让幼儿参与了种植过程,认识到所种植蔬菜的特点和其生长变化特征就可以了,错过了很多的教育契机。陈鹤琴先生说过: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
在种植活动过程中,让幼儿们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不仅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播种、栽培、收获的过程,学习简单的田间劳动技术,还可通过跟踪观察记录,促使幼儿更加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事物的变化,培养幼儿求实、严谨、条理、细致的科学态度。
“每个小朋友为自己
想种的黄瓜品种进行投票”
因此,我们在上学期与幼儿进行了种植什么的讨论,最后投票得到种黄瓜,理由是小班时种过黄瓜,但是当时只种了一种,而且大家对于黄瓜的味道也是念念不忘。同时,小朋友们回家查阅资料时发现黄瓜的品种有三类,因此针对“三种都种还是只种一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我们决定根据自己的喜好投票选择“种黄瓜的品种”,让幼儿能够有重点地分别进行种植活动,以此在种植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来发现不同品种黄瓜的成长特点。
幼儿的生活经验是一种丰富的、 动态的教学资源,是幼儿实现有效学习的支点。在种黄瓜的活动中,教师尤为关注幼儿拥有的经验,每一个活动的生成都立足于前一个活动中幼儿所获得的经验。
在种黄瓜的活动中,由于小朋友们前期讨论得出不拔田里的豌豆荚和红油菜,因而导致现在只有一块田可以用于播种,但每个人都想种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与讨论。因为实际条件导致田不够,小朋友想到了分组的方式,即将选择同一品种的小朋友组合成小组在一起,这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分田”的探讨。
有6组小朋友,怎么来规划田呢?——投票选择喜欢分田方法。
用什么工具来分田?
“尝试开始分田”
“针对‘分的田多了’,小朋友
开始第二次尝试,调整分田方法。”
“小朋友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
很快想到了用铲子画分割线”
在幼儿园种植园地里的瓜果蔬菜、花草虫蝶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兴趣,他们自发地对种植园地展开了观察与讨论,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种植园地里植物生长状况存在季节差异。就像开学初他们针对“拔与不拔”的问题一样,孩子们根据提问提出猜想,并且有了新的发现。
“拔与不拔”
“分组设计观察记录本”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通过小组合作方式一起分田、设计种植牌以及分工进行播种,同时我们借助种植园后期“真实问题现象”,引导幼儿发现彩虹种植园的黄瓜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如牌子、围栏倒了,有些种植发芽了,有的还没有发芽等,激发幼儿找到背后的原因,并一起商量“我们如何更好的照顾它们呢?”。在小组商量讨论中,小朋友决定通过每组成员自主结队的方式进行照顾,并分工设计出本组的观察记录本。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小组记录”
“图画记录”
“表格记录”
“符号记录”
儿童记录中幼儿是主体,他们可以自由地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探究过程、观察发现、想法疑问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在种黄瓜的活动中,小朋友运用到的记录形式主要有集体记录、小组记录、个体记录三种,记录方式则包括了照片记录、图画记录、语言记录、图解式记录、表格记录、符号记录,以此来帮助幼儿表达在种黄瓜过程中的发现、探索、调整,并进行经验的总结。
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记录和自主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以多元化的方式灵活记录,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化表达和经验提升。
种植过程就是孩子自己想、自己做的过程,孩子的情感在种植中激发,孩子的爱在种植中生发,孩子的行动思考和感受在种植中并行,与自然更和谐、更亲近。在种植劳动的过程中,儿童有争执、有迷惑、有挫折,但儿童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克服,学会了尊重……让生命回归自然,让童年回归孩子,让教育回归生活,此次活动最终的追求是回归儿童的全面发展。
END
【资料】:李倩
【审核】:刘柯利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双流区九江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