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将开展《西游记》的图书漂流活动,在家长会的时候也和各位家长传达了漂流活动是为了让幼儿能够在上学期精读活动的基础上了解更多《西游记》故事情节,所以我们梳理了有关《西游记》的绘本章节,设定了本学期漂流的规划。首先我们将小朋友们漂流的序号进行整理,也在群里编辑信息和家长们讲述如何漂流,一周我们漂流四次,漂流的书籍会根据孩子们的漂流情况,和每天的反映情况来决定一本绘本的漂流周期。在漂流册上,会有一张经验反馈调查表,还会附带一张A4纸,幼儿进行绘画表征,然后家长进行一对一倾听与记录。
第一次漂流:我们第一天漂流的是《大闹天宫》,在早餐后,宛之拿了一本西游记的绘本《大闹天宫》给张老师,让张老师给她讲这本绘本故事内容。在早餐后和午点后的过渡环节,张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简单地了解了我们《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在离园前我们将漂流的绘本以及漂流册子交给了第一天漂流的小朋友,并且告知小朋友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共读我们这一本绘本故事,然后一起完成我们的共读小任务,最后可以将故事拍成视频分享给群里面的小朋友。
在晚上的时候小宛将绘本故事内容分享给了群里面的小朋友们,我也仔细地看了小宛分享的视频,也和小宛妈妈反馈了孩子在园的阅读情况,发现孩子在阅读当中增加了表达的自信心,同时小宛妈妈也说孩子更加愿意与人分享。在第二天孩子们早餐后,我也把小宛的共读视频和小朋友们进行了分享。这一次孩子们在观看了小宛分享的视频后也纷纷说想要漂流,并且问什么时候才轮到自己漂流。从中也看出孩子们对参与图书漂流的积极性。
图1(小宛分享的绘本视频)
同时我们再一次带着孩子们梳理了《大闹天宫》的绘本故事情节。
我:玉皇大帝给孙悟空封的什么官职呢?
小宛:弼马温。
我:孙悟空知道弼马温只是一个小官职后他回到花果山自己号称什么呀?
森宝:它自己号称“齐天大圣”。
我:玉帝派了哪些人去讨伐孙悟空呀?
宏燊:巨灵兽和哪吒三太子去抓孙悟空,孙悟空把他们都打败了,玉帝就只好封他齐天大圣。
……(就这样我们用六级提问法的提问方式,帮助孩子们梳理故事情节,同时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第二次漂流: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把《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所以我们决定还是按照绘本的情节顺序进行漂流,所以我们第二次漂流的绘本是《猴王出世》,这一本绘本我们先问了孩子们知道这个故事吗?通过小朋友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们大概知道“猴王出世”就是讲孙悟空是如何从石头里蹦出来,然后当上“美猴王”的。于是让孩子们来分享自己知道的故事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孩子们正如大部分家长反馈的一样在这个寒假也阅读了有关《西游记》的绘本故事。在本次漂流后,秋臻小朋友也完整地讲述了《猴王出世》的故事,并且将故事内容分享到了群里,同时我也和秋臻妈妈了解了在家的共读情况,通过秋臻妈妈反馈知道孩子更愿意通过文字来讲述故事,但是秋臻妈妈想让孩子看图讲故事,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但是因为孩子愿意识字所以就依着孩子了。我也向秋臻妈妈反馈了孩子正处在一个识字的阶段,对每一个字都很好奇,这也是她的一个探索过程,如果想让孩子通过看图来讲故事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可以看一下无字图书。
秋臻是一个非常喜欢看图书的小朋友,她的识字量也非常多,所以她在分享自己漂流的绘本故事时几乎和绘本上的文字一模一样,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去了解我们的故事讲了什么,所以我在下午绘本故事分享的时候又带着孩子们回忆了我们的故事情节。将绘本中的一些语词翻译成幼儿能够听得懂,能够理解的话语,例如“这只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饿了吃野果,渴了饮山泉,整天与山中群猴嬉戏耍闹,十分快活。”我会跟小朋友这样讲述:“这只石猴在山中走走跳跳,饿了就吃山里的水果,口渴了就喝山里的泉水,一整天都和山里的其他猴子玩耍游戏,非常的开心。”孩子们因为分享活动当中也非常想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所以都很认真地倾听。
图2(秋臻的绘本分享视频)
第三次漂流:因为秋臻是将《猴王出世》的故事非常完整地照着绘本进行讲述然后分享,所以这一次我们依旧选择这一本绘本进行漂流,诗琳小朋友在分享的时候是根据绘本故事内容和绘本中的插画进行分享,我也和诗琳妈妈进行了了解,得知孩子比以前更自信了,而且孩子能够把故事讲得非常完整,也看到了幼儿父母对本次漂流活动的支持。
图3(诗琳的绘本分享视频)
第四次漂流:本次漂流的绘本是《三星洞学艺》,我也仔细地读了绘本的故事内容,发现这本绘本情节比较难,并且其中许多词汇孩子们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我结合《猴王出世》中多次出现的“花果山水帘洞”,于是带着孩子们欣赏了我们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将水帘洞的样子与“黄果树瀑布”进行类比,让孩子们能够有一些感受,然后开展了一次谈话活动。
我:说一说孙悟空为什么要去学习长生不老?
楷然:因为怕年老了阎王就会来收他,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猜一猜,孙悟空在没有学会本领的时候,要怎么样才能去这么远的灵台方丈寺?
桐桐:他会跳着去,因为猴子可以在树上跳来跳去。
卿宝:它可以让他的猴子猴孙抬着他去,因为他们都拜他为王了。
……
(通过边读边提问的方式孩子们对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理解。)
在卿宝分享完故事后,我从卿宝妈妈那里了解到,因为整本绘本的故事情节比较长,孩子在分享的时候也是比较吃力的,我也和卿宝妈妈进行沟通,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无限潜力,家里也不用太有压力,这个漂流活动一方面是想孩子们能了解更多的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一方面是想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大胆地去进行集体分享,并且孩子们分享的视频也是我们班级宝贵的资源。
图4(卿宝的绘本分享视频)
在周五的下午,我们开展了绘本分享,目的是看一看孩子们在本周是否对共读过的绘本有所了解,同时看看孩子们是否还有不理解且好奇的点。首先,我们请本周漂流的孩子进行分享,然后让孩子们大胆地来提问,说出自己的好奇,比如在分享的时候,有小朋友就非常好奇,为什么菩提祖师敲了孙悟空的头三次,孙悟空就在半夜三更时从后门来菩提祖师这里学习本领。同时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也让孩子们自己先讨论,然后进行答疑解惑,最后进行一个故事总结。
反思:通过第一周的漂流,我从孩子们和家长的反馈中可以了解到孩子们的收获和家长的支持,同时也了解到孩子们在漂流的过程当中也会存在不理解的小问题,也会存在和成人不同的理解,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也发现,虽然我在群里也发了每天的漂流故事的PDF,但是通过孩子们在谈话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与孩子们的沟通,我发现部分孩子家长在家并没有带着孩子们一起进行亲子共读,这也让我反思,如何能够更好地进行《西游记》绘本的漂流活动。我决定先和孩子进行深入谈话,让孩子们向父母表达自己对绘本的喜爱,然后与家长进行沟通,最后我觉得能够让班级大部分孩子对我们漂流过的绘本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也需要老师带着孩子们梳理情节总结内容。并且需要漂流过的小朋友进行分享,让其他小朋友了解的同时,也激励孩子参与到活动当中。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学期的漂流活动,同时让孩子们都参与进来,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至少两次漂流机会,在漂流前会带着孩子们简单了解故事内容,漂流后第二天会用六级提问法带着孩子们回忆故事内容,加深孩子们的印象,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一学期能够将《西游记》的整个故事情节串联起来。
图5(周五对漂流绘本进行总结 )
一审一校:胡慧娟
二审二校:屠兴燕
三审三校:何雅贤
未经原创作者授权严禁转载、引用或用于商业用途!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观山湖区第六幼儿园第一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