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飞行日记
三月班长日志之微课程分享教研活动
爱是什么?
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
爱是思绪
似蓝天里飘浮的白云
爱是情怀
似静谧而又温柔的港湾
爱是幸福
似午后和煦慵懒的阳光
爱是笑脸、是满足、是新的希望
爱,无处不在
……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陶行知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我园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并继续执行好“三抓三促”行动任务,将其与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紧密结合,扎实开展保教及教研活动。坚持教研培训活动有的放矢,加强教师间的对话与交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师能力提升,更好的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次教研我们围绕班级微课程进行学习与研讨,将“三抓三促”行动做在日常、落在教学,潜移默化、入脑入心。在幼儿全面发展中,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内容,在大思政课程建设引领下,推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探索与积累,进一步充实“甜美”园本课程特色。为有效推进课程实施,链接幼儿生活与课程的生发,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满足幼儿个性发展需要,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我们开展了以爱为主题的班级微课程分享活动。
共情
////////
爱是什么
宝贝,爱是什么?
老师,爱是什么?
我们从儿童和教师的不同角度出发
解读爱的深意
一百个儿童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个儿童有一百种表达爱的方式
聆听儿童心底的声音
诉说教师真挚的情感
共情是一种能力
我们在不同的理解中
发现了爱的不同形状和别样的美
伴着茶香,品着茶味
徜徉在爱的海洋
以为爱之微课程
带给我们成长与收获
共忆
班级微课程架构
////////
回顾班级微课程架构,通常包括课程缘起、课程审议、课程实施、课程反思等方面。聚焦课程的核心价值,始终从儿童视角出发,尊重儿童,倾听儿童,把自由自主交给儿童,在观察与讨论中,在实践与探索中,在总结与改进中,以幼儿的行动与思考,教师的评价与调整,不断推进微课程。本次班级为课程分享中,各班教师根据幼儿兴趣,确定课程缘起,并在课程进展的前中后,根据本班实际进行不等次的课程审议,同时在此过程中,幼儿和教师都会生发不同的思考,在课程反思中,不断总结升华,助力幼儿在课程过程中既体会到实践与探索的乐趣,也能够获得真正的成长。
课程审议是班级教师通过商议方式,运用集体智慧对微课程中的问题进行商议并作出选择和决策。如基于儿童视角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进行价值筛选;确定活动目标,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商讨教师回应、支持策略,助推微课程发展;针对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等。需要强调的是微课程中的审议不仅仅发生在微课程生成阶段,而且伴随课程建构的整个过程。老师们坐在一起谈孩子,谈想法、做法,聚焦问题,群策群力优化方案,在此过程中不断有收获,也充分感受到课程审议对微课程的助推作用,提升教师对幼儿主动学习的支持力。
课程网络图在微课程中起到梳理课程脉络,推进课程进度,总结课程内容的作用,使人对整个课程结构与内容一目了然。
课程反思是微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一次活动的目标是否达成,意义何在,对孩子起到了什么程度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状态是怎样的,教师是否站在儿童角度进行适当的支持与引导等等,都需要我们教师有专业的能力去观察发现,去不断调整及总结提升。
《评估指南》明确提到: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那么我们从幼儿和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中,能够获得一种由内生长出来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得孩子和教师获得更多创造力和新鲜感。
通过研讨与分享,我们进一步梳理出班级微课程的活动脉络,优化微课程建构。在思维碰撞中深挖微课程内涵,在不懈探索中找准微课程方向,在交流学习中理清微课程主体脉络,让微课程真正符合生活化、游戏化课程背景下的探索和学习过程。
共享
////////
班级微课程分享
爱
一日生活皆课程
孩子的一句对话
一个游戏,一片落叶
都能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次探秘,一个故事
当我们静下心来
就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成长
在孩子间悄然发生
《纲要》中指出:幼儿应该有爱父母、爱长辈、爱老师、爱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在宝贝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应该学会主动去爱人,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爱和关心。
让幼儿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爱、体会爱、回馈爱,再从家庭的爱延伸到对班级和幼儿园的爱,让孩子们学习互助,学习谦让,学会分享,建构和谐的社会交往关系。
01
总园大一班
《评估指南》明确提到: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讨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提升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那么我们从幼儿和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中,能够获得一种由内生长出来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得孩子和教师获得更多创造力和新鲜感。
02
总园大二班
各班教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从幼儿视角出发,追随幼儿的兴趣,倾听幼儿的声音,根据孩子们继发的兴趣点,积极参加有关爱的探究活动,提高感受,表达和行动能力,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爱的深入探究。孩子在亲身体验与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发现、探索,从此孩子的内心深处便植入了对收获爱与表达爱的憧憬与渴望。
03
航天大一班
通过倾听记录幼儿的经验及需要,老师们用眼睛去看他们的行为,用耳朵去听他们的声音,通过观察幼儿的表情和状态,真实的理解孩子们内心的想法。审视分析课程活动中的教育价值,善用多种渠道收集问题,不断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支持幼儿自主发现。观察幼儿需求,支持创意表征,教师为幼儿搭建探索学习的支架,创造真实的情景,拓展新的生成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独特、创新、个性化的微课程故事。
02
航天中一班
幼儿园的生活是忙碌、细碎的,在细碎的时光里,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幼儿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对话。孩子们的对话看似漫不经心,但其中蕴藏着他们对生活经验的审思、对生命意识的表达。这些对话很多时候是偶发的,教师们需要去捕捉这些可能引发幼儿深入思考的契机。这些对话中的疑问,有时教师也无法给出答案,但却可以给孩子们更加开阔的视野。
05
总园小一班
课程探索除了以儿童为中心,还应注重教师的成长。课程引领教师成长,教师同时赋予课程更丰富的内涵与温度。好的教育应该是“好教师”和“好课程”的结合,彼此相辅相成,共长共进。只有有爱的教师,才能教育出有爱的孩子。同时教师还应有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不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所在。
在课程故事里,我们捕捉到的是一双双等待解密的双眼、一张张期待探秘的小脸。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成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因此,课程的视点只有基于儿童,源自生活,才有推进的可能。我们的老师们尝试选择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寻常时刻、搜集孩子探索发现中的问题疑惑、介入孩子经验生长的支架策略,认识儿童解读儿童,站在儿童的需求和自我发展的角度,给予课程延续和挖掘的可能性帮助,获得自我能力积蓄,获得适合的成长。
共勉
传递爱的力量
////////
对于每个人来说,身边熟悉的人,无论近亲或是远邻,都是我们心中柔软的存在,他们总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感动。大家庭也是如此,在陪伴和引领孩子们感受爱、学会爱、回报爱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也不忘把自己的一份爱传递给身边的小伙伴。一张微不足道的小纸条,却承载了同伴之间对爱的理解或最真挚的祝福与鼓励,把爱传出去,让爱蔓延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爱的、幸福的人,同时让我们继续做有温度的教育,收获教育带来的幸福感。
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爱是感受你的感受??
愿你自在如风似少年??
我会理解和接受你的每一种情绪,与你共同面对??
爱是你的名字时刻印在我的心底??
爱是理解与支持,是彼此舒服的关系??
爱是学会放手和成全??
孩子对成人的爱是完满的,成人对孩子的爱却缺失了一些东西??
共促
总结提升获成长
////////
活动进入尾声,教研主任白净老师为我们本次教研进行了细致深刻的总结与提升:进行班级微课程的探究,首先要了解主题活动和班本课程的区别,我们在儿童本位和儿童视角观念上的转变很重要,应不断的以儿童的生活经验来激发活动延伸的一个过程。强调课程故事的连续性,不急于求结果,而在于过程的延续性。课程要围绕一个关键点来展开,将探究点聚焦。班本课程以孩子的活动为主,主要在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可以用游戏形式来引出话题并进行推进,也可以适时的渗透幼小衔接内容。要理清课程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即使在有主题的基础上,仍然不忘抓住小点进行拓展延伸。切记“不破不立”,我们要不断的“破”陈旧观念和形式主义,达到活动的高效推进。
写在最后
本次微课程分享活动不仅是一次经验的交流,更是一次智慧的碰撞,它充分展示了各班教师对于课程的生成能力与实施能力。“儿童在心,课程随行”,相信这次活动必将激发全园教师对于班级微课程的持续探究热情。每一刻都有爱在发生,每一刻都有成长的轨迹。我们的课程追随着孩子们的脚步,引领着孩子们感受并回馈来自家人、朋友、老师的爱,带着这份爱去迎接更好的自己。我们的课程故事还在继续,我们的爱也在延续~
END
编辑·撰稿·图影|王一如
初审|白净
终审|成采霞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兰州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