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培训 第905页

本文探讨了环境在主题活动中的教育价值。文章指出,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和理解。环境是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要素,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和发展。文章详细阐述了环境与教学、幼幼、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通过创设开放、自主的生活、游戏和学习空间,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文章还强调了环境作为教育资源的利用,如将环境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家园互动等。因此,重视环境创设和利用,让环境与教育产生良性互动,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强调了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隐性作用,通过结合课题《利用农业资源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创设了富有诗意的农家小院主题墙饰。文章详细描述了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布置,与农家老爷爷交谈了解农家用品,通过动手布置环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相互交流能力。整个过程体现了环境的教育力量和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

本文介绍了农村幼儿园如何通过结合当地资源和自然环境,实施教育并促进幼儿的发展。文章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构建主题,提供适宜物质刺激帮助积累有益经验,组织开放教育活动引导孩子获得成长,参与基地实践培养幼儿品质。通过开发乡土教育,农村幼儿园让孩子在亲近自然、拥抱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发展,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旨在展现农村幼儿园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和当地资源,让课程散发“农”味,成为乡镇中心幼儿园永恒的主题。

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的创设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创设需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以色彩艳丽、造型稚拙简洁的美术为主要表现手法,注重年龄差异,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需求。同时应遵循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发展性、幼儿参与及动态性原则。墙面环境的创设不仅要注重外在装饰,更要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目的,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喜爱的、能产生互动的墙面环境,使其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融入幼儿成长的过程中。

本文描述了一个班级在冬季开展的教育活动,通过带领幼儿去野外感受冬天的气息,增加他们对冬天的感性认识。为了全面了了解冬天的特征,培养幼儿不怕寒冷的性格,班级还进行了环境创设,引导幼儿参与到主题“不怕寒冷,锻炼身体”的讨论和制作中。通过制作雪人和其他作品,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了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设富有吸引力、多样化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观察、探索、创造的热情,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本文强调了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包括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根据美的规律创设环境以及发动幼儿寻找材料和使用多样化装饰手段。通过实践,环境创设作为教育的“隐形课程”,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章呼吁重视构建儿童认读汉字的社会认知环境,并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在家庭方面,家长应将家庭环境与汉字结合,让孩子在认识物品的同时接触和识记汉字。在幼儿方面,幼儿园需营造一个硬环境和软环境,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整合图像、声音、语义、符号来认识汉字。此外,企业、单位和部门应在孩子们可以见到的实物上刻印规范的汉字,增加孩子们的识字机会。构建儿童认读汉字的环境对于语文教学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随着《纲要》的颁布实施,幼儿园开始注重孩子自选活动的多样性和自主性。然而,孩子是否有独处的选择权利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指出,独处是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孩子们需要安静的空间来平衡情绪、享受独处时光。因此,为幼儿创设私秘的小天地变得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了如何通过改造活动室和设立安静的空间如“悄悄屋”,来满足孩子们独处时的需求。“悄悄屋”让孩子们在忙碌的活动之余有个安静的地方,享受快乐、休息和独自解决问题的安全港湾。

现代保育观强调提高幼儿生活质量,重视创设和提供增进幼儿身心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条件和人际心理环境。为提高幼儿生活质量,需创设安全的、开放的、丰富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充分自主地活动,同时建立宽松的、民主的、关爱的、支持的人际心理环境,促使幼儿积极、愉快地发展。教师通过支持性环境,在游戏、生活、学习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满足其合理需求,以情感因素为切入,激发幼儿的动机,给予实践机会,使其在自主的活动中增强自信和力量。实践表明,宽松、愉快、积极、自主的游戏、生活、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是幼儿身心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幼儿生活质量的关键。

本文探讨班级环境创设与幼儿主体性发展的紧密关系。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环境创设不仅能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还能激发其自主性。通过区域化环境的创设,孩子们在感知、操作、学习中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将环境创设活动与主题活动结合,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形成勇于竞争的进取精神。总之,环境创设为幼儿通过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创造了条件,幼儿的活动表现又为环境的再变化提供了依据,利用动态环境能有效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