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
从食物到游戏材料多少种可能性?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不仅是所“言”,
也有所“行”、所“思”、所“创造”
本月我们记录下孩子们
在“你好,小橘子”班本活动中的游戏瞬间
…….
活动生发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了解橘子本身就是从生活契机中引发出的,橘子是孩子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和熟悉的水果之一,但是孩子们对于橘子的认识都是比较浅层的,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当月主题,我们进行了橘子的班本活动,并收集了孩子们感兴趣的关于橘子的问题。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我们从一颗橘子讲起……
嘉嘉:老师,我不喜欢吃橘子,橘子酸酸的。
彤彤:很好吃呀,我最喜欢吃酸酸甜甜的橘子。
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加入到这场味蕾与味道的辩论中。
【“你好,小橘子”脉络图】
【生活,美好富有生机的学习!】
通过看闻摸,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视觉、嗅觉、触觉,感知橘子外部特征。
2.摸触感:不同的橘子摸起来不一样,小橘子摸起来有一颗一颗的小点点,比较软,按下去会弹起来。大大的橘子摸起来皮厚厚的,非常硬。
3.闻气味:橘子皮的味道有点呛人,我都打喷嚏了,里面的果肉香香的,我吃过橘子味儿的糖果。
价值分析
橘子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他们的认知又是片面的,主观的。因此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橘子,让孩子通过最直观的方式:观察、触摸、对比等,了解到橘子有圆有扁、有黄有绿、有光滑有粗糙,幼儿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自主获得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的橘子颜色、形状、触感各不相同等知识经验。
通过小手剥一剥、切一切、晒一晒,多角度了解橘子内部结构。
我们将橘子皮收集起来,进行晒干后,投放到自然材料供幼儿游戏使用。第一天橘皮还是很新鲜的,还有水分;第3 4天开始微微卷起,有点干;第5天颜色变深,一点水分也没有,第7天橘皮身上有些黑黑的,一剥就碎。
第1天 第3、4天
第5天 第7天
价值分析
“指南”中指出:活动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又要有助于拓展其经验和视野。橘子皮的再利用,成为了孩子们在自然材料游戏时的“宠儿。”在比对干、湿橘皮的过程中他们又运用了多种感官来感知物体,并与同伴大胆交流自己的体验,孩子探究与表达自己探究结果的能力自然提升。
在初步认识了橘子后,我们开始品尝橘子,孩子们在剥橘子时,我们的对话……
小语:剥开橘子皮有橘子瓣,橘子瓣像月亮。
木木:橘子外面有白胡子。
蜜蜜:不是白胡子,是须,是橘子的毛。
根据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很多孩子们猜测这是橘子的须,跟着孩子们的疑问我们开始查找资料。
提出的问题,我们和幼儿一起对橘子又展开了一次探索。发现这个白色的线线叫做橘络,是一味中药,可以止咳化痰,吃了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价值分析
对于了解橘络的作用小班的孩子有着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孩子们一层层地剥开橘子,孩子们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不断丰富、提高。
【科学,完成对自然的探索!】
橘子的沉浮
橘子是家家户户常吃的一种水果。但是今天的橘子不仅能吃,还是很重要的实验材料。你们知道没剥皮的橘子和剥了皮的橘子在水里会怎么样吗?
对比观察,我们发现有皮的橘子浮在了水面上,剥掉皮的橘子沉到了水底。原来,没剥皮的橘子橘皮松软,橘子皮上布满了微小的孔,它们就像大大小小的救生圈一样包裹着橘子,所以会浮在水面上。剥了皮的橘子,桔瓣内大部分是水,所以会沉到水里。
橘子橙子大不同
橘子橙子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孩子们会把橙子说是橘子,可他们真的一样吗?
嘉嘉:橙子大,橘子小,不一样。
乐乐:橙子皮太硬了,我想吃但是打不开。
婷婷:橘子太软了,我不小心就弄了个洞。
想吃橙子打不开可怎么办呢?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去验证结论,他们拿着工具开始“破橙行动!”
价值分析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寻找工具,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直接感知这是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在“破橙行动”中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操作获得了不同的经验。
滚橘大赛
不慎滚落的橘子,也成了孩子们游戏的材料,想要橘子滚的远也有方法哦!原来要选择鼓鼓的橘子才能滚得很远,而且我们不能扔橘子,因为橘子会受伤的,就滚得不远了。
橘子叠叠乐
观察对象:蜜蜜4岁、蹦蹦4岁
实录一:
蜜蜜先来到数学区取出3个橘子,正在一层层往上进行叠高,试了4次,第三层橘子总是放不上去,滚掉在地上。她又去拿了2个橘子,换了一种新的叠高方式,她将橘子只叠高2层,但一共摆了3组,嘴里嘟囔着:“这次终于不会掉了。”
实录二:
蹦蹦在蜜蜜叠高过程中,也坐到了一旁,观察了半分钟左右,他也开始利用橘子叠高,他也是先拿取了2个橘子进行叠高,成功后开心地露出笑容,一旁的蜜蜜说:“你不要跟我学。”蹦蹦没有理睬,又去拿了一个橘子继续进行三层橘子垒高,第一次没有成功,他从旁边蜜蜜那拿走了一个橘子,蜜蜜没有制止,第二次依旧没有成功掉落下来了,第三次又掉落下来了,两个人看到橘子掉落非常的开心,直到第四次才成功垒高。
分析:
简单地把橘子一块块地往上叠起来,或者一块接一块地平铺成一列,试图将橘子堆高,然后再观察橘子掉落,重复进行。此时幼儿往往不注意重叠或排列整齐,只注意能叠多高的“橘子宝塔”。即单一维度的垒高。
【艺术,让儿童更像大师!】
橘子,到这已经完全转换了原本的能量,充分与自然物进行交互,完成了从食物到游戏材料的转变。
他们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创造,天赋无需刻意,因为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我们将利用身边更多的“熟悉物”
探索更多全新而“陌生”的创造。
-END-
图片 | 小六班
撰写 | 李 萌
编辑 | 朱思佳
审核 | 朱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