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教师观察力培养研究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要:视域融合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视域融合?在幼儿教师观察力培养实践中,对视域融合的理解,也存在诸多认知屏障,无法全面理解视域及其融合的特点,也未能更好地运用视域融合来审视幼儿教育问题。本文将从幼儿教师对视域融合的不解入手,来探析其成因,并提出基于视域融合的观察力培养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师;视域融合;观察力培养

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观察力很关键,也是衡量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教师的观察力,起始于对幼儿日常生活行为表现的观察,并从中来界定幼儿心智成长特点,给予有效的教育和指导。但遗憾的是,很多幼儿教师,并不具有应有的观察力,相关课程设置较少,也制约了幼儿教师观察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对幼儿教师观察力的研究,强调教师观察力,通过知识讲座、实训活动等方式来提升幼儿教师观察力,其效果也不理想。

1幼儿教师观察力不足的具体表现

从“视域”的基本内涵来看,表现为所能看到的区域,而这个区域,也包括基于某种认知视角所能看到的一切。在幼儿教师观察力调查中发现,虽然很多幼师也认识到观察力的重要性,也在阅读和学习不同的介绍观察方法的书籍,但对于观察力的内涵及观察力的培养和应用,仍然存在诸多认知障碍。(1)存在成人视域与儿童视域的割裂问题。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教育实践中,往往将成人视域强加于幼儿行为中,如利用成人思维来观察幼儿,来表达对幼儿行为的干预意识,但结果往往脱离儿童的真实情境,难以更好的化解幼儿行为难题。事实上,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其儿童视域是其自身身心成长的重要特点,其想法、行为、情感表现等都具有儿童性特征。教师在观察儿童时,应该藉由儿童世界观来了解儿童的身心意识,来正确的透过儿童行为,来表达教育思想。如一些教师以自我成人意识去观察、分析、评判幼儿行为,习惯从教育经验中来回应幼儿,导致教师的观察与教育活动的展开,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也产生更多“读不懂儿童这本书”的尴尬。成人视域脱离了儿童行为背后的儿童认知与实际,也让教师的观察陷入被动。(2)存在理论视域与实践视域隔裂问题。视域是反映观察力的重要依据,对于幼儿教师,其在观察幼儿行为时,不能单纯依据自身感官来评判幼儿行为,而是要藉由儿童的认知情境,来搜寻有意义的教育信息。一些幼儿教师,在观察幼儿时,对幼儿行为进行全程记录,看到什么,记录什么,未能真正从相关理论体系和知识中,去筛选值得关注的地方。由此带来理论视域信息庞杂,无法有效解释实践视域的特点。事实上,对于实践视域,要建立在理论视域基础上,引入幼儿教师自身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明确应该记录什么,应该探索什么,挖掘幼儿行为所反映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幼儿教师的观察技能水平。(3)存在个人视域与他人视域的割裂问题。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观察时,往往基于自我的生活经验,来了解和获取幼儿的心理、行为变化,来探析对幼儿成长的解决思路。由于不同教师生活经验、理论兴趣知识的差异性,面对同样的幼儿情境,其所“看到”与“表现”出的视域结果并非一致。如我们在对某些现象的理解上,个人观点与他人观点也并非完全相同。也就是说,藉由观察者自身的“经验”差异性,对所看到的问题都会存在“洞见”与“不见”,由此在解释幼儿行为时,也会带来“误解”。

2重新认识“视域融合”,挖掘观察本质

观察力的培养,要了解观察的本质,而视域融合为幼儿教师提升观察力提供了理论支撑。观察是藉由现象的关注来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对于幼儿教育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不仅要理解其行为方式,还要融入儿童世界,去理解儿童,不能单纯地强调解释儿童行为。也就是说,在观察中,教师不能放弃自己视域内的理解,还要兼顾儿童视域的要求,从视域融合中来逐渐了解被观察对象。因此,需要从三方面来获得视域融合。一是强调幼儿教师将个人视域与儿童视域进行融合。在陶行知创办“中华儿童教育研究社”时,其社歌中有“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发现你的小孩”。其思想在于强调对待儿童教育,我们要走进儿童,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甚至将自己变成儿童,从儿童的立场来认识儿童,理解儿童。二是强调将理论视域与实践视域进行融合。怎样将观察与理论、实践相结合?幼儿教师要在学习中、实践中,一方面加强观察理论知识的学习,去了解儿童观察教育的积极意义,寻找更好的表达儿童情志的方法、路径,只有将自己的理解与教育实践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贴近幼儿的心理需求,才能算是理解儿童。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要强调幼儿教师的专业观察力,从自身的观察实践中来探析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因此,如心理学上将观察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作为视域融合的有效途径,从儿童的行为学、心理学上来强调教师的观察方法,突出对儿童意识的观照,以获取对儿童行为的检验、反思与修正。三是将个人视域与他人视域相结合。每一个教师在观察实践中的认知并非一致,只有系统的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从对儿童的实践观察中来探析儿童的心理、认知行为,结合幼儿教师之间的讨论、分析,来了解和归纳观察力的有效方法。每个教师都要不断反思,要参与集体讨论和评判,将自我观察与个人思维,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来纠正解读偏颇,来提升观察力的合理性。

3培养幼儿教师观察力的有效路径

从视域融合视角来探析观察力的培养,主要从三方面来着手。一是强调与儿童的交流对话。就是要走进儿童,了解儿童,倾听儿童,并理解儿童的认知行为。二是要强调与自己对话。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反思自我,反思观察,反思对儿童行为的解释合理性。三是要与他人对话。从观察实践与现象中,积极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共同评价和提升观察力。事实上,对于教师的观察力培养,并非仅限于此,还要从观察能力提升上进行系统化训练,包括对观察练习的参与、组织随机观察、明确目标的有意观察等活动。一是以小组观察方式来形成观察记录。通过将教师进行分组,围绕预先设置的无明确观察、非参与性观察活动任务,让教师用10分钟时间,对班级儿童进行自由观察。包括教室环境,课堂活动,锁定观察对象,了解某个儿童的行为过程。二是确立观察对象。设定15分钟的正式观察任务,让每个教师对各自观察对象进行记录,包括文字,图片,录像、录音等内容,并归结为观察记录。三是对观察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对各组观察内容及相关的事件、行为进行提炼,并初步进行解析和讨论,剖析隐含的教育契机,以及对教师观察内容进行评价,调整观察点和提出观察建议。四是集体讨论,并进行多元化解读。根据各组代表对观察活动、观察内容、观察行为、观察记录的探析,围绕某一事件进行多视角分析和讨论,激发幼儿教师的观察意识,增强对不同观察案例的深刻解读,提出有效的改进观察的方法和建议。总之,利用视域融合思路来培养教师的观察力,体现了对儿童视域、他人视域的综合,并从不同立场、方法上来追求视域融合,增强教师的交流、倾听、学习能力,也让教师的观察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加渔,向晶.儿童研究的视域融合[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7):76-82.

[2]林正范.试论教师观察行为[J].教育研究,2007(9):66-70.

[3]苏尚锋,张景斌.教师教育中的理解与视域融合[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3):1-5.

作者:韩涛 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育学院

【幼儿教师观察力培养研究】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教师观察力培养研究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