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支持幼儿

跨越学习难点










案例背景

海春轩塔是东台历史上的地标性建筑,至今仍然散发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是东台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我园中班年级组教师在构建“我们的城市”主题课程时,对“海春轩塔”这一资源从幼儿可探究(问题)、可感知(方法)、可创造(游戏)的角度进行了审议,开发了寻访、观察、写生、搭建等教育活动。

对中班幼儿来说,搭建“海春轩塔”适合吗?幼儿会碰到哪些困难,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教师在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支持幼儿跨越学习的难点呢?   



 案例呈现 



01 印象中的海春轩塔

海春轩塔又叫西溪宝塔,简称宝塔。根据调查显示,班级中78%的幼儿都知道西溪宝塔,50%的幼儿跟家人有去过。

教师和幼儿围绕“海春轩塔”的形态、结构进行谈话交流,回忆已有经验。如宝塔是什么样的?跟房子有哪里不一样?

谈话之后,孩子们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宝塔。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从孩子们画的“西溪宝塔”中我们看到,幼儿对宝塔有一定的印象,有塔尖、塔身、多层等特点。但是,不难看出,幼儿画的宝塔层数、形状各不相同,尤其是每一层的叠梁短檐这一特征,只有少数幼儿关注到。

分析: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有去过宝塔,但是并没有从形态、结构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所以幼儿对宝塔的认识是比较肤浅和模糊的。搭建宝塔活动,需要对宝塔的特征有足够的了解,否则会演变为教师导演下的搭建。




02 实地考察海春轩塔

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于2021年6月2日上午9:30组织幼儿来到西溪宝塔所在地,进行了近距离的考察活动。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来到真的塔前,孩子们欢呼雀跃。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哇哦,这么高!

上面有窗户耶,还住着小人呢。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还有大门。

 塔有几层啊?我们一起数数。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7层。

不对,还有塔尖。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我们走过去,靠近一点,看看还有什么秘密。

砖上有字呢,这一边也有,这一边也有,这一边还有……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数数看,有几面呀?

8个面,9个面,10个面。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怎么会不一样呢?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数?

记住从那儿开始,这里有个记号。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终于数出8个面。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塔很高吗?

是不是每一层一样高呢?

不一样,第一层高好多呢。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高高的宝塔,工程师们是怎样造出来的,先要做什么?

先画出来,画个样子,设计图纸。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现在我们也来当工程师,把宝塔的样子画下来,回去就可以向没有来的小朋友介绍了。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20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21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22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23张图片

从幼儿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幼儿经验的变化。虽然有三名幼儿没有画出7层的宝塔,但是所有作品有了更多的共同认识:宝塔底大上小,层层有面和檐,第一层有大门,每一层有小门,顶部有塔尖。

分析:

宝塔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样式,实际考察是幼儿主动学习、形成经验的重要途径。在活动现场,幼儿感知到宝塔的高大、层级、多面,采用了目测、触摸、比较等方法,现场写生为搭建宝塔做了充分的经验准备。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幼儿对宝塔的经验有明显改变。




03 第一次搭建

(解决“高”的问题)

2021年6月3日上午9:40,小小建造师们开工了,三人一组合作建构起心中的宝塔。他们选用中长型木块和小正方形木块搭宝塔的第一层,刚开始很顺利,用4块小方块做最下面的垫层,再用4块中长型木块搭第一层面,就这样一边调整一边交替进行着,很顺利。当搭到第5层时徐沁瑶发现:“怎么我们的宝塔这么矮呢?”我在一旁观察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办呢?王惠颖说斜了,经过调整后还是没有变高。三人一起数,是5层,还差2层,继续搭建完成了7层。幼儿还是不满意,为什么还是这么矮呢?

我说是啊,怎么还是这么矮?有办法把宝塔变得高一些吗?

仇志远说,我们拿的是细的,要拿粗一点的。

其实,仇志远是说要厚一些的积木。孩子们立即去找厚的方块进行调整。

在调整的过程中,王惠颖建议把上面的层面拿掉再替换四角的细的小方块。

仇志远发现2个薄方块合起来跟厚的一样用。

替换第四层的时候塔倒塌了,三个人很失落。

我立即和孩子们交谈,告诉他们,我们美丽的幼儿园就是建造工程们一遍遍修改图纸、审图、到工地放线,再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建造,最后完工的。小建造师很受启发,决定从头再来建构宝塔。

这一次搭建的时候,他们都选用的是厚一点的小方块积木做架高宝塔的层面,而且把前期的搭建经验运用起来,边搭建边调整,合作很默契,很快宝塔搭建成功,为之很快乐。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24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25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26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27张图片

分析:

宝塔高又高,有8层,这是幼儿对宝塔的第一印象。幼儿发现自己搭建的宝塔没有高又高的典型特征时,引发了思考,并有了寻求改进的行动。在行动中,幼儿先是无意地使用材料,后来从结果中发现了材料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经验有利于迁移和运用到其他搭建中,这就是情境中学习的效果。

还有一点,虽然幼儿实地考察都达成共识,塔是有八个面,但是自始自终都没有幼儿提出改进的意见,因此教师并不强求幼儿搭建八个面的宝塔。




04 第二次搭建

(解决“更高”的问题)

2021年6月4日上午9:50小建造师们看着自己建构的作品很是欢喜。

咦?还是不够高啊?赵一阳说。

孩子们拿来上次的写生宝塔对照,又一次陷入沉思……

为什么还是不够高呢?问题出在哪里呢?

图片上的第一层很高,又大又高。

第二层矮一些。

我们的从上到下都一样高。

师:如果重新搭,可以怎么改进?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如果重新搭,可以怎么改进?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29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30张图片


把第一层和第二层区分开来,让第一层变得高高的。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用2个小正方形架高层面。

用2个这样会倒的。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怎么可能会倒啊?


幼儿试试是否可以搭高一点。当一角的正方形小方块垒高10个时发现有点高,担心倒塌,商量着拿掉4个。

超级高,就像个房子了。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这么高都要散架了。

第一层一定要稳稳的,现在要散架了,怎样让它变得稳稳的呢?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把歪了的小方块摆整齐。

 可以把空档填满。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孩子们用“填满”的方法把第一层稳稳建造好了,并且四周还用中长形积木加固了。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40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41张图片

小建造师们解决了如何让第一层变高的问题之后再搭建第二层、第三层,一直到第七层……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42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43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44张图片

分析:

“还是不够高啊”,在幼儿的经验中,塔的“高又高”是第一特征。情境中的问题激发了幼儿的搭建和改进,幼儿在对实物和图片进行比对后,认为应该把第一层搭建得高高的。于是幼儿对第一层进行了调整,用叠加的方式搭建,随之出现了不太稳定的问题,怎么办?幼儿再次审视实物宝塔的结构,尝试用了填充和加固的方法解决了不太稳定的问题。幼儿不仅能自己发现问题,而且能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就是在情境中学习的优势。




05 第三次搭建

(解决翘角材料和方法问题)

2021年6月7日上午9:40小建造师们依然来到建构区欣赏着他们作品——海春轩塔。

“我们的宝塔还差点什么。”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我追问:图片上宝塔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你们能找到吗?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这里有凸出来的地方,我们的没有。

你们想把这个凸出来的地方搭建出来吗?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我昨天就想到了用那个搭。(手指半圆形积木)

我们去试一试。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仇志远把一边的架高小方块积木往里面推了一点,把半圆形积木竖着放在一边,没有成功,半圆形积木掉下来了,他用同样的方法又试了几次,还是掉下来了。

赵一阳拿一个架高小方块直接放在边上,认为是凸出来了。他又把半圆形积木横着摆放宝塔层面上,发现空间有点小放不下,他小心翼翼的挪动一点后把半圆形积木再次横放进去,空间还是不够。

仇志远轻轻的把对应的另一个小方块也向外挪动一点点,半圆积木巧巧的放进去了,小有成功!

就这样三人合作、分工调整每一层的小方块、轻轻地把半圆积木横放在宝塔层面上,还有第二面、第三面……

调整到第四面时,空间不够放4个半圆形积木,怎么办?小建造师们又一次陷入沉思…..

徐沁瑶没有放弃,继续搭建。她发现调整后小方块有一点点斜着,特别像塔的尖角,仇志远说半圆形积木横放在层面上像是塔的屋檐,这是他们获得的一大惊喜。我也参与到游戏中,说斜着放的小方块积木像塔的尖角,还可以节约空间哦。

赵一阳拍下自己的小脑袋说:“我们把小方块都斜着放,空间就变大了,半圆积木都可以放进去。”

一层成功了,又一层成功了……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50张图片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幼师课件网第51张图片

分析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有去过宝塔,但是并没有从形态、结构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所以幼儿对宝塔的认识是比较肤浅和模糊的。搭建宝塔活动,需要对宝塔的特征有足够的了解,否则会演变为教师导演下的搭建。













幼儿获得的经验

1.教师和幼儿围绕“海春轩塔”的形态、结构进行谈话交流,回忆已有经验。

2.幼儿走进观察海春轩塔,对其形态、结构有了进一步认识,宝塔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样式,幼儿感知到宝塔的高大、层级、多面,采用了目测、触摸、比较等方法,现场写生为搭建宝塔做了充分的经验准备。

3.第一次搭建时,宝塔高又高,有8层,这是幼儿对宝塔的第一印象。幼儿发现自己搭建的宝塔没有高又高的典型特征时,引发了思考,并有了寻求改进的行动。在行动中,幼儿先是无意地使用材料,后来从结果中发现了材料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经验有利于迁移和运用到其他搭建中,解决“高”的问题。

4.第二次搭建时,“还是不够高啊”,在幼儿的经验中,塔的“高又高”是第一特征。幼儿在对实物和图片进行比对后,认为应该把第一层搭建得高高的。于是对第一层进行了调整,用叠加的方式搭建,随之出现了不太稳定的问题,怎么办?幼儿再次审视实物宝塔的结构,尝试用了填充和加固的方法解决了不太稳定的问题。幼儿不仅能自己发现问题,而且能想办法解决问题,解决“更高”的问题。

5.第三次搭建时,幼儿发现自建的塔没有翘角、飞檐的重要特征并幼儿尝试、寻找合适的积木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有了明显的目的,采用的学习策略是尝试、调整,反复的操作,解决翘角材料和方法问题。









反思

1.尊重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搭建的“海春轩塔”,与实际的塔相比有许多不同,最显著的一点是4面,而不是8面。幼儿至始至终都没有关注这一点,更没有提出改进的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认知水平,没有强求让幼儿完全按照实地考察的“图纸”去建构。教师不仅观察幼儿游戏,而且进行了价值判断,搭建超过4面的立体建筑,超出了中班幼儿的搭建能力。我们看到,最终幼儿搭建的四面塔已经具有了塔的一般特征,符合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2.分析难点适当支持。搭建“海春轩塔”不是复制,而是用积木这一材料,表征“塔”的主要特征,是一件创造性“工作”。观察实物和图示、选用积木、有目的地组合,难在哪里?教师观察中发现了层高和短檐两个难点。解决层高的问题用了比较、选择的方法,幼儿尝试在前,教师“提醒”在后,“提醒”幼儿对结果进行思考,得出经验。解决“短檐”的问题,教师还是等待幼儿自己发现这一特征,然后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积木,放在不同的位置,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应该清楚他们的学习困难,少做多观察,少做多启发。








案例点评

搭建“海春轩塔”是“我们的城市”中的一个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关注幼儿游戏中的困难,通过适宜的指导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解决问题,跨越学习难点。

1.真实情境中主动建构塔的形态特征。教师带领幼儿实地考察,并组织有顺序的观察,将难点化作幼儿的感知、操作、体验活动,对帮助幼儿认识塔的特征起到了支持和引导作用。在实际情境中,幼儿围着塔身走、定点数数、观察写生,全方位探究宝塔的形态特征,获得了塔的整体印象,为搭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后来的搭建中,幼儿借助自己的写生作品进行对比,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说明实际考察是非常重要的。

2.问题情境中主动调整搭建方法。我们知道,幼儿的学习与情境密不可分,搭建宝塔活动具有很强的情境性,问题也蕴含在搭建的情境之中,因此我们看到了幼儿的主动探究和智慧成长。宝塔不够高怎么办?幼儿选用不同的积木,对结果的考察调整,让幼儿发现了不同积木的建构效果,以及积木之间的大小厚薄可以转换。每一层都有飞檐,怎么搭?摆放位置的一次次调整,积木的一次次选择,幼儿的操作中伴有思维活动,最显著的是表征思维。 














素材来源|江苏盐城东台市幼儿园惠阳路分园

责编|赵彩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课程故事|跨过一二三道坎儿,“海春轩塔”终于搭成了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