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海晟实验园 田梦迪
当幼儿走进幼儿园大班的教室,我们听到最多的词就是“幼小衔接”。大班一学年中,教师、家长、幼儿都在齐心协力地为进入小学做准备。我们所做的准备是高效的还是徒劳的?只有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在清楚小学需要幼儿具备哪些能力的基础上,在认真倾听幼儿心声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科学地做好入学准备。
一、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学习交往技能,科学做好入学准备
我们班晴晴小朋友的心声:回答问题,我总担心说错,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我怕自己做得不好,他们会嘲笑我。我们会发现,班中有像晴晴小朋友一样不爱表达、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常常独来独往、沉默寡言的幼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情绪紧张,不愿参与,对于这样社交能力较弱,胆小缺乏自信的幼儿,我们要在入学前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和表达能力,我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01
以强带弱的小组游戏形式,发挥自身优势
可以让班中能力较强、性格外向的幼儿带着能力较弱,不愿表达交流的幼儿参与活动。安排座位时也可将他们安排在一起,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参与游戏。比如我们在教育活动中组织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比赛:进行摩擦力的实验并记录。晨晨小朋友和晴晴小朋友一组做实验,实验记录又快又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获得了全班第一名。晴晴小朋友虽然不爱表达,但她绘画、记录能力强,晨晨负责获取数据,晴晴负责记录,二人配合默契,获得了第一名。在这过程中内向的晴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同伴交往合作,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02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交往技能,创造表达机会
我们除了在教育活动、活动区游戏时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外,还会充分利用幼儿在园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内向的幼儿多创造可以参与和表达的机会。比如每日天气预报的播报;每日餐前的“小小厨师长”报菜名;向其他班级借还材料;户外前的整队值日生;餐前、喝奶后的环节活动时间播报新闻或说一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对于交往能力较弱的幼儿,这些活动可以循序渐进进行,先和最好的朋友说,再到小组讨论,最后全班分享。多给予交往能力弱的幼儿承担力所能及任务的机会。
03
充分给予幼儿肯定,提高幼儿自信心
当幼儿内向又缺乏自信时就会很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怕自己说错,怕同伴和老师的目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要对他们的态度温柔友好,多与他们交流感兴趣的事情,让他们充分信任自己。其次当他们勇敢回答问题时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晴晴这样的小朋友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在同伴面前,营造一个被老师和同伴充分肯定和接受的氛围,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就会提升,久而久之就愿意尝试参与和表达了。
二、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还听到了类似甜甜小朋友的心声:幼儿园放学后还有周末我有很多课,没有时间休息,幼儿园里老师留的观察小作业我根本没时间完成。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并不需要上诸多课外补习,提前做小学内容的知识储备。最重要的是幼儿要学会如何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1
培养幼儿良好的时间观念,提高做事效率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会有一些小朋友出现拖拉、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情况,这就是因为缺乏正确的时间观念。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时间观念至关重要。
在大班的数学活动中我首先教会幼儿认识时间,认识钟表,让幼儿自己绘画时钟和不同时间应该做的事,按照时间顺序将作息时间表贴在班级中。同时引导家长在家中也为幼儿制定这样的时间表,共同强化幼儿的时间观念。
通过多样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学会珍惜时间。我们会经常进行竞赛类游戏,比如接力赛跑;在规定时间内小组合作绘画;词语短句传话比赛;区域活动结束后收拾材料的比赛等。幼儿在这样的比赛中为自己计时,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快一点、进步一点,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尤为高涨,也知道了要抓紧时间做事。通过有关珍惜时间的绘本阅读,故事《等明天》等文学作品让幼儿了解时间是不可逆的,在一点点流逝,今日事今日毕。
在拥有良好时间观念,知道时间重要性的同时,提高做事的效率也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尤为重要。比如我们在学习一首诗歌时,学习效率高的幼儿就会奖励先到楼道挑选玩具进行游戏,集中注意力做完一件事后,可以优先选择下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奖励促进法提高幼儿的做事效率。
2
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大班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帮助大班幼儿顺利从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
1、利用多样的活动形式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在每一次讲故事、阅读绘本、学习诗歌等语言活动前都会给幼儿提出一到两个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倾听。在复习学过的古诗、歌曲时,我会请幼儿轮流说、接唱歌曲,这样可以间接提醒幼儿要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自己才能正确回答。在进行词汇练习游戏时,我会故意用错一两个词语,请幼儿认真辨别并更正恰当词语。平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留的小作业也会请小朋友们重复,播放录音故事也会一句句地请幼儿倾听后叙述,既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2、每日积累,持之以恒,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观察是幼儿学习、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养成认真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会让幼儿在小学的学习事半功倍。
我们会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会让幼儿带着问题通过观察找寻答案。比如幼儿都很喜欢的找不同游戏,每天利用环节活动时间让幼儿观察图片找出图中的细微不同,逐渐加大难度,幼儿便会更细致地观察。
科学区和自然角的活动更能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不论是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还是科学实验的过程及结果都需要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观察后做记录进行比较。平时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些观察家长、老师、同伴的游戏,在幼儿园到户外散步时观察自然物,学会善于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同时教会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要有序观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一点点地观察;学会观察事物的典型特征,抓住事物最突出的特点,按照正确的观察方法每日引导幼儿积极观察,孩子们都将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3、善用图画、符号及时记录,培养幼儿勤记录的良好习惯
大班幼儿在观察和理解后,用自己明白的符号记录所听所见,观察到的内容,这也更能激发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我们一贯坚持在语言区阅读绘本时把自己观察到的、理解的绘本内容用图画、图像、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活动区结束后分享给同伴。在棋区和益智区的小朋友们会记录棋局的输赢,幼儿创新的玩法和制定的新规则也鼓励幼儿及时记录和分享。在自然角、新闻角、天气播报处都给予幼儿及时记录的机会,比如他们听到一个有趣的新鲜事会及时绘画下来贴在新闻角处,每天植物的生长变化,幼儿会一早来园观察记录。
我们会将新颖有趣的记录方式展现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也会奖励那些每天坚持记录的小朋友。通过家园配合鼓励幼儿在家中也将自己发现的现象、有趣的问题、独具创意的想法用自己喜欢并理解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做为步入小学后,记录老师的话语、自己的问题、同伴的解题方法等都打下了基础。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仍应坚持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形式,通过多样的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的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充实他们的每日生活,体验更多、收获更多,自然过渡到小学生活。
—— END ——
版权声明
本文为《学前教育》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注明“本文来源《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扫描二维码
传播教师自己的声音 陪伴教师幸福地成长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期待!
如果您想订阅《学前教育》幼教版,您可选择以下订阅方式:
1.拨打订阅热线:83558381或83552129;
2.在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150。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