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工作,也是形成性评价的过程。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新西兰全国上下掀起教育改革运动,将观察记录尝试书写为学习故事,并形成一套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学生的一种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善于发现个体优势,学习故事渐渐进入中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中。
在实践中,老师或园长总有这样那样的疑惑,如观察记录是为谁写,如何写?我们所记录的是否有儿童?如何能捕捉到传说中的“哇时刻”?一个个的“哇”是否可以生成课程?
基于问题,我们出发。《育儿周刊》社日前联合国内资深学习故事研究者、全国知名幼儿园以及名园长、优秀老师,共同进行“给儿童想要的观察和记录——聚焦观察记录之问之策”,开展工作坊式的研讨、碰撞与实践。本文是对工作坊中发生的疑惑点、关键点的呈现,一起来看。
周 菁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博士
北京教科院早教所兼职教研员
爱折腾爱追问的“非主流”教育工作者
随身携带钩针随时编织的大龄儿童
观察记录到底是为了谁而写?观察记录完成之后,就尘封在了档案室?
幼儿园的各种工作应该坚持“先人后事”的原则,其中的人既指向老师自己,又指向儿童。
在观察、记录之前,首先应把儿童放在第一位。儿童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焦点、重点,因为幼儿园中有了孩子,我们才是老师,没有孩子,幼儿园只是一个房子。
认识到每个孩子内心最根本的孤独是什么(薇薇安.嘉辛.佩利,选自《直升机男孩》)。不光是孩子,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可能会有那么一块地方不为人知,或者不为人接纳和理解。这不是指幼儿园中“性格孤僻”的孩子,而是每个孩子。在大家眼中有些孩子可能特别活泼开朗,各种事情游刃有余,但他们也许仍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地方需要我们去看见、解读、接纳。
在观察记录的书写中,“自己”也很重要。包括你的想法、感受、理解、情感、认知,这些终将折射在跟孩子的交往和互动里。观察记录中儿童视角的重要性,不仅是因为孩子希望我们看到,还包括在运用儿童视角进行观察的同时感受到教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即便是相同的观察对象,在观察和解读时也会有不同理解,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孩子。把之前写好的观察记录拿出来重新审视,可能会有新理解,这是透过一个思考的镜头看世界、看孩子。无论你是选择平视还是仰视,不同视角背后都折射出观察者的思考。
观察记录也为家长而写。1996年,新西兰正式颁布国家幼教课程大纲《Te Wh a riki》,它为新西兰0一5岁幼教机构和教师们指明幼儿教育的方向和目标。《Te Wh a riki》提出四大原则,其中一条强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家庭和社区是幼儿教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观察记录的书写可以让家长、学校、儿童形成链接,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指南》和《纲要》都在强调重视学习过程,学习故事也是如此。老师要聚焦在孩子的学习过程,它的发生、发展原因,理解学习过程对孩子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孩子自身通过学习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价值。
学习故事的背后是一种形成性评价,能够推动孩子不断学习。学习故事是在日常教学情境中所做的观察,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儿童学习过程的一系列“哇时刻”。它的目的和意图,在于相信儿童,相信他们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在于转变评价视角,关注儿童能做的、感兴趣的事,而不是聚焦暂时做不到的、欠缺的地方。在于赋予价值,看到孩子已经能做的事及其重要性,以长促短,拓展延伸未来的可能性。
这样一种注意、识别、回应的评价过程像一种行动研究,每写一个故事就是对孩子的一次研究。教师的观察就是收集关于孩子的数据和信息,分析解读,对儿童的识别就是对研究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对孩子进行评价时要基于孩子已有的水平和经验。当我们在评价孩子时,价值观很重要,主要是儿童观、课程观、学习和发展观,共同影响着我们评价孩子、价值赋予的过程。
孩子是观察最好的老师,可以留意儿童在观察时,从眼神到动作到身体姿态,甚至是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向他们学习用N种姿态去倾听和观察,N种姿态背后是对周围世界的好奇。
观察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指导孩子,而是为了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所见所思所想,从而走进他的世界。该蹲的时候蹲,该趴的时候趴,该站的时候站。这样才有可能看到孩子的感受,捕捉到细节。
在一起是一种状态,跟孩子在一起可能是相互陪伴,不一定是老师在陪伴他,有可能是他在陪伴老师。无论怎样,先和孩子在一起,思考和孩子在一起的状态,之后才是对话和鼓励。儿童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和儿童在一起,就是相信儿童自身的力量。
在拉丁语里最初是这样解读的,评价就是“坐在一起”。喜欢儿童,与他们在一起,出于不同的目的观察他们的行为。作为一个观察者、一个坐在儿童旁边的人,其另外的涵义是“尊重他人地位和尊严”。感谢儿童让我们有幸走进其生活,和他们一起快乐。与儿童待在一起,反思自己是如何观察儿童并向他们学习。(摘自《聚焦式观察:儿童观察、评价与课程设计》p183)
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心理、身体和精神健康,因归属感和知道自己在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而安心、踏实。社会和未来的传承需要儿童,儿童本身的存在就是在做贡献,要让孩子感到心安和踏实,一要有归属感,二要有价值感。
第一个原则是激发力量和赋权。激发孩子自身成长的力量,赋权给孩子,建构儿童作为积极主动学习者的形象和自我认知。
注重整体发展。一个故事能呈现很多元素,分析的时候可能会把它分5大领域,但它是整体发展的过程,影响着孩子学习的整体状态。
调动家庭和社区的力量。家长和幼儿园之间不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家长是合作伙伴,家长能更了解幼儿园之外的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愿景,我们需要对话和沟通,互相合作,形成共识。
关系的重要性。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但不是孤立的儿童,他也是身处关系中。没有好关系就没有好课程,一个有热情、有力量的老师,是把关系放在教学实践的核心位置。
基于这些原则,我们需要改变评价的视角,发现孩子的优点、发现他们能做的、发现他们感兴趣的。
有的老师觉得写观察记录的挑战在于,自己说出来的话含有主观意愿。当觉察到这一点说明老师已经开始觉察自己的语言习惯了,可以有意识地练习写观察记录时的表达方式。?
很多老师认为要客观地观察,精准地识别,但真的能做到吗?《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一书中提到:
在建议教师通过认真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来研究儿童时,我们也正是在借助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工具来获得最大程度的客观与公正,从教师开始观察与自己一起生活和学习的儿童的那一刻起,绝对的客观就是不可能的,而且客观性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有教师非要去追求这种绝对的客观性,将会导致他们成为没有责任感的,不对儿童作出积极回应的人。
对儿童来讲拥有一个不做任何记录但非常关心他们的教师,远比拥有一个态度冷漠,只知一丝不苟记录的记录者要好得多,但是如果我们不追求这种绝对的客观(即去除所有情感),那么我们就要尽力找出影响某些教师作出曲解记录的个人和主观情感因素。因为这些教师向我们描述的某些儿童的样子,有可能根本不是该儿童的状况。?
从中可知,观察和记录只是一种工具,这个工具帮助我们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我们追求的目标是最大程度的客观与公正,而不是绝对的。
06/?
广义的观察是对人或事物仔细查看,使用感官(不止是眼睛)对事物获取觉知。观察的第一步是留意和注意;其次是聚焦观察对象和环境影响;再融入“主观”和记录;最后是分析和解读。
瑞吉欧对倾听的阐释是,对倾听他人和被他人倾听秉持开放和敏感态度,不仅是用我们的耳朵来听,还要用我们所有感官(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和方向感)来听。
心理行为的背后,总会伴随着一种情绪,通常是好奇、渴望、怀疑、兴趣。老师要带着好奇去观察和倾听才有可能听到你感兴趣的内容。
倾听,是一个主动形式的动词,它包括阐释,赋予信息意义,以及重视提供信息的人。观察是基于老师的主动选择,在听的过程中,会一边听一边理解对方说的话,然后赋予信息意义,在听他人说话时,眼睛是否看着对方、是否专心致志,都是重视提供信息者的体现。(卡丽娜.里纳尔迪《对话瑞吉欧.艾米利亚:倾听、研究与学习》)
倾听并不容易,它要求我们能清楚意识到并能暂时放弃自己的评判,尤其是我们的偏见,还要求我们有一种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变化。倾听是一种连接的方式,也是一种尊重主体性的体现。
那么你愿意为倾听儿童的心声付出哪些努力呢?薇薇安.嘉辛.佩利在《直升机男孩:教室里说故事的魅力》一书中是这样做的:
“孩子们的故事,我都会听三次:一次是他们说故事我记录的时候,一次是他们演出的时候,一次是我回到家听录音带将故事整理成文字的时候。”孩子的一句话可能就是一个故事,比如说“我妈妈今天在花园里种花”就是一个小故事,有场景、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情节。
“要是孩子在教室里正在说故事,而我要走进他们的节奏里去,那我必须在他们的舞台上表演,否则我们很少能听懂彼此。”(薇薇安.嘉辛.佩利 《直升机男孩:教室里说故事的魅力》)所以老师要暂时把自己投入到故事中去,做一做孩子们在做的事情,跟他们共同去关注、感受,才有可能倾听到孩子的心声。
这里的“好”是打引号的,我们不能以简单标准评判任何一个学习故事,最有发言权的是孩子,但我们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谈谈感受、建议、好奇。学习故事可以拿来分享、回顾和讨论。这个“好”没有绝对的标准,那可能有哪些特点呢??
好故事通常能被一再阅读,并随着时间推移被流传下去。
好故事还是什么样?可以自己去建构、理解、体会和揣摩,基于此来书写你观察到的学习故事。
现场花絮(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感谢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提供场地支持
老师在不断注意、识别、回应、记录和回顾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既是评价的过程,又是生成呼应式的教与学的过程,也是课程发展的过程,它重视的是儿童的体验,儿童的经历和儿童的经验,把孩子放在中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以儿童为本,了解儿童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前提,我们要回到教育的原点,审思儿童观、儿童的形象、儿童的位置、儿童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了解儿童的学习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
老师要透过一个“思考的镜头”,努力用N种姿态、方式和儿童在一起,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用儿童的心去感受。老师和孩子之间要有共情和同理心,共同努力,见儿童所见、思儿童所思、感儿童所感,每天记录一点点,换位思考多一点,自问觉察成习惯。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让儿童的独特之处指引我们的工作。
文字/陈秋旭?陈梓汇
编辑/邱天
图片/摄于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
设计/朱远海
主编/李晗
听说很多老师一上数学活动就犯怵?pck视角下的幼儿数学经验解读给你启发
课程之问丨怎样让人人成为课程建设者?秘诀在这10个字!
全域视野下幼儿园课程发展论坛在蓉开幕!虞永平对课程质量发展的十个建议
主编探园 | 少年强则国强,用70余年的时间创造一所培养未来接班人的“游乐园”
2021全人教育奖得主李泽武:我们的教育可以做点什么以及少做点什么
我就知道你“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文幼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