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区是一种学习性的个别化活动,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数学区活动与集体数学教育活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幼儿数学学习目标的实现,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数学材料,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让幼儿获得对数学核心经验的直观认识,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具有灵活性、自主性等独特的教育价值。
进入大班后,孩子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明显地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从认知具体的东西到抽象的数的概念,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学期初我班幼儿对“扑克”搭建感兴趣外,还对“玩扑克”也十分感兴趣。因此我班两位教师紧扣数学核心经验,激发幼儿的数学认知新需求,通过对幼儿操作“扑克”的观察记录,从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反思和策略的跟进,为我班幼儿的学习提供适宜的支架和帮助,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与发展。
一、明确材料投放目的
数学区材料的投放应以促进幼儿数学能力发展为目的。因此,在投放材料前我们对班级幼儿数学学习目标进行了了解,同时根据《指南》中大班幼儿的目标:感知和理解数、量以及数量关系为重点,发展幼儿数运算的能力为目的,提供“扑克”材料为例开展数学区活动。
二、选择材料投放时机
将数学区材料与数学活动内容相结合,以数学活动内容作为数学区材料投放的主要依据之一,可以较好地抓住材料投放的时机,更好地体现材料的教育价值。
首先是在集体的数学教育活动之前投入相应的材料,我班的扑克在开学初期就投放在了建构区,孩子们在玩扑克建构的时候,也会有其他的玩法,比如:比大小、接龙等,这为幼儿作了经验的准备,也为我们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提供帮助。
其次是在集体的数学教育活动《有趣的数字》之后,引导孩子关注扑克,使数学区中“扑克”成为数学活动的延伸,以帮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进一步互动,更好地建构数学概念。
三、预设数学区域目标
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主要有“数概念与运算”“模式与规律”“比较与测量”“几何与空间”“分类与统计”五块核心内容。而我班“数概念与运算”材料资源比较丰富,孩子对扑克也比较感兴趣,因此以“数概念与运算”为重点,预设了近期我班数学区域的目标:
1.发现数字之间的特点,探究数字规律,区分数字的大小。
2.理解单数、双数和相邻数,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
3.理解数学“符号”和数字在算式中的意义,体验游戏的乐趣。
四、调整材料助推经验提升
区域的材料作为一种手段,能有效地促进每个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对数学区域材料的设计也有新的认识,我们对区域材料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思考,了解幼儿发展的能力,积极、适宜地把握幼儿发展进程,及时对相应材料进行变更或者调整。同时还关注个体发展,组织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把数学核心经验与游戏融合,使他们也能通过活动在自身水平的基础上提升。
第一次观察发现:
两个孩子每个人拿了10张牌,分别是A、2――10。牌子打乱后,收整齐后开始出牌。从两个女孩的游戏中看,她们都能理解数字规律,区分的出10以内数字大小。大班孩子对数学等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幼儿已有的基础上,是否可以引出大于号、小于号的活动。因此我们班组织了集体的数学活动:认识数学符号,引导幼儿在多个数学符号中观察比较,发现大于号、小于号的特点,集体探索大于号、小于号的使用方法,形成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
第二次观察发现:
增加了数学符号后,孩子们在数学区域活动时,我发现:能力强的孩子能很快的用两个不同符号对应摆好。而能力弱的孩子则需要在同伴的帮助下才能完成游戏。
充满趣味的游戏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符号变得丰富多彩,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而我们观察到孩子在操作的学习过程中,多半有混杂的学习动机,可以增加活动本身的趣味,唤起对所学的的知识的兴趣和内在动机。因此,为了让孩子在游戏中理解和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巩固经验,我们又组织孩子进行多次的《鳄鱼来了》互动游戏。适宜、有趣、可操作的材料,有效激发幼儿对区域活动兴趣,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第三次观察发现:
我班还增了辅助材料:骰子、积木等,并设置双人或多人的竞赛游戏,闯关得分等游戏增加区域游戏的竞赛性,使幼儿获得成功感。同时,鼓励幼儿自主协商制定游戏规则,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另外,我们根据自己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兴趣选择投放的,同时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游戏推进进行材料调整,给孩子创造和改编的空间,使数学区域活动更加丰富有趣。比如,《找出对牌》的游戏:2―4个孩子一起玩,每人10张牌,根据要求找出对应的牌,其他孩子要迅速拿出相应的牌,速度最快的为赢。
五、数学区域材料投放建议
1.关注数学核心经验,调整区域材料结构比例
在多数班级的数学区域材料中存在核心经验比重不均衡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班前期“数概念与运算”材料比较丰富,由此造成数学区中其他核心经验类别的材料就较少。因此,我们班两位教师了解幼儿数学学习发展的核心经验内容与本班孩子的年龄段特点与兴趣投放各类材料,体现区域材料投放上关注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与均衡性,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2.材料提供适宜与有效,提升材料的操作性与趣味性
区域材料既是幼儿活动的对象,又是幼儿建构知识、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以游戏的形式发展与学习,只有投放适宜、有趣、可操作的材料,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区域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3.了解幼儿的学习发展轨迹,不断助推游戏玩法与深度
幼儿喜欢尝试新颖、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数学区材料投放提供中不可一成不变,我们也关注幼儿活动中的操作过程,了解幼儿当前的经验和水平,同时明确幼儿数学学习的发展轨迹,判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创设更加开放、更深层次问题与情境,推进游戏的玩法与深度,让幼儿更近一步的探索和学习。
【数学区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大班数学区“扑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