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的大多学习是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可以说是没有材料,就没有游戏。那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最大程度地支持儿童的游戏呢?
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强调避免奢华浪费和形式主义、不追求设置专门的功能教室,以低结构游戏材料为主,设备设施安全环保。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
《评估指南》中特别强调“以低结构游戏材料为主”,那什么是低结构材料呢?低结构材料的优点是什么?教室区角可以投放哪些低结构材料呢?看完今天这篇文章,老师们再也不用为教室的材料投放而发愁了。
温馨提示:在公众号回复【材料清单】即可获得教室区角的材料投放清单一份!
01 /
什么是低结构材料?
为何都说低结构材料好?
低结构材料不是某一种具象的材料,而是结构松散、内容宽泛、无规定玩法的材料,具有可变性、可塑性这一类材料的统称。它可以是儿童熟悉、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对应的常见生活材料,比如瓶瓶罐罐、雪糕棒、纽扣、绳子等;也可以是大自然中的自然材料,比如树叶、树枝、果实、果壳、石头等……
可投放的材料种类那么多,为什么《评估指南》要特别强调“以低结构材料”为主呢?关键在于低结构材料有以下两个其他材料难以比拟的优势。
>>> 低结构玩法多样,更容易引发儿童的深度学习
冯晓霞教授曾这样说过:低结构、高开放的游戏才能和不确定的情境中包含着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能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经验迁移、思考(包括反思)与传召、沟通与合作的空间,引发深度学习。
同样的,安吉游戏认为低结构材料有着无限的变化,即使材料不变孩子的玩法也是可变的;并且,低结构材料有表征替代空间,“不像”才是发展的契机;更重要的是,低结构材料适宜多种游戏类型,游戏类型是转换的、领域发展是整合的,是不断变化的。
简言之,投放低结构材料,孩子们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把它当作什么就当作什么,每个孩子都能玩出花样,玩出发展,甚至于玩出深度。
>>> 低结构材料成本低、来源广,园长教师都减负
陶行知在创设燕子矶幼稚园时曾提出要“寻找生活材料”“好似满山遍地的废物,都是极好的材料”的教育理念。正文前文所说的,低结构材料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原始材料和自然材料,这些材料易找寻、成本低,即使经费紧张的幼儿园,也可以投放大量的该类材料。
其次,投放大量低结构材料能让老师真正的减负。制作高结构玩具,不仅会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会存在“部分孩子不会玩”“孩子玩了一段时间就没兴趣”的问题。所以,让老师在材料投放工作上以“制作”为主转为“搜集”为主,解放老师的双手,让老师腾出更多时间做其他有意义的工作。
02 /
教室区角里的
低结构材料该如何投放?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评估指南》提出了“以低结构材料为主”,但并不是要求教室的所有区角都必须投放低结构材料。实际上,在积木区、家庭区、艺术区、玩具区、图书区这五大基础区角中,低结构材料更多是投放在积木区、艺术区和玩具区。下面小编则从这三个区角为大家一一介绍可以投放哪些低结构材料。
在教室的所有区角中,艺术区可投放的低结构材料种类是最多的,孩子们用这些“具有表征替代空间”的材料进行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创作。艺术区可投放的低结构材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常见的生活材料;一类是大自然中的自然材料。
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常见的生活材料,如雪糕棒、纽扣、玉米粒、小毛球、毛根、泡沫网、纸壳、纸杯、各种材质的线等。
大自然中的自然材料,如树叶、树枝、果壳、果皮、贝壳、玉米芯等。
教师给予孩子们画画涂鸦和装饰的材料越丰富多样,孩子们越能展现出个性化的表征作品。
积木区主要投放搭建类的低结构材料,而在搭建类的低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大型建构类积木。因为大型积木,能够支持孩子快速搭建好一个作品;反之,如果教室投放的都是小积木,可能孩子还没搭建好,游戏时间就结束了。
而在大型建构积木的投放上,木质空心大积木最利于孩子进行搭建游戏,因为该类积木不仅大,而且轻便,利于孩子快速进行作品和游戏场景的搭建,所以教师可在积木区大量投放各种规格和形状的空心大积木。
除了空心大积木外,还可投放一些其他搭建类材料和各种形状的单元小积木支持孩子的搭建作品进一步丰富,比如奶粉桶、废旧的塑胶包装罐、泡沫积木、PVC管、卷纸筒、麻将等等,都可以作为搭建的辅助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纸箱、纸砖虽然也是低结构材料,但由于这些材料稳定性不强,所以不建议把这些材料作为主要的搭建材料。
而玩具区更像是个“大杂铺”,投放的低结构材料也是种类多样。比如各种各样的积插玩具,乐高、雪花片、磁力片、水管等。老师可投放不同尺寸的积插玩具,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实现自己不一样的游戏意图;再比如一些生活材料,吸管、纽扣、串珠等都可以放在玩具区。
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在玩具区投放一些规则类材料,其实有些规则类材料去掉规则后,同样也是非常好的低结构材料,如七巧板、棋牌、麻将、骰子、聪明棒等,当老师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些材料互动时,这些材料就可以被孩子们玩出多种花样。
想让孩子“能玩”“会玩”,真正地玩出水平、玩出发展,除了多多投放低结构材料,教师应同时转变教育观和儿童观,给予孩子自主与材料进行互动的机会,消除对游戏材料的固有认知。唯有如此,所有的环境打造和材料投放才有意义。
创作 | 橙子
编辑 | 橙子
审核 | 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