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验证、发现,不断吸收同化各种新信息,从而建构整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新的教育能力的过程,伴随着教师职业生涯始终。
当幼儿园新教师结束职前培养阶段进入在职工作阶段时,为了使这些新教师有效地实现角色的社会化、实现持续的专业成长,作为他们专业发展重要外部支持的幼儿园就应该且必须为他们提供切实的支持和帮助。
1.新教师面临的专业成长困惑及其需要
在一次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座谈会上,从老师们的交流中,我们感到部分新教师有着这样的困惑:
“我是一个怎样的幼儿园教师?”
“我期待成为一个怎样的幼儿园教师?”
“专业的、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到底是怎样的?”
反映了新教师在自身专业认同方面的疑惑与混乱。同时,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新教师刚从幼师毕业,她们抱怨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过于单薄,技能知识过多,在教学实施中很难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
有少部分新教师甚至还存在把幼儿教育工作仅作为谋生手段的想法,这都反映了新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新教师究竟需要什么。
(1)教师专业成长之始:专业认同的形成
从心理学意义来讲,认同多指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而教师专业认同多指教师对自己身为教师所具有的意义的整体看法。
专业认同问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衡量一个职业专业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专业成长始于其专业认同的形成。新教师们在座谈会上发出的部分疑问,反映了其专业认同形成中的一些困惑。
教师的工作是高度自我涉入的,教师的自我认同是影响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因素,这也使得教师专业认同的形成不仅要回答“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也要回答“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时,对职业的期待与自己成长的需求,也会促使教师想要了解成长之路上自己需要达到或实现的目标,但新教师在全新的岗位上往往面临着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矛盾、传统期待与现实条件的冲突、时代挑战与自身素质的失谐,从而往往会产生“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这样的自我认同问题,产生专业认同上的混乱与困惑,值得幼儿园和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和关注。
(2)教师专业成长之基:专业技能的掌握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教师专业化研究与实践的日益发展,教师的教学技能被视为与专业精神、专业理论同等重要的教师专业化方面,具体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通过实践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
依此,可以说教师专业技能的掌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基石。幼儿园新教师从学校走向社会,刚结束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在进入工作岗位前一般都接受过基本专业技能的培训,如会弹琴、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观察幼儿、护理幼儿等。
但是正像座谈会上一些教师发出的疑问那样:“仅仅掌握这些技能就够了吗?”
“不够的话还要掌握些什么呢?”
“为什么我的教学过程还是那么吃力呢?”
实践证明,对幼儿园教师来说,仅仅掌握弹唱跳画等一般专业技能,还远远不够。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园教师不一定要求掌握某一门学科的高深知识,不要求成为某一门学科的专家,但应当是通晓人文、自然等多种学科知识的通才,应当是音、体、美等方面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性人才,应当是深刻理解儿童心理的儿童教育专家。
从这一要求上来说,成为一个专业的幼儿园教师,除了掌握好弹唱跳画等一般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掌握如下基本的教育技能,如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技能、检索和处理幼教相关信息的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体态语表达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技能、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活动的整体设计技能、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技能、教育分析与评价技能、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利用技能等。这对新教师来说显然是巨大的挑战。
(3)教师专业成长之重:专业素养的养成
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应至少包括知识素养与人文素养两方面。其中,知识素养关注教师教育教学所需专业技能和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而人文素养关注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职业观,如教育理念、儿童观念、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
只有形成了全面扎实的专业素养,幼儿园教师才能有效引导幼儿健康发展。在这方面,新教师可能人文素养较好,有较为先进的教育观念,但如何将之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对新教师来说仍然是全新的问题,需要他们认真应对和把握。
2.适合新教师的园本教研方式
(1)文化浸入式:给予新教师专业认同形成方面的关照
教师作为一个人,他的经验、知识、价值、情感等是其专业成长的基石,教师如何看待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如何审辨自己是否是一名专业教师,都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我们提倡文化浸入式的教研,以给予新教师专业认同形成方面的关照。每个幼儿园都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渊源、教育理念乃至教研文化,文化浸入式的教研正是着眼于这种独特性开展活动,使新教师意识到自己已是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从而共享这种教研文化。
比如,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是共享快乐———教师的快乐、幼儿的快乐、家长的快乐。我们从这点出发,着眼教师专业认同与自我认同之间的息息相关,多次组织教师座谈,注意认真倾听教师的心声,尊重和关心教师的情感变化,鼓励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人文环境,以期实现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同等快乐。
再比如,我们的教研文化是开放、互助、共享,因此我们强调以开放的心态让教师们“走出幼儿园”,不仅为教师们提供本区、本市的学习机会,还组织教师先后到北京、香港、昆明、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注重学习归来的交流和汇报,推出“三个一并举”的学习制度,即派出一个人外出学习,开设一次讲座,开展一次教研,做到“一人取经大家念”。
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园教育理念、教育文化等逐渐渗入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中,有效帮助他们摆脱了对“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的茫然与对“怎样才是一个专业、优秀的教师”的困惑。
(2)学练结合式:给予新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方面的关照
教师娴熟的专业技能是保证其幼教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我们提倡通过学练结合的教研,促进新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学”包含向专家学、向同事学两方面,其中向专家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学、教材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向同事学习教案设计方法、课堂组织技能、与家长沟通艺术等实践经验。
如我们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幼教专家来园指导,参与我们的教研、走进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进行“同课异构”课例研究,比较不同教师的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方法和组织形式,使教师在观念的碰撞和多元思维的融合过程中,审视自身专业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升专业化水平。
“练”主要是强调掌握教育基本功,如弹琴、唱歌、舞蹈、绘画、讲故事等的练习和经验总结与交流。如我们多次组织开展音乐、美术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一技多用或多技综合。
(3)反思提升式:给予新教师专业素养养成方面的关照
反思是引发教师思想、认识上的冲突,再由冲突达到平衡的动力。反思的质量就体现在教师不断地对自身教育行为进行价值的追问、意义的追问、原因的追问,并通过追问解决矛盾和冲突。
懂得反思,也就意味着自我的提升。针对新教师在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方面的困惑,我们提倡采用反思提升式的教研来促进其专业素养的养成。
教师知识素养不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专业知识欠缺,二是专业知识老旧。针对此,我们开展多种读书交流活动,鼓励新教师从阅读中反思提升,如推荐教师先自主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爱的教育》《派往明天的教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等著作,鼓励教师同时书写读书心得,制作 PPT,然后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读书心得分享活动。
教师们面对面坐在一起,反思交流读书中的收获、提出阅读中的困惑。在这种畅所欲言、共同讨论分享的过程中,困惑自然迎刃而解,教师们也从彼此身上悟到了新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方法。
教师人文素养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不科学、不现代、不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职业观等方面。针对此,我们提倡教师在阅读反思的教研活动中进一步反思这些著作所提倡的教育观、儿童观,并结合我们共享快乐的教育理念和开放互助的教研文化,激发新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情,促使他们摆脱幼儿教育工作仅为谋生手段的想法,并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使新教师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与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源自宋武、徐宇、张璐琳发表的《适于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园本教研方式》,转载仅用于学习资源的分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的规则进行了调整,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多点“在看”,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和赞,这样小编的文章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才能继续跟大家分享更多的教育资讯和行业内容。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谢谢您的关注。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公众号,请长按上面的二维码添加关注,并请推荐给您的同事同学和朋友们。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学保教的理念与方法。优师教研将为大家持续推送实用的教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