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无陪伴,不知心
导语: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口成章,无论哪里,都自信满满地表达自我,可现实中却有多少父母苦于孩子语言表达中的各种问题——
不敢当众说话,甚至不敢和长辈打招呼?
说话颠三倒四,没有逻辑?
想得很多,却张不开口?
……
不表达,没机会。会表达,更自信!我们父母又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父母不作话语权的掌控者,而是善意的倾听者。
通常来说,父母通常来说会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们要怎么成为倾听者呢?
首先我们要做一个示弱的表现,就是在某些话题和问题上表现出一种不懂的状态。然后去倾听孩子的这种善意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激发的不仅仅是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建立起他表达的意愿和自信心。
可孩子要是表达错了,怎么办呢?其实,孩子表达内容的对与错的评判也许并不重要。当然,我说的是也许。当涉及到大是大非和原则性问题的时候,这个错与对就是非常重要了。在某些事情上,换另外一个角度,对错与是非并不是那么绝对的。所以,在这点上来说,我们也许可以敞开胸怀接受孩子这种表达的不完美,同时让他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完成的过程。慢慢的孩子的信心建立了,语言表达的这种习惯也会逐步地养成。
二、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父母要作话题的营造者,学会向孩子请教
通常来说,我们在家庭当中讨论的一些话题,无外乎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在学校遇到了什么问题,学习如何……有些传统概念的话题往往让孩子会产生一些些许的叛逆感。我们可以避开这样的话题,去营造一些其他的话题,看看他关注的话题到底是什么。
那么,在营造话题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这样的一个问题,不要完全充当老师的角色,要适当地向孩子去请教。你想象一下,当有人想向你请教问题的时候,内心是不是会有些许的自豪感。所以我们不妨把知道的事先“藏”起来,让孩子去表达他知道的。
在我们营造一个话题的过程当中,孩子的表达词汇也许不太准确,知识面不够宽广,逻辑不够严谨,语言也不够流畅。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他知识欠缺的一些地方,也知道了他的知识储备到底有多大。当然,我们不能光听。在通过这样的一个判断和交流之后,我们不妨用一种缓和的态度去给他做一个增量的补充。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你在跟孩子探讨这个话题的内容前,你的储备一定要比孩子多才好。这也需要我们父母多下一些功夫,做一些功课,把自己欠缺的知识储备给补充上,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这样的一个储备知识的过程,进而让他们形成语言表达的习惯。
三、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父母要学会倾听、肯定与表达
第一步,倾听。善意地倾听,虚心地倾听,而且保持一种耐心地倾听,切记不要急于给他补充,也不要急于去打断和纠正。
第二步,肯定。通常,很多的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来源于别人对他的鼓励和认可。
第三步,表达。在这一步中,父母可以表达不同看法或者是表达相同看法。孩子说对了,我们就要认可,孩子说得不对,我们再表达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话就有互动和交流。
当然,我们在表达不同看法的时候,一定是从善意的出发点。通常我们很多父母,包括老师,也许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表达不同的看法的时候相对比较强势,给人的感受就是你要听我的。但是,同样的一件事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阐述的时候,孩子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他的表达需要养成和训练,同样,我们大人的表达也需要一定的养成和训练。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磨合过程,才能达到一种平衡。
四、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父母要引导孩子海量阅读,形成个性观点
我们倡导阅读,源于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和积累,那么渴求和积累之后该怎么做呢?那就是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时候我们有自己的个性观点是特别重要的,那么个性观点的来源是什么呢?在你了解了别人不同的观点之后,也许会衍生出个性的观点。所以表达个性观点的前提就是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积累,博闻强识,然后博采众家之长再为己所用。
这里要强调,无论孩子看什么书籍,父母要有一个把关的过程,千万不要让孩子触碰一些违反原则或者出格的书籍。只要对他有益的书籍,不要界定门类,让孩子做一个庞杂的阅读者。庞杂的知识信息储量的吸收,对于他在表达事情的观点和看法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在的网络时代,我们除了纸质的书籍以外,还有一些特别便捷的渠道,只要我们做好了一定的督导和筛选,相信孩子们通过这些渠道获取的阅读素材,对于语言的表达能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1.父母不是话语权的掌控者,而是善意的倾听者。
2.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我们不妨把知道的事先“藏”起来,让孩子去表达他知道的。
3.不要界定阅读的门类,让孩子做一个庞杂的阅读者。
国家一级播音员,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社教中心主持人、配音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新闻周刊》《新闻 1+1》配音员,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特聘讲师
各位爸爸妈妈,在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您又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困扰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知心姐姐分享!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家长的烦恼。
编 辑 | 徐瑞琳 唐子瑶 鲁颖
插 图 | 稻禾前 小灰菜
校 对 | 李 爽
校 审 | 牛晓乐 钟子维
编 审 | 祝 薇
值班编委 | 王小鲲
来 源 | 知心姐姐微信团队公众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全国少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