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早期教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M2OTMxOA==&mid=2650514443&idx=1&sn=22f78be9aaf5c7f163ba593d3f7444f8
课程游戏化是针对幼儿园课程中存在的自主游戏缺失、游戏精神不足及教师作用不当并由此影响教育质量等问题而提出来的,其宗旨是改革幼儿园课程,还给儿童游戏的权利,让儿童能真正获得自由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园的其他活动尽可能融入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让幼儿园课程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更加有效。江苏课程游戏化项目是从幼儿园项目开始的,即通过基础条件不同的两所幼儿园相互结对帮扶,以点带面,在制度化视导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示范效应,并不断扩大项目幼儿园的数量,同时鼓励各地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形成各自区域的项目园,让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意识和课程游戏化的精神不断得到落实。在各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园不断增加,课程游戏化的精神不断得到传播,课程建设成果不断积累的基础上,江苏省教育厅及时推进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课程建设的项目。区县是未来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层级,区域管理的直接性和相互影响的便捷性决定了在区域层面推进教育改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区域教研是区县管理和引导教育实践以及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区域推进的关键取决于区县教育基础、教研队伍及其专业素质。形成一大批有效推进课程游戏化实践的区县是决定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部分县(区、市)已经积累了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的经验。
区域推进的基本含义是全类覆盖、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区域推进是迈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步骤,从选拔性区域推进到全面区域推进是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未来趋势。区域推进需要有科学的理念和策略。建立专兼职教研队伍是区域推动课程游戏化项目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创造性地组织教研队伍,有效进行教研活动,及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总结实践经验,是区域推动的重要工作。要在队伍组织上下功夫,在聚焦问题上下功夫,在探索和研讨过程上下功夫,形成创造性的教研活动组织方式和灵活多样、有序有效的教研活动方式。
区域推进不是要求区域统一。区域推进的本质是让幼儿园各尽其能,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才智,充分利用一切空间和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儿童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从而提升教育质量。区域推进是基准线上的以园为本、系统优化、适宜发展,需要坚持以儿童为本的价值立场和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的统一;遵循规律、全面发展、综合学习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底线要求的统一;注重生活、充实资源、因地制宜及灵活多样的实践原则的统一;以园为本、循序渐进、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创新实践策略的统一。同时,尊重课程实践起点的多样性:认可课程实践模式的多样性;鼓励幼儿园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鼓励课程资源挖掘和利用的深入和多样;鼓励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鼓励教师与幼儿互动方式的多样性和适宜性。
区域推进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教育推进,不是特定课程内容的推行。从国内外的教育实践看,区域推进教育理念和实践举措是相对有效的,如瑞吉欧、安吉游戏。江苏推动的是课程游戏化项目,主要触动的是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实践的改革,而不是统一;是促进多样化,而不是实现一统化。未来江苏幼儿园课程的多样性需要在区域层面上引导和促进,由具体的幼儿园来呈现。区域层面确保填平洼地,幼儿园层面鼓励多样化和优质化。目前,正在分别进行以区(县)和幼儿园为单位开展的两类课程建设项目。这是由当前课程建设的现实推进需求决定的。相信未来会根据新的情况,形成更加合理的质量推进项目。
历时八年实施的课程游戏化项目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水平。目前,项目的推进已经到了以课程游戏化的精神为指导,以区域为基础,通过区域课程建设推进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阶段。由于地域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差异很大。有些幼儿园似乎是坐在“轮椅”上的,自己没有动力和能力,需推着前行;有些幼儿园能前行,但需要借助“拐棍”助力前行;有的幼儿园能独立前行,甚至能奔跑向前,但中途需要补充养分。区域课程就是要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园既相互扶持、借力前行、相得益彰,又注重个别差异,实现有层次的发展。因此,区域课程建设不是搞平均主义,不是齐步走,而是要在区域推进的过程中让不同的幼儿园都有前行的目标,都得到适宜的发展,让差的能好起来,好的能发展得更好,这就是区域课程建设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大的魅力所在。
区域课程建设对于提升区域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区域推进课程建设意味着在区域内,不管幼儿园课程建设处于什么发展水平,都能意识到课程建设是幼儿园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工作,都能明确自身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都能按照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在力所能及的水平上开展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幼儿园的课程方案和课程实践水平,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区域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应完善指导力量,加强对不同层次幼儿园的组织和引导,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提高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能力,促进各幼儿园相互学习和借鉴,切实提高各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就是要提高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域内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掌控力、引导力和推进力,在注重差异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内幼儿园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倡导幼儿园课程建设要明确课程理念,要确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形成课程资源体系,要形成课程实施的方式,关注课程评价,推进幼儿园教研。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很多的路径和方面,在此举四个例子。
1.理清基本概念和基本理念。一是搞清楚一些基本的概念。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是指我们要把一些基本的概念弄清楚,比如说课程到底是什么?课程建设到底是什么?课程审议到底是什么?课程资源到底是什么?游戏到底是什么?课程和游戏是什么关系?课程与教学是什么关系?游戏与教学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概念清楚了,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指向,不会迷茫,不会动摇,不会轻信,不会偏离。搞清了这些概念,我们就有了审视的眼光,有了批判的精神,有了反思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投入,是值得花时间的。理清概念后,甚至还需要在区域内部进行一定的培训,还可以形成基本的读本。二是理清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概念不同,理念是关于课程的一些观念。这里会涉及一些基本的概念,但重要的是一些基本的观点。比如,到底谁是课程建设的主体,这里涉及课程、课程建设等概念,关键是课程建设的主体到底是谁?专家?园长?教师?幼儿?我们要有明确的判断,有了判断才能据此行动。如果你认为专家是主体,那教师的作用就是有限的,甚至是被动的。相反,如果你认为教师是主体,那教师如何发挥主体的作用?困难在哪里?谁来帮助和支持他们?关于课程建设有一系列的观念问题,涉及如何看待学习者?什么是幼儿的学习?如何认识游戏中的学习?如何看待资源的作用?等等。比如,有的人把教学当作教师的讲解,一说教学就是感觉落后陈旧。而有些人把教学当作儿童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是充满游戏精神的,是让幼儿在行动中获得经验的,因而游戏与教学是相容的,是有机结合的。总而言之,课程理念与教师对课程实践中的幼儿、教师、课程、资源、活动及经验等的认识和态度有关。课程理念是课程建设的方向,对课程建设至关重要。课程理念不是概念,因而不能用概念表达,应该用命题表述,要有明确的态度和指向。对课程理念要有明确的解释,要坚信并且努力践行。要努力为课程理念寻找学理、法理和实践的依据和支撑,这些依据和支撑可以来自现有的理论,也可以来自法规和政策,还可以来自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的经验。课程理念要与国家的法规和政策相一致,并贯穿和落实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是课程建设的灯塔。
2.明确课程建设的重点和路径。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点在不同的区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区域已经有很好的课程建设基础,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较为成熟的园本课程的幼儿园,因此,这些区域的课程建设可能是以这些优秀幼儿园为中心,分片推进,不同的片区以中心幼儿园的课程为蓝本,进行园本化的改造和探索,让幼儿园有借鉴、有创新、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能力,逐步将中心幼儿园的课程改造为适合自己幼儿园的课程,使课程真正园本化。有些区域已经形成了区域课程方案,确定了方案的主要框架和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建设的任务已经完成,因为区域课程建设的水平并不是以区域统一课程的形成为标准的,而是以区域课程的园本适宜性为基础的。区域统一课程在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整体较低的情况下,有“拐棍”的意义,能尽可能保证幼儿园基本的教育质量,但要真正确保有质量的教育,必须让幼儿园参与建设适合自身实际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要通过努力,使幼儿园从自身实际出发,逐步放弃“拐棍”,独立行走。对这类区域来说,课程建设的重点是将原有方案扩容,让幼儿园更具发言权,提高幼儿园对课程内容的贡献率,使课程方案更具有内容库的意义,使幼儿园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的机会。幼儿园通过不断贡献、不断选择、不断改造,就能逐步形成适合自己实际的课程。
因此,区域课程建设的水平不同,基础不同,课程建设的重点和路径就不同。每个区域要充分总结和梳理本区域课程建设的实际,面临的重要问题,确定课程建设的重点和路径,真正因区而异,确保区域课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3.建库凝聚智慧。要相信幼儿园,相信广大教师,坚持课程是开放的、是发展的。教师是课程实践智慧的真正来源,教师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推动力量。区域课程建设要充分发挥组织和凝聚教师智慧的作用。举三个例子。一是建立课程主题库。无论是全区统一、分片开展或是幼儿园独立进行课程建设,很多幼儿园都会涉及主题设计的问题。对主题,有些幼儿园多年来就是那么几个主题不断重复,教师被动落实,缺乏了热情;有些幼儿园想实践新的主题,但有统一的主题,他们便不敢创新;有的允许幼儿园尝试新的主题,但教师不会创新,不知道如何建立主题。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鼓励教师设计和实施新的主题。行政或教研要为幼儿园设计主题进行相关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允许教师改造旧的主题,设计新的主题,甚至同一个主题允许教师形成不同的主题展开思路和实践线索,采用不同的资源,形成不同的活动和经验。每学期收集对旧主题的改造方案,收集教师设计的新主题,便可以形成主题库。这样每一个年龄段的主题就会不断增加,教师也具有了探索的热情和成就感,更多的教师在主题库里就有了选择的机会,慢慢地他们也会产生设计和实施新主题的愿望和能力。二是建立活动库。不管是否采用主题活动,但幼儿园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的课程理念不同,活动的种类和重点也就不同。有的幼儿园可能以游戏为主,有的幼儿园课程以游戏化的集体活动为主,有的幼儿园可能以个别化的区域活动为主。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区域活动,都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广大教师来说,对各类活动的改造和创新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对于一些真正从儿童出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生动活泼,创新有效的活动,应该加以收集和归类,建立活动库。让区域内每一位教师都有为活动库作贡献的机会,让老师们对各种启发性的活动有更多的选择性,并引发更多符合儿童需要的活动。三是建立资源库。这是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儿童是在行动中学习的,行动离不开资源,因此,无论是哪一种课程,都需要资源的支撑。要切实开展幼儿园周围资源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形成资源库,建立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制度,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4.通过培训和教研解决实践问题。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肯定会产生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培训,二是教研。不是所有的问题一定要通过教研来解决的,有些问题是常识缺失的问题,是策略不足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培训就可以加以解决。因此,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要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培训。要改变大面积无针对性培训的局面,科学实施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关注学理培训和实操培训的有机结合。有些实践问题不是知识和能力缺乏的问题,而是缺乏对问题成因和应对策略发现的问题,是需要深入实践探究加以发现和创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研。因此,教研可以坐而论道,但这是以原有实践为基础的,不是空论和泛论,是用以往的实践经验解决当前的问题。更多的教研应该是在实践中探索,因此,会议室不是幼儿园教研最重要的场所。要避免没有问题或问题不聚焦的教研,教研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课程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
原文刊载于2022年11月《早期教育》(教育教学),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文字编辑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薛菁华
微信排版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孙佳铭
作者单位 |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版权说明
本文系教师荐稿作品,感谢原创作者的付出与辛苦。投稿或侵权请联系微信:twhztx。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外幼教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