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全系列公益课第三期张静老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在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中完美收官啦!
老师们对张老师的好评真是络绎不绝:“老师的分享太实用了!”、“简直刷新了我对环境创设的观念。”······
看了张老师的课园园也觉得特别精彩,真的是方方面面都关注着幼儿的身心发展。
这么多园长、老师都说好的课那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吧!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迚行。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揠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
开课程正式开始前,张静老师提出了一个让老师们思考的问题:
怎么样的环境才是“丰富的教育环境”。
随后张静老师便解答道,丰富的教育环境需要做到:
1.提供幼儿多种活动的空间;
2.提供幼儿多种学习的机会;
3.营造安全、愉悦的氛围;
4.支持幼儿的自主选择活动;
5.促迚幼儿全面发展;
6.基于儿童视角的环境。
班级环境的规划,有几个值得思考的点:
活动室要不要设置一个供集体教学的专用场地?
如果教室太小,幼儿集体活动场地应怎么规划?
在活动空间不够的情况下,幼儿需要专用的寝室吗?
如果活动室不寝室不合用,如何利用空间最大限度开展游戏活动?
环境创设中,教师的作用在哪里?
应为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提供充分条件,而不是包办代替。儿童作品展示和主题墙展示是给谁看的?
环境如何反映幼儿的学习过程?如何提升幼儿的学习经验?每个班级要设置哪些区?多少合适?幼儿人数太多如何开展区域活动?
年龄特点;色彩统一;区域合理;安全温馨;儿童参与;材料适宜。
1.空间规划(空间大小、格局、设备······)
2.区域设置(年龄、人数、数量、位置······)
3.材料投放(不同区域特点、材料层次、展示方式······)
4.幼儿参与(区域设置上不能有安全因素存在,保证安全的环境。)
1.走廊:自然角、木工区、玩沙、玩水
2.教室:考虑全班幼儿集中的地方,墙面、老师工作区。
3.睡房:建构区、角色区
4.露台、凉台:区域、沙水、自然角
5.洗手间:玩水
6.储藏室:私密区
第一步:设置一个能满足全班幼儿集体活动空间;
第二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规划各区域;
第三步: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学习目标、核心经验、投放相应的材料;
第四步:为展示儿童作品、表征、主题学习过程展示创造条件;
第五步:根据幼儿活动情况随时调整环境,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要。
基本区域:语言区、美工区、角色区、建构区(积木区)等。
拓展区:涂鸦区、玩沙区、玩水区、音乐区等。
主题区:《蜗牛之家》、《磁的探究》、《布料的家》······主题探究过程中提供的内容根据探究主题设计。
设置区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静分区、干湿分区;
2.考虑采光、用水等特殊需要;
3.各个区域应有明显的界限;
4.教师要能看到所有区角的情况;
5.要留出流畅和安全的通道;
6.活动区满足个别、小组和集体活动需要。
班级环境展示孩子年龄特点,要展示当前孩子的学习进度。小班数学区不用特意设计,着重在一日生活中融入。
区域材料投放
材料是幼儿学习和探究的中介和桥梁,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是教师引发、支持幼儿探究,实现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
数量:数量适宜
方式:多样组合
种类:种类丰富
特性:注意差异
材料层次概念: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预先作思考:投放的材料与孩子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迚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自主迚行探索,实现教育目标。
如:探究“沉浮”的科学活动,将物体根据沉浮分类,将物体放在水中,检测预测是否正确。
沉的物体有哪些共同点?浮的物体有哪些共同点?塑料胶卷盒是浮的吗?如果你在里面灌水,它是浮的吗?如果你在里面填土,它是浮的吗?
用黏土制作一只漂浮的船。数一数,它能载几枚硬币?
用锡箔做一个和黏土船一样大小的船,数一数,它能载几枚硬币?
重新设计这条船,使它能载更多的硬币。
你能否让一根吸管沉下去?预测哪种盖子会沉?
设计一种一开始能浮,但接着会沉下去的物体。
研究思考:材料投放可以发展孩子哪些经验,材料投放之前要先自己玩要先教研。
材料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操作和思考。
活动区设置
课程是理论学习,而实践能回忆、巩固所学的课程。最后这张表是张静老师给到各位学员的学习检测,听了张静老师的这节课你对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是不是了然于心了呢?试着用学到的经验去完成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