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四月即将来临,每到这个时候幼儿园最火热的一个词可能就是“幼小衔接”了。“幼小衔接”如何去做,对大家来说已经不再是陌生的话题。幼儿园教师需要了解上了小学孩子可能面临什么,从而在习惯、能力上帮助孩子做好准备。那为什么说,每位老师都需要一些时间投身早期教育呢?
英国的Lizzy Price(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个观点,不管是处于什么教育阶段的教师,都应该花点时间在早期教育中,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
文章以英国的早期教育框架EYFS为背景,向大家分享了为什么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花一些时间在早期教育当中。
首先,EYFS的核心是尊重儿童,为幼儿带来快乐,而为幼儿带来快乐的核心则是他们的兴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教会他们学会去思考、去质疑、去调查和去创造。而通过这种方式,幼儿会变成一个能够自我激励并投入学习工作的学习者。而幼儿之所以会坚持是因为他们自己愿意,并因此愿意自己测试并改变事物和想法。同时,他们会很乐意犯错并与他人交谈自己所观察到的事情。
其次,EYFS重视学习的过程,EYFS强调让幼儿学会思考,将目标融合在生活和实际的学习中,鼓励幼儿抱着初学者的心态去好奇和提问,即使他们碰到失败时也会思考原因并再次尝试,并将失败视为实验过程的一部分,而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这对学习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当我们的孩子成长起来进入到小学时,由于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完成目标而不得不缩小他们的关注范围,同时我们会为他们罗列出一份需要学习的技能的清单。另外,为了让课程又精彩又能达成课程目标,我们为孩子们创造的主题会有所控制,成人会占主导地位。慢慢地,孩子们会失去他们在EYFS发展道路上的动力、好奇心和独立学习的技能。
当他们继续成长,老师甚至会发现幼儿很难去想象、表达或者理解问题,他们做一件事失去了为何做的动机,比如,让小朋友画一幅画,他们可能画的栩栩如生,但是却不知道最初为什么要画它。当他们失去好奇心后,也就丧失了一次次失败后的再次尝试的动力和决心,从而害怕失败。
所以,如果其他年龄阶段的教师有过EYFS的经验,可以更好的启发他们如何平衡兴趣和课程,支持学习者的成长。
这一文章和前一段时间华东师范大学刘晓东教授所发表的《中国小学教育亟待战略转型——兼论“幼小衔接“应向”小幼衔接“翻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让我们幼教人更加有信心和斗志,在尊重学习者的角度上,幼儿园通过观察、分析、评价的方式不断回应学习者的思想和方式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年龄阶段。
刘晓东:中国小学教育亟待战略转型——兼论“幼小衔接”应向“小幼衔接”翻转
文稿翻译 | 张璐
图片 | 谢丽敏
初审 | 白小溪
责编 | 谢丽敏
终审 | 郑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