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教学活动产生后,教育者和研究者就一直寻求以最少的教学消耗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幼儿园有效教学的提出是伴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出现的,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最终归宿。因此应该在明确有效教学含义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从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实施、有效的教学反思等方面出发,结合相关文件促进幼儿园有效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 幼儿园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8.047
Abstract Since the teaching activity,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have been looking for ways and means to obtain the maximum teaching effect with the minimum of teaching consumption. The effective teaching of kindergarten is accompani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form, effective teaching is the basis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So it should be on the basis of clear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aning and importance from the effective teaching prepara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effective teaching, effective teaching, effective teaching reflection of combining relevant documen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teaching in the kindergarten.
Key words kindergarten;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y
有效教学的理念来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和行为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引起了教育界各学者的关注。另外,有效教学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夸美纽斯“感知、理解、记忆、判断”的教学阶段论;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阶段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以及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等。在当今幼教改革的发展时期,提高幼儿园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借助自己在幼儿园长达7个月的课堂观察,从课堂集体教学方面阐述幼儿园有效教学的策略,希望能为幼儿园教学的改进提供相应的建议。
1 有效教学的含义、价值
有效教学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纵观国内外研究,对有效教学主要有两种界定方式。第一种是从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来界定,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①有效教学是卓有成就的教学。②第二种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点来界定,认为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都可以成为有效教学。本研究中将有效教学定义为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获得更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中指出“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④幼儿园有效教学是《纲要》的具体深化、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是幼儿康、快乐成长的保障。
2有效教学的策略
2.1 有效的教学准备
“有准备的教育”这一理念来自蒙台梭利,“有效的教学准备”是其前提和基础。有效的教学准备主要包括环境和资源的准备、幼儿知识和经验的准备。《纲要》中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也指出“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是幼儿园教师一项重要的专业能力。
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以及亲身体验中学习,进行教学准备时,尽量准备实物、教具、模型、照片、图像以及直观性的语言描述等。如:在科学活动“我的朋友�D小螃蟹”中,教师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螃蟹的特征,不仅准备了有关螃蟹的照片、视频,还带来了3只公螃蟹和3只母螃蟹,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关于螃蟹的科学知识。另外,在中班的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中,教师借助幻灯片媒介让幼儿观看《小黄和小蓝》,初步让幼儿感受颜色混合在一起的奇妙变化,最后分发给幼儿材料让幼儿亲身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对材料的操作,获得了直接的经验;再次,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如:在应彩云老师进行的“好听的声音”过程中,自然界声音的收集就充分考虑到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对声音的熟悉度差异。在艺术活动《画圣诞》的活动中,教师就是基于幼儿对圣诞节的认识开展的,因为该幼儿园曾经举行过大型的圣诞晚会,所以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有很强的积极性,都积极参与到其中。
2.2 有效的教学目标
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分类,提出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的目标。《纲要》当中也提到,幼儿园教育的各方面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情感。如中班《找规律》的科学活动中,其目标为:认识到规律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感受寻找规律、创造规律的乐趣。这个目标表述清晰、明确、具体,包含了三个领域的目标;其次,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中班艺术活动《�D对不起》中,其目标为:认识到面对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方式;能将图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讲述完整的故事;体验到讲故事、表演故事的乐趣。在这个目标中,由于幼儿对照片内在的逻辑顺序无法把握,导致效果不佳;最后,要根据儿童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调整,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目标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儿童的长远发展,如,在中班进行的《小兔跳跳跳》活动中,认知目标是:感受活泼欢快的性质,乐曲的曲式及结构。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对此比较盲目,之后教师就调整了目标,直接让幼儿感受其的节奏。这样,幼儿积极参与其中。 2.3 有效的教学内容
有效的教学内容是获得有效教学产出的关键。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为依据。幼儿比较关注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更能得到幼儿的青睐,也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如,小班幼儿讲天气的时候,教师给出了很多的图片,但是唯独没有提到与幼儿紧密相关的西安天气。因此幼儿基本没有什么反应,只是仰头看着,没有任何表情,与教师也没有互动;第二,重视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生成性。《纲要》中强调幼儿园的教育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选择教育内容时,应将五大领域的内容融合起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再者,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生成。如:在中班认识对称图形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在让幼儿说什么图形是对称的,突然有个小朋友说“老师,屁股是对称的”,当时老师一脸无奈的表情,直接没搭理那个小朋友,当时就看到那个小朋友,低着头,一脸的委屈,嘴里还时不时地说“屁股就是对称的啊”。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得知,这个班幼儿思维比较活跃,如果老师接了这个问题,肯定还会有好多问题,那么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忽视教育过程中的生成性内容,教学内容死板,严格按照预设的内容进行。第三,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纵观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幼儿园的文件当中,其主要精神基本都是要树立先进的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做到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采用科学的保教方法,为幼儿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更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2.4 有效的教学实施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专业标准》中也提到幼儿园教师要有较好的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的能力,其能力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保障。因此,教学组织与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珍视生活和游戏的价值,寓教育于幼儿的生活、游戏之中。虞永平提到“让幼儿在一个真正属于他、能让他的生命得到萌发的、现实的、感性的和真正能彰显主体性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⑤有效的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应该能够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另外,“游戏反映发展、游戏巩固发展、游戏促进发展。”⑥如,在西工大幼儿园中班进行的以亲自然美术观察与创作为主题的集体教学中,教师并不是在课堂上给幼儿将什么是亲自然美术观察、什么是亲自然美术创作,而是将幼儿带到本班种植的菠菜园中,让幼儿观察菠菜的形状,在与幼儿相关交流谈论中加深幼儿对菠菜的认识,回去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在后续进行的美术课上以幼儿的记录为载体进行加工、创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渐渐明白了美术观察与美术创作的区别。第二,在活动中观察、了解幼儿,适时调整教学环节。在实施中,要做到以幼儿为本,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应该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的兴趣往往与教师的预想不完全吻合;第三、采用多样化的组织方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体验性。如,在中班进行的《滚珠画》活动中,教师首先展示有名的滚珠画作品,让幼儿在欣赏、讨论过程中产生兴趣,接着教师示范、幼儿体验、小组创作、作品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并且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2.5 有效的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教学反思。对教学进行有效反思,不应该只注重结果,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过程重于结果。每一个教学课例背后都有一个理念的支撑,首先要反思这个理念是否正确,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幼儿为本;第二,是对教学准备的反思,要反思准备是否充分,是否满足儿童的不同需要,如在《瑜伽熊》这个活动中,教师需要让幼儿观看视频进行表演,可是基本没有准备材料,幼儿傻傻的站在那里,场面很尴尬,没有了材料,就没有了依托;第三,是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要结合《指南》、《纲要》、《专业标准》等反思教学的目标、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及学习特点,是否科学、合理;第四,是对教学实施的反思,主要是对其组织方式及环节的反思,组织方式是否单一,环节设计是否有层次性等,如在《我的朋友�D小螃蟹》的活动中,设计了三个环节,观看螃蟹视频、观看真螃蟹、画螃蟹的家。在教师评课的过程中强调,第一个环节可以省略,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让幼儿了解螃蟹的特点,可以直接让幼儿近距离观察螃蟹,第三个环节可以放在下一个课时,虽然联系比较紧密,但容易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不能深入了解螃蟹;第五,对幼儿行为表现的反思,反思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加,是否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注释
① 张璐.再议有效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48-50.
② 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1(4):42-44.
③ 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5):37-40.
④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2.
⑤ 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9.
⑥ 李季湄.冯晓霞.《3�D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17.
【论幼儿园有效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