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幼儿园对区域活动进行了深入研讨,如:区角的合理设置、材料的有效提供、教师的正确指导,等等。那怎样才能知道空间设置是合理的、材料是有效的,指导是正确的呢?文章指出,只有在活动中真正去关注幼儿,从幼儿的活动情况来加以评价,并深入观察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才能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达成活动的组织目的。
关键词:观孩子;思布局;思材料;思指导
作者简介:张晓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中心小学幼儿园教师。(江苏 苏州 215000)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2-0116-02
区域活动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学习,从而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累、修正、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在获得游戏般快乐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等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如何评价活动的效果呢?材料制作得是否漂亮、精致,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干预程度,等等。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而只有通过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从幼儿的表现来了解空间分布的合理性、材料的有效性、指导的正确性等,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评价,促使区域活动的开展顺利进行。
一、观孩子,思布局
区域活动相对于角色游戏来说是比较安静的一种状态,幼儿应该沉浸在操作活动中,可见这样的模式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同时也要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来操作,否则就无法尽情地摆弄这些材料。为此,教师首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独立的空间,可以插牌的方式开展活动。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要站在旁边观察、思考,考虑布局是否合理,以保证幼儿能够顺畅地进行活动。
对此,教师要利用活动室任何一个可以运用的地方,尽量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空间。在空间的运用上,可充分利用桌面、地面,比如,一张桌子尽量只供两个幼儿操作,其他组员则分散在旁边,这样就便于施展。当然,这些空间的利用还是要根据材料的特点加以分析,为了让幼儿安静地操作材料,教师就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块隔板,这样不仅可以和其他幼儿隔绝开来,还可以制作插相应操作材料信息的口袋,这样就可以随时根据材料的更换而调整。比如,大班幼儿喜欢玩棋,为了方便操作,棋谱设计得很大,由此,幼儿就可以放开手脚来玩。又如,在数学区,教师就可用两块板放在地上当垫子,这样幼儿就不容易受影响,而且还便于操作。
二、观孩子,思材料
材料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幼儿就是在不断地主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从而获得发展的。因此,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是否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对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有很大的影响。而要了解材料是否适合幼儿,只需要观察活动中幼儿是否饶有兴趣地专注于此种材料即可。如果幼儿缺乏兴趣,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查找问题:
1. 思材料的适宜性。在观摩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对某些材料能够专注地进行探索,可对有些材料则是蜻蜓点水,一会儿就失去了探索欲望。此外,在一些活动中,幼儿没有按规则进行,甚至使场面失去控制。对此,教师就应该反思材料是否存在问题,然后再对材料进行适当调整,使材料的操作具有一定挑战性,又具备操作性强、探索性强等特点,但同时又使幼儿能够“跳一跳够得着”,只有这样,幼儿的操作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比如,材料纸牌就可以通过变形,搭建出许多造型,且随意性、变化性、可塑性特别强,同时操作后有成品出现,从而有助于幼儿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又如,在材料棋谱中,教师设计了许多关口,这些关口的挑战性都比较强,因此,幼儿的兴趣都特别浓厚。再如,还有教师结合主题的开展,在生活区提供了包粽子的材料,笔者刚看到这些材料时,以为教学的目标会很难达成,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发现,幼儿都在努力地包、扎,包出了各具特色的粽子,当材料用完后,他们还显得意犹未尽。而在某些活动中,由于材料存在过于单一、缺乏探索空间、难度和幼儿的年龄不相宜等问题,致使幼儿缺乏探索欲望,导致材料探索活动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2. 思材料的丰富性。在活动过程中,材料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的,可以自由取放和更换,但只有在材料很丰富的情况下,幼儿才能够享受这样的过程。笔者认为,材料的丰富性首先表现在一个区角中要有多种可操作的材料,只有材料丰富了,幼儿的思维才能得以放飞。当然,材料的种类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同时出现过多,而应根据主题和幼儿的发展情况慢慢增添,否则,每种材料都只是蜻蜓点水,而不能很深入地探索每种材料的奥秘。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完成操作后再换材料,以保证区域活动“自由中有规则,规则中有自由”。同时,材料的丰富性还体现在一种材料的数量上,否则,幼儿就无法体会到自由操作材料的快乐。
比如,在观摩中,我们发现有些班级材料过少,幼儿一会儿就用完了,不知道接下来自己可以干什么。如一种材料的数量太少,幼儿玩了一会儿就没有东西可操作了,由于材料单一,效果自然也差强人意。为此,如果材料单一,教师就可通过调整投放方式来组织区域活动,比如,制作一张表格,把这些内容归纳在一起,运用挑战的方式进行活动,这样就可以再次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3. 思材料的表现性。有很多区域材料在操作过后比较适宜展示,展示的目的一方面可以给予幼儿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对幼儿的尊重,同时还可以起到点缀班级环境的作用。而展示方式,则要求教师充分考虑材料的特点和班级的空间情况,要便于幼儿取放。但笔者发现,在观摩活动中,有许多材料都没有得到充分展示,而是在操作后就直接摧毁了,这就导致操作流于形式,也使幼儿失去了相互观摩和学习的机会。对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可以展示的机会和空间,可根据需要展示的作品特点,合理利用活动室里任何一个空间来展示幼儿的各种作品,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尊重。
三、观孩子,思指导
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对于教师来说是个难题:不知何时介入,不知如何指导才能真正帮助到幼儿。在区域展示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两种指导方法:①直接告知幼儿怎么玩(缺乏探索过程)。②纯粹让幼儿自己玩(完全放羊式)。笔者认为,这样的指导方法过于形式化,没有让幼儿从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对于何时指导,怎样指导,教师必须先花一点时间来观察幼儿,边观察边思考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什么时候会出现真正的困难,并及时介入其中。
总之,在观摩区域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站在幼?旱慕嵌热ス鄄煲磺校?只要站在这样的角度去观察幼儿的活动,才会真正发现问题,也才能够及时调整需要调整的地方。相信在这样的理念下所开展的区域才具有生命力,才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并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 朱泽玲
【幼儿园大班年级组区域观摩感悟】